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2,(6):39-39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关于雷锋的画像也有很多,可鲜为人知的是,雷锋生前就有画像,不过仅有3幅,这珍贵的3幅,都出自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七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之手。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工程兵十团,杨宝威当时在工程兵七团,二人所在的团是兄弟部队,因此杨宝威有机会多次见到雷锋,同雷锋有较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较为熟悉和了解雷锋。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决定进一步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雷锋     
《福建党史月刊》2012,(5):1+4-5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2012年8月15日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近5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雷锋同志生平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同志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5.
文责 《学习导报》2010,(6):11-13
雷锋是精神偶像 更是文化现象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隔47年.在时代和个人理想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再谈及雷锋,人们多少有些陌生。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日子,其中包括一些中年人,但谈及雷锋的事迹、精神和对自己的影响,又是中年人的劲头最足。  相似文献   

6.
<正>抚顺市望花区有一家特殊的银行,1961年,雷锋存下100元钱却再未取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曾被称为“七百储蓄所”“和平储蓄所”“雷锋储蓄所”,如今是中国工商银行抚顺雷锋支行(以下简称“雷锋支行”)。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数十年来,雷锋支行不仅珍藏着雷锋这张永远的定期存单,也接续弘扬着雷锋留在这里的大德大爱,  相似文献   

7.
文责 《新湘评论》2010,(6):11-13
雷锋是精神偶像 更是文化现象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为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隔47年.在时代和个人理想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再谈及雷锋,人们多少有些陌生。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日子,其中包括一些中年人,但谈及雷锋的事迹、精神和对自己的影响,又是中年人的劲头最足。  相似文献   

8.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从鞍钢入伍到营口的。起初雷锋在新兵连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考虑到雷锋在鞍钢曾开过拖拉机,就将他分配到运输连开汽车。这时,我开始了与雷锋的交往。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当时,运输连驻地在原212部队附近,1961年移到今营口市天主教堂对面,那几间房子今天仍然保留着。“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到运输连后,首先学习驾驶理论。汽车专职理论教员王光祥负责对雷锋进行辅导。雷锋虽然…  相似文献   

9.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是少年雷锋成长为工人雷锋、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地方,也是雷锋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地方。2023年,我们重走雷锋路,在他的足迹中去破解影响了中国人60年的雷锋精神的密码。1958年11月15日,在距离自己18岁成人还有一个月三天的时候,雷锋从湖南来到辽宁,成为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的一名推土机手,完成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2009年2月,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即原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现已退休的刘思乐老人。  相似文献   

12.
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长盛不衰,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讯、故事、传记层出不穷,而以文学形式展现雷锋短暂而又不平凡一生的,首推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篇小说《雷锋》。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3):116-117
一张纸条与一段日记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锋所在的连队采访时,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本子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日记。董祖修在阅读新发现的日记时,突然从打开的日记本中飘落下一张小纸条。他捡起一看,是雷锋的笔迹,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4.
向雷锋看齐     
在长沙市望城区消防大队的军营里,伫立着一座金灿灿的雷锋塑像。战士们常常聚集在塑像旁,细心地擦拭塑像,摆上一束束鲜花,唱起“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像雷锋一样扶危助困、热爱生活,像雷锋一样不畏艰苦、爱岗敬业,像雷锋一样勤俭节约、奉献社会,尽管雷锋牺牲至今已经50多年,一茬茬的官兵们活跃在雷锋精神的天空下,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似文献   

15.
桦欣 《新湘评论》2013,(6):14-16
从1963年2月毛泽东从报刊上读到有关雷锋的报道到1965年8月,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五次赞扬雷锋,两次为学习雷锋题词。党的领袖如此高度关注一个普通的战士,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6.
<正>雷锋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他的名字,我们铭记于心;他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中国社会历经时代变迁,雷锋始终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仰,雷锋精神始终是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4,(3):41-42
慕毅飞在2004年3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三月是雷锋回家的日子。然而,我们学雷锋学了这么多年,却年年有人呼唤“雷锋叔叔在哪里”;年年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那么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像雷锋做得那么自觉,那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题词发表45周年。45年来,雷锋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慧眼识雷锋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在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采访老红军王良太老将军,他讲述了当年自己发现和培养雷锋的难忘经历。王良太老将军参加过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离休前任内蒙军区司令员。大军区副职,他与雷锋的合影作为文物陈列在军事博物馆和抚顺雷锋纪念馆。  相似文献   

19.
导读     
《湘潮》2003,(2)
三月的春雨,诉说着英模的先进事迹;三月的春风,追赶着英模的永恒步伐;三月的春光,展现着英模的风采与魅力……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3月11日,是为民书记郑培民去世一周年。雷锋、郑培民,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英雄模范中的典型。我们感怀英模的风范,我们敬仰英模的崇高。这一期的本刊策划就是聚焦英模。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有一群“活雷锋”。他们是雷锋的战友,与雷锋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们写雷锋、演雷锋、说雷锋、唱雷锋、舞雷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宣传雷锋。…  相似文献   

20.
《求贤》2012,(3):F0002-F0002
据《解放日报》报道日前,《雷锋全集》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日记、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赠言等近20万文字。这些内容全部由雷锋手记整理而来,许多珍贵资料还是首次面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雷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