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5日是开国总理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崇敬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优秀品质一直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鼓舞力量。特别是他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  相似文献   

2.
<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近40年了。在周总理晚年,我有幸见过他老人家几次,他循循善诱地对我们演讲,还指挥我们唱歌。他的言谈话语、音容笑貌,至今仍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四人帮"还在台上,他们一天发出几个电报,不许设灵堂,不许佩黑纱,不许戴白花,竭力压低悼念周总理的规格。在这样高压的形势下,来自北京和外地的上百万人民群众,还是冒着凛冽的寒风,站在长安街两侧,为周总理的灵车送行,灵车经过哪里,哪里就一片哭声。  相似文献   

3.
<正>1898年,周总理诞生于江苏淮安,并在这里学习生活了12个春秋,淮安人民一直以此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提到周总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幅动人感人的画面,他把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精神境界、思想作风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塑造了一个伟大、高尚、纯洁、完美的人生,赢得了全国人民广泛衷心的爱戴和深切持久的怀念。周总理的精神风范,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也包含着淮安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05周年。他离开我们也快30年了,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他“音容宛在,永世难忘”,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怀,敬无涯,思无涯。广大群众中深厚的“周总理情结”,源于“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按照时尚的语言来解读,就在于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榜样     
<正>读了这篇《举轻若重的伟大公仆》,不禁再一次为周总理那崇高风范和伟大人格所折服。文中列举的事例让我们读到他举轻若重的背后,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不渝,对人民群众的深沉情怀,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周总理离开我们近40年  相似文献   

6.
威信和威风     
《湘潮》1991,(12)
领导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有领导。领导听群众的,群众也就听领导的。毛泽东同志说得好,首先是跟人民走,然后人民跟我们。30多年前邢台地区发生地震,周总理立即奔赴现场。当他看到灾民当风坐  相似文献   

7.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这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在“五子”面前杨永善人们常把为"位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而斤斤计较终生奔波的人戏谑为"五子登科"而奋斗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处理人民群众关注的"五子"问题上,表现出了他一贯的亮节与风范,堪称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对待位子……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9.
<正>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周总理肩负着党、政、军各方面的重任。那时,国民党反动派还在做垂死挣扎,刚刚获得解放的地区常常发生灾情、险情,人民的安危冷暖时时揪着总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陈丕显对周恩来十分敬仰,恰似学生对师长的敬重之情。他曾在一篇回忆周恩来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和我的许多同辈人一样,越来越感觉到:周总理是参天的大树,我们只是在他的浓荫下生长的矮小灌木。周总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辈,我们只是在他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后人。周总理是德高望重的师长,我们只是在他的领导和指引下担负一定工作责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通过高振普真实感人的描写,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周总理,也更加能理解我们所有人都敬爱的周总理到底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付出了什么。本书是一位晚辈对长辈的深情怀念,也是一段亲历者对历史  相似文献   

12.
西花厅的党支部 到西花厅后,我就开始同周总理和邓大姐一起过组织生活,但因为周总理工作忙,很多时候党支部的活动他都无法参加,相比之下,邓大姐倒是经常参加支部的活动,还经常给我们讲党课。周总理常为自己不能参加支部大会感到遗憾,但他却明确地告诉过我们,他在家时支部有活动一定要通知他,有些重要的事情他一定要参与,比如党支部改选。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在晚年,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纪念章。周总理逝世后,这枚从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所穿的灰色中山装制服上取下的纪念章,至今仍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内。这枚纪念章为长方形,右边浮雕毛主席侧面头像,左边镌刻毛主席手书题词“为人民服务”,红底镀金。周总理非常喜爱这枚寓意深远、构图美观的纪念章。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郑淑芸回忆:“文革初期,有一天,总理办公室的门开着,我走过时见总理正在仔细欣赏纪念章。总理把我叫进去,十分高兴地对我说,他最喜爱这枚纪念章。这就是那枚总理后来一直佩戴的‘为人民服务’像…  相似文献   

14.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月8日,是全国人民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40周年的日子。在全国人民深切缅怀伟人的时刻,太原重型机器厂万余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永远忘不了周总理对太重的亲切关怀,更永远铭记周总理在全国军工会议上对太重的高度赞誉:"太重,太重,太重要了!"同意批准建设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谈起周总理对太重的关怀,让我们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说起吧。1950年5月,政务院重工业部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周未》报上佳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及周恩来谈写书的一件轶事,禁不住让人心潮澎湃。1961年7月18日,周总理和陈毅同志在上海冒着酷暑来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家作客,同时,还约见了在沪的部分电影界著名人士。在亲切随和的气氛中,有位同志向周总理恳求道:“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总理笑着向这位同志看看,没有立即作答。有人便说道:“总理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此时,周总理说话了:“如果我写书,就专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说此话时,双眼炯炯发光,看得出是动了感情的。“如果我写书,就专写一生中的错误。”周总理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事业中去了,以致他无暇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这样一本书。他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当像条牛一样努力  相似文献   

17.
张小灵 《当代贵州》2011,(24):46-46
访华结束,尼克松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周总理赠送的茅台酒飞回华盛顿。而经过他的现身说法和"广告效应",茅台酒在美国、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大增。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同志虽在1976年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伟大业绩、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仍留存人间。一个人的伟大不仅表现在他活着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死后仍活在人们心中,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他不仅活在我国的十二亿人民心中,而且也活在全世界人民心中。他是中国的伟人,也是世界的伟人。我曾有幸同他见过面,亲眼目睹了他的一些感人风貌。陪同总理到哈尔滨电机厂1963年的一天,周总理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崔席位委员长来哈尔滨访问。当晚在省委一O七招待所大礼堂为周总理举行了舞会,我亲眼看到他利用舞会与各界朋友交谈,他有时与工厂工人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与周恩来的亲密关系数十年如一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时说:“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有一次毛毛问他:“在留法的人中间,你与哪个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他深思了一下答道:“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相似文献   

20.
在任职国务院副秘书长前后,我曾以周总理的秘书和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在周恩宋总理身边工作过多年,深受教益。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我军和我国政府杰出的领导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同志在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26个春秋中,他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卓越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自己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实践和周总理的行政管理行为,谈一点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此作为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