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是与法律监督职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站在法律监督的高度,才能充分发挥职务犯罪侦查的作用;只有把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监督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推动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国家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的配合与制衡。  相似文献   

2.
从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实践出发,对被调查对象采取强制到案措施十分必要.但是相关法律条文却对此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检察机关解决实践需求与法律禁止之间冲突的路径皆行不通.根本原因在于职务犯罪“客观立案条件”思想的存在衍生了职务犯罪初查无法克服的缺陷。检察机关应树立正确的“主观立案条件”思想.将职务犯罪初查定位为立案之后的初步侦查.检察机关在初步侦查中可以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到案措施。应立足于职务犯罪侦查的法律监督属性.针对职务犯罪的现实危害性,树立“职务犯罪侦查权威观”.检察机关在初步侦查中对证人也可以采取强制到案措施。  相似文献   

3.
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监所检察部门积极查办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职务犯罪.是惩治司法腐败和保障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深入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04年9月,高检院下发了《关于调整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分工的通知》.把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权全部赋予了监所检察部门,为监所检察部门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4.
王栋 《政府法制》2013,(12):50-50
近年来,多起高校职务犯罪案件被查处,其数额之巨大,情节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高校职务犯罪的产生严重干扰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损坏了高校的声誉。因此,基于法律层面分析高校职务犯罪,切实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务犯罪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智能化、现代化,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已难以适应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 的需求,而法律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职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因而,我国应根据目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工作的状况,完善法律规定,明确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同时注意保护人权与防止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6.
论检察机关履行职务犯罪监督职能的必然性童建明对职务犯罪实施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每每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惩治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不时会有人对反贪污的主体提出这样那...  相似文献   

7.
律师法的修订实施,强化了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律师权利扩张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使职务犯罪侦查措施不足等现实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新形势下,应该通过修改有关法律,完善职务犯罪侦查的法律规定,强化和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切实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以完成好惩治职务犯罪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还处于职务犯罪高发期,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之一,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院规范化开展预防工作起始于2008年4月,四年来,我院认真贯彻高检院《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和《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有所减弱。对于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提高自行补充侦查权的适用率,发挥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工作的运行成效。目前,职务犯罪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工作面临法律规定不明确、内生动力不足、法律监督职能缺失等困境。需要从自行补充侦查权的法律性质、功能定位去思考,明确自行补充侦查权的适用规则,以期探索机制创新与程序再造,强化新时期下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2,(10):64-I0004
2011年.蚌埠市检察机关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不断深化“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把强化侦奄审判监督、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为经济建没发展服务作为检察工作重点,各项工作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必须完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保障机制。本文建议建立侦查启动监督机制、侦查立案监督机制、侦查措施监督机制、审查起诉监督机制等四项机制,并从相关法律修改、检察机关机构设置、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等方向进一步探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直接关系到我国反腐倡廉宏伟大业的成败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甚至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本文拟在分析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与履行职务犯罪监督及其他法律监督职能的关系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效能、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途径。一、职务犯罪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从静态上讲,是人民检察院对国家法律的实施和遵守所进行的监察、督促的制度;从动态上讲,则是指人民…  相似文献   

1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01-101
陈淑丽等人在《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了明代惩处、预防官吏职务犯罪的制度。 在官吏职务犯罪的分类和处罚方面,明代有关官吏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非常严密,处罚也极为严格。法律将官吏职务犯罪分为两大类:一是贪污受贿性质的经济犯罪行为,称为“赃罪”;二是越权擅权,不正当履行职务、应为不为等失职、渎职行为。  相似文献   

14.
法制蓝天     
《法律与监督》2006,(7):F0003-F0003
潼南县人民检察院与该县林业局于2003年签订了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协议书,几年来.双方扎扎实实地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廉政建设.促进了潼南林业快速发展,为潼南林业撑起了一片法制蓝天。  相似文献   

15.
预防职务犯罪做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职能,几年来得到了相应地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检察工作的综合效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效如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评价检察工作的标准之一。 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质  相似文献   

16.
王春辉  曹晨 《特区法坛》2004,(11):39-40,42
依法查办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检察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体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据此,我们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思路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发展意识,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立足点,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得到明显增强,为防止和消除腐败因素、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之分。从法律层面来辨析:立案的法律属性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客观说”不符合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且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从侦查价值来辨析:立案作为侦查启动程序,应优先考虑秩序价值而非自由价值;从职务犯罪的特性来辨析:职务犯罪嫌疑人应负有忍受立案条件放宽的义务,“主观说”有针对性地考虑到了职务犯罪的特性:从打击职务犯罪的现状来辨析: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求采纳“主观说”立案条件,保障检察机关更加有效地查处日益猖獗的职务犯罪;从职务犯罪的立案观念来辨析:应抛弃“撤案即错案”的立案观念,排除采纳“主观说”职务犯罪立案条件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具有法律监督属性。职务犯罪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环节,职务犯罪侦查则是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对检察机关合法运用这一权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法治社会不断发展和职务犯罪层出不穷,目前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本文从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法律缺陷和现实困境入手,提出完善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规范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