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律的生态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泉生 《法学杂志》2005,26(5):78-82
科学发展观作为崭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超越,它意味着要建立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而这种全新社会生产方式的建立必将开启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即生态工业文明,并形成一整套有别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从而推动法律朝着生态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更高的一种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所展现的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是我们建构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解决当代人类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已趋衰落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一种将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巧妙的"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肇始,由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有关法律研究的素材和方法的法律文献资讯像其它学科一样,也相应地呈现出新的态势。中国的法律研究不可忽视这个新兴领域,因为它体现了并极可能是把持未来法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层面。全球尤其是法律开放获取运动对建立法律原始资源和二次资源的全球性数字法律库,进而使法律人和普通公民达到无疆域限制的法律文明的交流努力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大陆法学界对这一新趋势的了解及对其成果的利用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距离。对中国法学界而言,法律开放获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我们是否需要,而是一个我们如何运作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精神、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逐渐成为我们探索与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党的十七大生态文明的理念谈起,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多层次地浅析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有关建议,指出应通过完善现有法律并加快新立法的出台、加强执法及配套制度等多项措施,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顺利转轨。  相似文献   

6.
《法学研究》1995,(3):84-96
在中国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使自己的国家既能与人类的共同文明相融洽,又能保持本民族悠久文化独特的个性,是我国一百多年来无数学者所一直思考和讨论的重要课题。只要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一天没有实现,人们对这个课题的讨论就一天也不会停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换一个角度,看看外国人怎样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由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主编的《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一书  相似文献   

7.
一、法官职业化的要求对法官是职业共同体的成员现在并没有争议,对于为什么要职业化也有许多人论述了很多社会背景,笔者想除了从社会历史发展与文明进步、法治化等恢弘的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外,其实也可以从一个非常微小的角度来看职业化的必要性。我们说法律是一种理性规则,这个大家都不应该有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法律理性仔细地分类,则可以把其分为两类:即知识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法律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首先是人类实践理性的要求,因而其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法的这种实践理性血统决定了它是“行动而不是设计的产物”,由此也规定了法的第一重身份,即作为实践理性的身份。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文明,现代法律制度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浸透人类的智慧,法律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度的发展,一个种族的延续,一种文明的传承,总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类似的特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同样具有不可割裂的的脉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一直都在影响着这个国度的法律制度。本文就"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土化还是国际化:中国刑法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世界各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各国法律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其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模式均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自觉地渐进模式,以西欧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为典型代表。其特点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价值观念、法律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均自发地而非被动抑或是被迫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没有突变的急风暴雨,也没有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有的只是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然和谐的矛盾对立运动,现代化的法制就在这一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悄然诞生。另一种是被动的突变模式,以亚非等后进国家的法制现代化为代表。其特点是一个国家内部并未产生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强大压力下,被迫对本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进行突变性的改革。这种模式的法制现代化,由于现代化的精神并不是孕育于本国的传统土壤之中,因而现代与传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要么本土化完全拒绝现代化,从而使现代化步履维艰,如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普适性和扩张性 ,决定了其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文明的属性 ,代表着历史发展潮流的共性以及人类社会的普遍出路。文明虽然可以相互借鉴和移植 ,但作为文明精神底蕴的文化却只孕育于本国的传统土壤之中。古老的中华法律文明在留给我们灿烂的刑法制度传统的同时 ,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悖于现代刑法文明的观念传统。因而传承刑法制度传统和超越刑法观念传统的并行不悖 ,决定了中国刑法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走向。为此 ,我们需要对中国刑法传统的现代价值进行认真的检视和转换性创造。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优秀的法治传统资源是'中国特色'的渊源,是'法治话语权'的底蕴。当我们谈及西方法学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中国古代法制文明也有许多跨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地挖掘整理,并使它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史鉴的作用。中国古代法律不仅从正面规定了断罪皆须引律,而且还从反面规定了司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罗马法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是古代罗马国家法律的总称。包括自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产生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时期的法律,也包括优士丁尼时期东罗马帝国的法律。一位西方学者曾指出:“在我们的文明史上,罗马法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简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①的确,罗马人创造出的辉煌的法律文化成就,影响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历史,推动了整个文明世界的进步,分析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法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摄取中西之精华,剔除其糟粕,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明,又吸收了西方近代进步的法律思想,对我们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作为近代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两个巨轮不仅推动了西方文明,而且也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使建立在不同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政治法律文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对立。而其表现之一就是各种不同的权利观。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国学习西方法治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法治道路上摸索前进,在这一进程中,法律传承已成为与法律移植并重的重要面向。接续传统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则逐渐得到了更多认同。为此,本刊特约请武树臣教授和徐爱国教授撰稿剖析中华法系的成因与发展历程,解读现代中国法律思想的渊源,并汇集青年学者关于传统法律研究的最新成果组成专题,以期推动对一百年来法治探索和几千年传统法律文明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