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览之窗     
中共缘何批判南共民族主义问题1948年6月,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缺席的情况下,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举行会议,根据联共的提议,以南共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为由,将其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中开除。194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对南共民族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议的有关规定,在结束对德战争三个月后,正式对日宣战.苏联的参战,改变了太平洋战争的格局,推进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国共两党在东北的命运.一、苏联出兵东北的背景1、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垂死挣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已逐渐明朗化.在欧洲战场上,英美联军自1944年6月开辟第二战场以后,迅速向前推进,准备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与此同时,苏军在肃清本土及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境内的核国法西斯军队以后,开始进入格国作战.担国法西斯的失败已成定局;在…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挫败美国杜鲁门政府的“和平演变”政策,斯大林加速了东欧的革命进程。1947年9月,他派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组建了共产党情报局,以便统一东欧共产党的行动。同时,斯大林对东欧各国实行了戒严状态,通过苏匈、苏罗和苏保等联合股份公司等特殊机构,苏联控制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波兰等国的经济。这些国家被迫向苏联运去煤、机器、铝土矿、石油和小麦,或者是作为赔偿,或者作价很低,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却非常贫穷,生活日益困难。一时间,苏联的势力覆盖窒息了任何抗议的呼声和怨言,苏联的行政官员和技术人员监督着东欧的工业,苏联的将军指挥着它们的某些军队,苏联的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与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关系初探孙岩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以下简称“情报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过的一个地区性共运组织。1947年9月成立,1956年4月解散。情报局由苏、南、波、匈、罗、保、捷、法、意等九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组成。中国...  相似文献   

5.
《湘潮》2007,(7)
二战结束后,随着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出现和升级,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远东等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在远东划分的重中之重自然是中国,这又必然涉及到美国、苏联、国民党、共产党这样一个的"三国四方"的复杂关系。蒋介石为其发动内战寻找后台,搞出了护权运动这场丑戏,进一步恶化了与苏联的关系,投向美帝国主义的怀抱。  相似文献   

6.
赵刚印 《理论文萃》2002,(4):41-47,10
苏联剧变和苏联共产党的衰亡是二十世纪的一件大事,随着历史的积淀,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历史悲剧的焦点在于苏联共产党本身,归根结底是苏共内部出了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对苏联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许多富于刨见性的观点,但从  相似文献   

7.
    
“铁托是块铁”——不少年龄稍长一点的人都记得毛泽东曾这样赞赏过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这个超越世界政治的人。说他超越世界政治。是因为当时世界上横着两大集团,苏联和美国。其他国家都像磁铁一样跟随这势不两立的南北两极。然而,铁托既不屑于参加美国的圈子,也不屑干参加苏联的圈子,铁托和他的南斯拉夫表示:走自己的路。不结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扩展到欧亚十几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都推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对旧模式、旧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是互相影响的。到1989至1990年,东欧八国和苏联的改革先后都以共产党的失败和下台而告终。造成这种悲剧性的后果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着重谈对苏东剧变深层原因的看法,把我个人的研究心得和盘托出。一、苏联东欧变化对我们党较大的三次影响第一次影响是在1956至1956年。开始毛泽东是想从苏东变化中吸取教训,他在《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长江 《唯实》2006,43(8):27-32
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亚国家的共产党吴锡山我国西北和俄罗斯之间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原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前,它们分别发表了独立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它们分别宣布独立,并与俄罗斯等发起成立“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1.
1991年8月25日,执政已经74年、拥有党员1400万人的苏联共产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4个月后解体。而仅仅在5年前,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分析家,也不管他是左翼人士,还是右翼分子,都绝对不敢想象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模式创造者的苏联共产党可能丧失政权。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0,(10):14-15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991年8月24日,一个建党近百年的老牌大党——苏联共产党轰然倒地。 苏共亡党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很关键:苏联共产党是被人民无情抛弃的!苏联解放前夕,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  相似文献   

14.
1941年“皖南事变”后,冯玉样认为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为国人所难容,他以头痛为由,请假一月,表示不参加国民党任何会议,上了青城山,以示抗议。不久,越共主席胡志明率越南慰问团要到重庆慰问,途经广西被捕。周恩来闻悉,很快找到冯玉祥,请他设法营救。冯先拜访了苏联顾问团团长朱可夫,还请他到巴县中学他的寓所吃饭,研究胡志明主席被捕一事,一天,冯玉祥又约李宗仁晋见蒋介石,冯玉祥说:“胡志明是否共产党姑且不论,即使是,也是越南共产党。我们有必要和有权逮捕外国共产党吗?苏联顾问团成员不也是共产党吗?怎么就不逮捕他们呢…  相似文献   

15.
    
"铁托是块铁"——不少年龄稍长一点的人都记得毛泽东曾这样赞赏过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这个超越世界政治的人。说他超越世界政治,是因为当时世界上横着两大集团,苏联和美国,其他国家都像磁铁一样跟随这势不两立的南北两极。然而,铁托既不屑于参加美国的圈子,也不屑于参加苏联的圈子,铁托和他的南斯拉夫表示:走自己的路,不结盟!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Information Bureauof the Communist and Workers Parties)是1947~1956年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交流经验和配合行动的国际联合组织。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各国共产党没有国际联合组织。1945~1946年,斯大林和铁托交换意见时都认为各国共产党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协商性的国际机构。1946年美国、英国对苏联挑起冷战。世界上随即掀起反苏反共浪潮。各国资产阶级保守主义政党于1947年4月在英国牛津成立自由党国际,旨在协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共同对付共产主义政党。各国社会党于1946年5月和11月在英国先后召开战后第一次和第二次正式国际代表会议,决定重新建立社会党国际。加强与各国共产党的对峙。这种国际形势促进各国共产党加速建立国际联系。1947年夏。联共(布)中央致信波兰工人党,要求波党出面发起召集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商议加强各党国际联系问题,波党表示同意。同年9月22~27日在  相似文献   

17.
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败亡,是因为在苏联共产党内部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正是由于他们为维护自身的利益,置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专权保守,贪婪腐化,使苏联共产党日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20周年,适逢又是《共产党宣言没表150周年。回顾15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尤其是近50年的发展,笔者深深感到,能否坚持实践理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命运的大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动摇,首要的是坚持实践理论不动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动摇_一、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基石,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在“实践是硷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之前,我国及苏联等国理论界普遍地对实践理论在…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的共产党□吴锡山苏联解体之后,除了在俄罗斯、中亚地区建立了共产党以外,在其他新独立的国家中,也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这里只介绍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共产党。乌克兰共产党乌克兰原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