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从人类个性的角度对全球化加以认识和剖析,可以看到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化语境下人类个性实现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全球化语境下人类个性实现的个体向度和社会向度,牵引出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培育中国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伞化时代,国家主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国家主权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理性审视国家主权,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方兴未艾”的全球化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国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影响,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全球化使得社会成员实现了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克服了人的自然局限性,割断了人与自然血缘关系的依赖关系,消弭了人际交往的狭隘地域性、封闭性的影响,挖掘出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现代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现代性由于具有“西方中心论”倾向,在其全球化过程中引发了民族主义的反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内在矛盾源于现代性的内在缺陷。面对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和发展现实,后发国家的民族主义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民族国家欲自强于世,必须全方位的追求现代性;另一方面要保持民族的独立品格又需要对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现代性进行有吸收和借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就是在这一困境中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宋伟林 《学理论》2011,(32):43-44
人的个性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紧密联系,我们应当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里来理解;马克思一反传统用主体性阐释个性的思路,而用个性来解释、重建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问题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飒 《学理论》2011,(23):25-26
人的个性与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要理解人这个存在物就必须明白人的普遍性与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指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独立性及其自主性。人的普遍性集中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实践性与历史性。个性的发展是目的,普遍性是个性发展的保障,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并且是个动态的过程。个性的发展必须在整个社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建构;人的个性在历史进程中得以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7.
王秀娟 《理论探索》2002,1(4):17-18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对研究全球化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全球化 ,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 ,才能深刻地揭示其实质。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面对全球化我们既要参与其进程 ,同时又要保持独立自主 ,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从目前全球化讨论中的片面倾向-无人身的全球化入手,认为人是全球化的能动主体和“剧作”,是全球化中最为活跃的社会力量,当然人也是全球化的对象和“剧中人”。全球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但全球化的二重性决定了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正负效应。因此,在全球化中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转变发展观念,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就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夯实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就要拓宽发展视野,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9.
人的个性是个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制度是其中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人的个性的发展史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史是相一致的;制度规定人的个性的内容,制度是人的自由个性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中,人的个性的不同层面会得到强化和凸现。因此,建构和创设能够促进人的个性的成熟与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方继平 《学理论》2013,(3):15-16
由于近年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推动,全球化迅猛发展。随着全球化的纵深拓展导致全球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全球化运动悄然生成并迅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反全球化也在不断地扩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同时存在似乎成了全球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的互动与博弈,客观地确定我国对于参与全球化的谋略,才能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在发展中巩固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规避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12.
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交往、文化对话、文化竞争都是这个时代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其中文化交往是一种表层的也是最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文化对话则是文化交流的深化,文化竞争是当今时代深度的文化交流.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冲突,更是文化交流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科学哲学根源于全球化科学.正是全球化的科学知识及其方法,不仅为全球化科学哲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为全球化科学哲学确立了研究范式.全球化科学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切断了科学的文化之根及其科学同全球多元文化的深刻关联,来抽象地研究“科学的逻辑”,结果却是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全球化科学哲学须实现根本性的范式转变,即从科学哲学向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所谓科学文化哲学,就是要对科学的哲学研究从知识和方法扩展到整个文化,并揭示科学的文化本性及其科学同全球多元文化的深刻关联,从而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科学文化哲学将为全球化科学哲学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全球观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与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邓小平理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外部环境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潮流 ,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发展带来吸收新文明、新成就和发展经济的机遇 ,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挑战 ,社会主义发展不能脱离全球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回应了全球化的挑战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生长点 ,走出了一条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
面对生态困境的世界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性契机。基于上个世纪"李约瑟难题"的发问,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经济逻辑、资本逻辑和惯性模式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缺乏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和迫切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球性的国际生态合作的基础上,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环境权,进而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诚信作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石,是一个国家保持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支柱,其生成与发展源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意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诚信秩序受到冲击,现实社会的诚信秩序陷入功利性、非理性、松散性等发展困境。建构与全球化相匹配的社会诚信秩序,应基于公共性、包容性、多元性、积极信任性等内在价值要求,从理念培育、网络建构、法制保障、氛围塑造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8.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必然面临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冲击。本文着重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趋势、金融全球化利益与挑战的两面性以及中国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金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臣 《学理论》2008,(12):92-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时代,是一个个体要求得到充分尊重与展示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能力与个性的时代。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将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环境保证以及责任意识保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积极倡导与维护经济全球化,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核心动力——资本逐利的原动力、国际经济治理的助动力、科技进步的释放,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