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12月的一天,日军攻陷九龙,接着对香港狂轰滥炸,香港危在旦夕。当时,陈香梅年仅14岁,但母亲的早逝,亲人的分离,家庭的交故,生活的磨难,以及世间的沧桑,使她早早地成熟懂事了。那一年,陈香梅认识了一位刚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学生,他叫伍耀伟,年纪20多岁,长得十分英俊标致。他是由唐山交大(时已迁入后方)回港探望父母的。因他的  相似文献   

2.
1993年春,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来到北京,以作者身份参加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为《追逸曲》等四部书举行的发行仪式。她白皮肤,宽额头,眼睛不大,却透着机敏、智慧。提起陈香梅,几乎无人不晓。她是数十万美籍华人中的佼佼者。她出身记者,不仅是名作家,还是杰出的演说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无论在美国、在台湾、在中国大陆都  相似文献   

3.
从2019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大学生团队合作,开展艺术与乡村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个月的时间共实施了两期项目,宁海县葛家村的村庄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山村,变成各路媒体竞相采访报道的"网红村"。  相似文献   

4.
一个女孩在填写大学入学申请表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位领导者吗?她考虑了片刻,决定实话实说,于是答道:"不是。"但在交表后她就后悔了,因为她已认定,这样的回答只会令她与这所大学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5.
陆士华 《民主》2008,(3):47-47
北京人的幽默是与生俱来的,从爷爷辈儿那会儿,北京人就爱听相声找乐子。这应该是北京人说话“葛”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1979年以后,国内对葛兰西的学术研究道路正式开启并逐渐走向深入,期间经历了思想传入及生平介绍、细化研究与多轨并进以及现实关照中的理论运用等三个阶段。学界的探讨主要围绕三大论域进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另译"文化霸权")的理论内涵,葛兰西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的比较研究,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向度。这三方面的理论成果绘就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在国内研究的理论图景,也奠定了未来学术讨论的基本走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孔力 《侨园》2012,(2):24-25
出生铁路职工之家1929年7月14日,柯岩出生在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柯岩全家搬到了离北京二十多公里的长辛店.当时,京汉铁路北段的修车厂设在这里.柯岩在郑州和长辛店度过了她的童年岁月,那是一段让柯岩铭记于心的时光.据柯岩生前回忆,她童年很寂寞,父母整天为衣食奔波,哥哥和姐姐为拿奖学金拼命读书.没人陪她玩,于是她就常常一个人跑出去,难免被大孩子欺侮、挨打.母亲知道后,心疼她,不再让她出门,就给她讲木兰从军、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故事,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让柯岩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8.
电脑芯片“巨人”葛鲁夫在中国的三大新闻●本刊记者李希光丁逸“我在变老,我已经成为‘三明治’这代人的一员啦。”人们很难相信葛鲁夫这位数字化时代的核心人物在他领导的英特尔公司达到巅峰的时候,在北京会向记者吐露出这样的话来。葛鲁夫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  相似文献   

9.
湖南芷江修建抗日胜利受降会谈纪念地,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远在美国的陈香梅女士,5次给芷江来信,并于今年元月7日在上海会晤芷江修建筹委会一行4人时说:“我希望年轻的一代要研究历史,不光是中国人,日本人也要晓得这段历史……”。台湾原行政院民政司司长刘修如先生也来信盛赞: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最大光荣”。  相似文献   

10.
郭纯慧 《民主》2004,(3):31-33
韦柳春出生在柳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在柳州公园路小学读书时,就能歌善舞,手风琴也拉得很好,并参加了学校的宣传队,经常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去慰问演出。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到柳州招生时,陈坚坚老师发现韦柳春很有音乐天赋,便让这位业余琴童变成了科班琴童。附中毕业后,她考进了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为圆孩提时当音乐家的梦,四年大学,她仅回了一次家,寒、暑假全在学校练琴。她几乎是一个人守着一栋宿舍楼,每天都是围着琴房、唱片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绕圈子,即使雨雪交加,也是如此。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广西艺术学院工作。教学期  相似文献   

11.
家乡子弟兵随身护卫 王世和是蒋介石的表侄,其祖父与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系堂姐弟关系.浙江奉化溪口镇葛竹村地处偏远,人口寡少,营生条件艰困.王采玉嫁到蒋家后,她的堂弟曾在蒋家"玉泰盐铺"当店员.若干年后,堂弟之孙王世和年方弱冠,一直待业在家.王采玉受堂弟请托,代觅营生职业.世和虽仅私塾文化水平,但秉性忠厚纯朴,反应机灵,手脚勤快,遂被安排在"玉泰盐铺"当学徒,顺便在蒋家听候差遣.蒋介石元配毛福梅既要侍候婆婆,又要帮忙照管盐铺生意,忙进忙出,遇有杂务,即吩咐王世和代为操办.王世和年纪虽轻,但总能把事办得妥贴,甚得蒋家上下欢心.  相似文献   

12.
数九隆冬的一个清晨,北风呼号,寒气袭人。上海二十一棉纺厂加工车间的小王穿着单衣哆嗦地走进了厂门。“唉,这姑娘真没法治……!”“瞧她,吃光、用光,御寒的衣裳都给卖了。”听着这议论,小王班里的工长赵师傅不由心潮起伏,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她眼前。小王是养女,养母去世早,养父年迈体弱,身边只有她一个孩子,父亲视为掌上明珠。过分的宠爱,使小王从小就好逸恶劳,贪吃懒做。进厂后她工作不安心,工资  相似文献   

13.
阿彦 《侨园》2006,(1):17-19
热情看虎,小虎不买她的账今年17岁的胡云珠,是个爱动的人, 读大学时,就利用寒暑假一个人背着包走遍了中国边远地区风景独特又美好的地方。她曾经一个人背包进西藏,住铁皮房, 吃当地饭菜,一走就是一个月。大学毕业后,胡云珠在北京一家时尚类杂志社当记  相似文献   

14.
赵子云 《各界》2014,(3):11-12
女革命家秋瑾,1906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曾收养了她的学生、一个叫吴珉的童养媳。后来吴珉身受秋瑾的影响,成了秋瑾的重要助手。在秋瑾殉难前后,吴珉曾参与光复军的筹组,后又参加了辛亥光复上海之役。民国诞生后,她弃医从教。直到晚年,一直隐姓埋名住在上海……  相似文献   

15.
她,曾因在新歌剧《白毛女》中,塑造了一个坚贞、勇敢的少女形象——喜儿而闻名遐迩;曾以一曲《南泥湾》、《我的祖国》风靡一时,曾经为年轻的共和国在国际歌坛第一个获取艺术金奖…… 她就是家喻户晓的——郭兰英。 1976年,被囚禁多年的人民艺术家郭兰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解放。满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她抱病登台,一字一泪地唱出了响彻九洲的《绣金匾》。年过半百的她,用几倍于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投身到浩劫后的文化重建工作中。但她深知,人不能与艺术规律抗衡,“舞台总是青年人的天地”。于是,她告别舞台,开始重定人生座标。 那是1985年,郭兰英生病卧床,同行们来看她。问候之中,那些从事民族艺术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们连  相似文献   

16.
杨菲 《侨园》2011,(9):52-54
几句顺口溜成导火索提起“马振扶事件”,今年74岁的杨天成唏嘘长叹.1959年,杨天成从郑州师专毕业后,先后在河南省唐河县多所学校任教.1973年3月,杨天成被调到马振扶公社中学,任初中二年级1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家住马振扶公社付岗大队的张玉勤虽然是杨天成的学生,但麦收后她就没来上学,杨天成仅教了她一个多月,对她印象不深,只知道她性格内向.原来,张玉勤想要一件粉红色“的确良”上衣,和母亲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不来上学了.毕业考试前5天,张玉勤的父亲想让她参加期末考试,就让侄女来学校说和,杨天成同意了.  相似文献   

17.
孟平 《理论视野》2009,(4):27-28
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离不开知识分子,特别是“有机的”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的组织与传播。葛兰西作为“直接将知识分子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谈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知识分子分类、知识分子作用、知识分子与政党关系的阐述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朱啓  王中亮 《侨园》2009,(4):10-11
冰人, 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女作家.她用一个秘密的蒙娜丽莎微笑,抓住了本质描摹无休止的故事.她在游牧中国与美国之间乃至全球村,她的崇高和纯洁,像一个干净清澈的河流,环绕原始的荒野.她瀑布般的黑色长发与她黑白组合的服装,将她柔弱的躯体拥抱着.她特别的个性如此深奥,似乎很难与她沟通,但相反她有一个泡沫柔软的声音,使任何沉闷的谈话都如同舂天的歌曲.她的真挚和善良计人感觉温暖,让人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19.
抗癌不老     
《侨园》2016,(9)
正她曾是一个"三阴"癌症患者;她曾做化疗掉光了头发,但她乐观向上的爱美举动和追求,最终竟然成为一个比健康人还健康的女人。她让人不可思议,她更为那些癌症患者做出了榜样:癌症不可怕,用美来脚踏;乐观活人生,她比谁人差?她年过花甲,却花容月貌、雍容典雅;她罹患癌症,却珠圆玉润、神采奕奕;她失婚单身,却幸福洋溢、其乐融融。她就是不老"女神"樊丽君。美,就是她的无敌魔  相似文献   

20.
<正>1969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的长子葛长生16岁,他听从父亲意见应征入伍,到了条件艰苦的基建工程兵建筑52师,长年风餐露宿,修建国防工程。父亲写信勉励他克服苦难,坚持战斗。"穿上军装,走出家门,你长大了。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你非常不容易,踏上社会,就走进生活最苦、工作最累、管理最严的部队。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渴望着成功。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