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论断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检验创新的理论成果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不同的主体在结合的过程中起的作用都可以看成是中介作用,这是他们作用的共同性.不同的主体类型所起的中介作用又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业理论队伍,中国共产党领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命题.并在实践中创造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外部因素是指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各种跨国、跨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外部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影响,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与内部因素相结合的同时,也必须同外部因素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外部因素发挥了多重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制约性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外部因素将继续影响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形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并将其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与错综复杂的国内背景中,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并伴随时代主题的转变适时、合理地创新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成果,成就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随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而获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认真分析当今中国和我们党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从空间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从时间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传播普及维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者之间密切相连,共同构成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主要任务,当前及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任务是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和意义的认识,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丰富和完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完善执政党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单从以下四个方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为何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么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介绍下当前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现状.最后简单的介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重历史贡献,表现在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实现了发展机制和模式上的创新.他在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等各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多种条件和现实可能性,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