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十二五"期间,北京旅游业总体发展平稳,旅游总人数年均增幅8.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10.8%,到2015年已突破45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5%,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支柱产业。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北京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和市政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22):11
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超过830亿元,全省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西部、高于全国,呈现出效益提升、转型加速、动力强劲的良好态势。据了解,上半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31.23亿元,同比增长34%;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同比增长32%。据测算,上半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4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GDP的7.5%,旅游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17%左右,旅游业带动城乡就业新增1.6万人左右。为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贵州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八十年代初,贵州旅游业从零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发展成为我省一个新兴、新型的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从1980年到2003年,全省共接待国际旅游者189.39万人次,国内旅游者2.4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0.06亿元.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57万亿元,国内旅游约30亿人次,入境旅游1.33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旅游业在成为黄金产业的同时,也时常遭遇低价揽客、强迫消费等问题的困扰。今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围绕旅游者普遍关切的部分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何大为。  相似文献   

5.
徐登祥 《奋斗》2012,(10):45-46
近两年来,鹤岗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由补充性经济一跃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鹤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亮点。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了21亿元,占全市GDP的7%。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和利用,旅游业逐渐成为黔西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黔西南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举措,并提出建设旅游业金州的想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黔西南州的旅游业有了划时代的变化。2014年,旅游总收入2亿元,位于全省第8位;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增长速度位于全省第2位。黔西南州的旅游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一、黔西南州旅游业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8.
数字     
《党员干部之友》2008,(2):12-12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目前,全国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累计超过1.1亿人,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1.54万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7年我国旅游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0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全省旅游业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预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22万美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20%和20.2%;接待国内旅游者810万人次以上,国内旅游收入34.5亿元人民币,增长27.9%和39%;实现旅游总收入35.6亿元人民币,增长38.4%,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收入创历史新岛。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东北部,东濒黄海,历史久远,古迹丰富,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但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属于欠发达地区。2002年以来,该市以发展旅游业为着力点,调整产业结构,做足山水文章,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旅游业取得了超常规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609.4万人次,同比增长21.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2.52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目前,旅游业已占全市GDP的12.5%,名副其实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总结连云港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我们得到以下启示。领导重视,形成共识,是加快旅游业发…  相似文献   

11.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建市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威海旅游业更是新军突起,成为经济产业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也由原来的滨海小城发展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 。 一、威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建市十几年来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 3%。   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随着全社会对旅游业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提…  相似文献   

12.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广度不断拓宽,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旅游服务种类不断创新并提高档次,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上升。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由24112人次增加为136459人次,增长4.66倍,年均增长41.43%;旅游创汇收入由180.9万美元增加为2898万美元,增长15.02掊,年均增长74.15%;国内旅游收入由0.94亿元增加为7.2亿元,增长6.66倍,年均增长50.26%;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0.13%(1美元=4.78元人民币)上升为1.35%(1美元=8.3人民币)。提高1.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53%上升为5.69%,提高4.16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旅游总收入由3.14元增加为27.39元。全省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县等三级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体系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体系,以及旅游调控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务等相结合的立体型、开放性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以贵阳市为中心逐步向省内四周延伸的旅游经济带正在崛起,并逐步与省际、国际旅游圈接轨运转,旅游资源大省的雏型已初见端倪。这为提高贵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研究表明,除了吃、住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的第三大消费项目。由于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旅游业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富生命力的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预计未来20年内,全球游客人数将达15亿,旅游总收入达到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一个被誉为投资小、产出大、见效快的黄金产业。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这一产业得到空前迅速发展,世界旅游业收入1991年已超过石油、钢铁、交通运输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世界旅游业进入六十年代后,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西方“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运动”开展,森林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专家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10亿人次中,约有5亿人次会到森林中去旅游,这一世界性的趋势为罗田森林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旅游产业在贵州的定位越来越高,着墨越来越多,分量也越来越重。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5.3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3%,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但是,门票收入占比高,多数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相关业务、增值服务的收入不多,特别是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中属于“无限消费”的旅游购物方面差距太大,已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相似文献   

16.
朱清文 《奋斗》2010,(7):5-6
<正>鹤岗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矿的深度开采,资源日趋枯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市创新转型迫在眉睫。鹤岗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时机,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城市创新转型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6亿元,接待人数达到72万人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将鹤岗市打造成为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旅游知名品牌的条件具备,旅游业作为鹤岗城市转型的先导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到来,赤水经济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赤水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旅游业作为赤水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全市旅游收入为2000万元,占全市GDP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4%,2003年,全市旅游收入为1.24亿元,占全市GDP8%,占第三产业增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这个方向的探索、努力,在贵州具有多种典型示范意义。最近五、六年来,贵州省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出现了年均增幅近30%的增长,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成为不可撼动的支柱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展示了旅游业对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契合了国家对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的定位和期待。正是这样的定位和作用,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显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贵州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以高速发展,游客旅游方式逐渐趋向个性化,自驾游成为主要出行方式。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1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实现旅游总收入1 36.35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自驾游客占比超过50%。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引领,加快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如何提高自驾游品质、提升自驾游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贵阳和全省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1995年与1990年比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29.67倍,年均增长27%和96.9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增长2.68倍和14倍,年均增长29.77%和71.88%;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1.64倍,年均增长26.97%和1倍。这些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1995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数7.27万人次,占全省的53.38%;旅游创汇2239万美元,占全省的77.2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720.45万人次,占全省的41.09%;旅游营业总收入4.9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51.41%,始终保持着全省旅游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