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聂运麟教授等编写的《新时期新探索新征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已于2014年3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聂运麟教授是国内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知名学者,2004年以来他率领自己的团队开始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情况,并在2008年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新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合作编写的《国际政治大辞典》,历时7年,将于1994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国际政治学学者陈忠经、宫达非、赵宝煦、张汉清任学术顾问,刘金质教授、粱守德教授、杨淮生副研究员任主编。参加写作的有长期从事国际政治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及有关国际问题专家共9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苏联东欧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也参加了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合作编写的《国际政治大辞典》,历时七年,已于1994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国际政治学学者陈忠经、宫达非、赵宝煦、张汉清任学术顾问,刘金质教授、梁守德教授、杨淮生副研究员任主编。参加撰稿的有长期从事国际政治教学与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共89人。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科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新时期、新探索、新征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系华中师范大学聂运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通读全书,感觉该书结构纵横契合,多而不散;内容精选得体,中心突出;资料新颖丰富,引文规范,是一部在整体结构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一定创新的研究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Waltz)于1996年10月来我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讲学,受到热烈欢迎。 沃尔兹教授于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任教和从事研究,1971年起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兼任美国对外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学学会理事等职,并于1987—1988年度出任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沃尔兹教授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1959)、《外交政策与民主政治》(1967)、《国际政治理论》(1979)和《核武器的扩散》(1995)等.其中《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等书迄今仍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参考书。 在沃尔兹教授讲学期间,我院研究生谢鹏曾就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他进行了学术性专访,下面是两次访谈的记录。为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肯尼思·沃尔兹的理论观点,本期还发表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与新现实主义理论》一文,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张骥教授等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的最终成果,最近以专著的形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新变化,系统探讨了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堪称一部系统研究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的力作.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研究的地区主义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地区主义与地区化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正在成为地区的世界,国际政治也因此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基于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地区主义的视角来展开国际关系的研究,关注地区体系这个国际关系新结构层面的基本特征,通过新的假设和研究方法,探讨地区框架下的国际政治与传统的全球意义上的国际政治所遵循的不同逻辑.作者强调,不重视对地区体系与特征的研究,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当代世界的和平、稳定、秩序与合作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2004年9月20日至23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 究会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研讨会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召 开。来自全国各地十几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洛阳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国际政 治理论的特色、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成果特点、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对象、体 系和方法、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应提出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宋萌荣教授主编的<开创人类新文明的伟大实验--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的最终成果.中共中央党校赵曜教授为该书作序.  相似文献   

10.
由我系王杰教授主编,贾庆国、王联、张良福、张海滨等参加写作的《联合国遭逢挑战》已于1994年1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教委社会科学“8·5”重点项目,也是对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全书共27万字,由总论和五章组成。该书选择了联合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论述,着重分析联合国在这些  相似文献   

11.
4月19日下午,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公开发行暨国际形势研讨会”在逸夫一楼举行,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教育部社政司出版管理处处长陈矛,北大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副校长吴志攀教授、社科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学报社科版主编龙协涛、校刊主编魏国英、图书馆副馆长武振江,以及《外交学院学报》、《国际问题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等刊物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1月26—27日,第九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外交与国际关系的新疆域、新趋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副主编张小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13.
张中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史研究》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我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了这部著作,感到这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际政治理论研究领域均具有开创性、富有研究深度和创新见解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发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现实的一种折射,国际政治研究也有不少新的课题与新的困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无疑是国际关系最新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自然也是国际学术共同体里面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从本期起,本刊以"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的发展"为题设置专栏,由编辑部特约记者以访谈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就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问题,现状与前景进行归纳、梳理和展望,以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整体画面和最新动向,促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内部沟通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21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如何?后冷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正在撰写专著《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5.
由台大教授李炳南主编,我院叶自成教授撰写的《俄罗斯政府与政治》一书,1997年8月由台北扬智文化公司出版。 这部书是台北扬智文化公司准备出版的《比较政府与政治》丛书中的第一部。也是两岸近年来在俄罗斯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的一个成果。这本书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反映俄罗斯政治变化的大趋势和主要的发展方向;第二,把当前的政治大变化与过去的苏联时期相比较;第三,把当前的政治体制与沙俄时期相比较。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  相似文献   

16.
河北师范大学的张骥教授在2003年出版<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之后,2005年又推出新著<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该书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创新之作,体现在:其一,该书尝试创立一个新学科.在该书第一章,作者提出了"国际政治文化学"的概念,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和影响的一般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政治学教授、"参与型政治"(Participatory Politics或Parpolity)理论创始人斯蒂芬·沙洛姆(Stephen Shalom)在2010年3月31日接受了新左翼网站(New Left Project)主编阿列克斯·杜赫提(Alex Doherty)的专访。在访谈中,沙洛姆认为,其参与型政治理论主要受到了左翼理论的影响,参与型政治是参与型经济的政治补充。沙洛姆还以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为切入点,分析了参与型政治模式与代议制民主的不同之处,同时阐述了参与型政治模式的框架问题,并对社会运动与参与型政治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新书讯     
正政制论衡李强张新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定价:28.00元本书是由北京大学政治思想研究中心"秩序与历史"学术演讲汇编而成,包括七篇演讲稿,以介绍西方政治思想为主,涉及民主概念的历史、共和理论与宪政理论、帝国观念、共和与宪政、苏格兰启蒙运动、现代政治思想的起源等。专题的演讲者包括北京大学李强教授、德国爱尔兰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情况下,对国际政治与经济进行交叉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引起国际政治的改变。当然,国际政治的重大变化也会影响国际经济的发展。例如1997年7月爆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也引起了众多国际政治和经济研究者的关注。 由我院梁云祥博士与经济学院陶涛博士合作编写、1999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对冲基金的神话及其破灭》一书,就是选取了亚洲金融危机中曾引起世人关注的美  相似文献   

20.
6月23日至30日,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理事、日本大学教授浦野起央对我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