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统一起来,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绘制了宏伟蓝图。在他领导的20年里,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发展与繁荣,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
张爱茹 《党的文献》2021,(4):59-66,1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一步步把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憧憬变为现实.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再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阶段,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4,(3)
<正>第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可以制定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所设计、规划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勾画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蓝图,把全国人民凝聚在明确的近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领导"两个革命",完成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通过引领"两次巨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通过进行"两段探索",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愿景。回顾中国共产党使命担当和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总结历史经验,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需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地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城镇化推进、乡村发展滞后等诸多制约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需要凝聚从理念到行动的诸多合力。面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应充分发挥共享发展、精准扶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乡村振兴等合力作用,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湘潮》2021,(6)
正1979年12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小康"这样一个"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构想。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调研、论证,使小康目标逐步明确,小康社会的轮廓逐步清晰,并设计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描绘出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奋斗目标、选择发展道路、谋划战略布局、制定战略步骤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渐行渐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协同并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日趋完善;从"大三步"到"小三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愈加清晰具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中国55年的建设成就是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从贫穷落后到总体小康,55载风云翻卷而过,沧桑巨变抒写激情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相似文献   

9.
红色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的精神沉淀与升华,高度凝练和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红色精神谱系作为中国精神的先进内核和宝贵精华,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以红色精神谱系提振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劲动力,保持应对民族复兴风险挑战的强大定力,增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强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进入花甲之年。60年,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任务,又开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党执政的根基不断巩固。一、60年思想理论发展的辉煌成就筑牢执政根基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且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24次提到"治理"一词,诸如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等。这一理念创新的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10)
正共和国67年的发展历程,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从贫弱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国家的富强之梦已经与人民的幸福之梦交融汇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成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民族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给我们的党推进民族复兴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党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居安思危,知难而进,趋利避害,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正>1979年12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的概念。进而,邓小平同志又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它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关键也在我们党.  相似文献   

16.
“小康“辨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举世嘱目的十六大的主题词。从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王杰康  丁乔珍 《求实》2003,3(Z1):80-8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阶段,是持续时间较长、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它本身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状态。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相联系。作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上个世纪末,我国如期达到的小康目标,从总体意义上讲,还只是基本解决温饱,刚刚进入小康社会阶段的初步小康,是宽裕、不宽裕,温饱、贫困的社会和群体,而且温饱和贫困面还比较大的低水平小康,即使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农村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有将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更多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因此,这样的小康目标是主要从经济  相似文献   

18.
韩振峰 《党建》2015,(2):32+3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展现了党中央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和建设重点的新思路。"四个全面"有机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  相似文献   

19.
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总布局发展战略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五位一体"格局,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完善化。本文回顾了我党对总体布局的不断深化的认识历程,对"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部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意义,促进全面建成"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旷世伟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变了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