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良灵 《群众》2020,(7):56-5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专列一章作出重大制度安排。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推进,通过创新监督促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正>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尤其是县级人大最主要、最经常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体系中,"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人大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当属地方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指南针"和"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正>"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这一理念所提出的"新法律监督论",以诉讼监督来概括法律监督的规范内涵,坚持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制定位,符合检察制度起源、演变的一般司法规律,结合了我国检察制度实际和最新发展,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应当成为我们对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科学理解和新共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在重申这段精辟论述后指出:"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要民主得多、优越得多。"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在国家监督体系中,人大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紧密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构建惩防体系新  相似文献   

6.
胡静 《公民导刊》2012,(4):22-23
近年来,重庆市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着力于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探索建立了"3+4"人大工作体系,促进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近年来,重庆市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树立"为民履职、依法履职、创新履职、快乐履职"理念,着力于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切实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切实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公民当家作主权利,探索建立了"3+4"人大工作体系(所谓"3"  相似文献   

7.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对于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应从党性思想教育、避免"人治"干扰"法治"、健全"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摆正"明制度"消除"潜规则"、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8.
在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工作中,监督权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结合我市工作实际,重点就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以求教于各位领导,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一、强化监督意识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在现行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约束性和独立性,是最具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一)强化政治意识,工作思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0,(11)
正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滨海县着眼巩固脱贫攻  相似文献   

10.
吕敏 《重庆行政》2014,15(6):59-60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重要监督职权,也是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一、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特约监察员制度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责任担当。为摆脱新时代特约监察员制度实践困境,助推其高质量发展,要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创新工作机制,更好地推进当前民主监督制度的发展。同时,特约监察员要当好人民的"裁判员"和"监督员",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被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是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重制度、轻执行的倾向。有的认为订出了制度,就算完成了任务,而如何实行,却不加过问;有的一开始还能抓一阵子,时间长了,也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我们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不仅要下功夫抓制度的建立,把制度制订好,而且还应下更大的力气去抓制度的实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到作用。如何结合各部门经  相似文献   

13.
萧仁武  杨原 《公民导刊》2012,(12):12-13
预算是政府工作的"晴雨表",关系着最广泛的公共利益。我国的预算监督机制,在形式上是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为主导辅之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但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认识不到位、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够强、自身优势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四重门"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世界上不同国家都结合自身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设计和建构了权力监督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命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是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中。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1]。根据宪法规定,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一府一委两院"履职和法律实施状  相似文献   

15.
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是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甘肃对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重点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了党内巡视制度,制定了党内监督的有关法规制度。今后有必要从做好制度设计的前期评估工作,深化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等途径,继续推进甘肃省党内监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预算法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了制定本法的目的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预算制度改革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新修订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实施,距今已有3年多,各地在贯彻执行预算法的实际工作中,探  相似文献   

17.
人大监督是国家最高层次的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大监督柔弱化,有人归结为抽象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一般性监督多,跟踪监督少;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监督少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出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对监督工作定位和规律的认识,提出并践行监督有据、监督有理、监督有力、监督有效(以下简称"四有"监督)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推动监督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增强监督实效方面摸索出一些有益经验,得到党委认可、政府认同、群众认知。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大工作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梁山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与时俱进、依法创新,不断丰富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措施,增强监督实效,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全县人大工作水平。坚持和完善满意度测评制度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是在新形势下创新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梁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并不断完善专项工作满意度测评制度,对列入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一府两院"专项工作,采  相似文献   

20.
<正>质询制度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制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提出质询案,强制其进行答复,来促进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这项制度形成以来,作为人大监督最具刚性的手段之一,被视为监督"一府两院"的有力手段和规范公共权力行使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监督中,因为启动程序复杂、审查决定严格、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