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润龙 《法制与社会》2010,(14):166-167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暴力攻击行为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分别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遗传学、人格心理学、环境等视角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是由几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据2004年至2005年案件数据统计报告分析,我所在的吉林省靖宇县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计划经济期间,靖宇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少之又少,而且无非是些偷鸡摸狗等轻微违法行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青少年违法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违法犯罪的行为目标有了新的范围,攻击目标也有“质和量”的升级。据初步统计,2004年初至2005年末,靖宇县共抓获违法犯罪青少年104人,其中违法青少年66人,犯罪青少年38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方面分析。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一味追逐金钱的心理常常旋绕在一些青少年的脑海里。一旦有机可乘,他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用于预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某精神卫生专科机构2009年9月在院的918例住院患者采用MOAS进行评估,并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严重攻击行为。通过SPSS 21.0分析采用MOAS评估预测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的价值。结果 (1)与未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相比,2年内发生严重攻击行为者,其MOAS评分中言语攻击、财物攻击、身体攻击和加权总分存在差异(P0.05);(2)MOAS中的言语攻击评分,与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的严重攻击行为相关(P0.05);(3)通过MOAS各项评分预测2年内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出现严重攻击行为时,言语攻击、体力攻击及加权总分三项评分存在一定的价值(P0.05)。结论 MOAS评分用于预测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2年内发生的严重攻击行为时,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暴力攻击行为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研究最多的是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 COMT )基因。本文从COMT Val158Met 和COMT Ala72Ser 的SNP 多态性、COMT 基因单倍型、COM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等方面对COMT基因变异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人类暴力攻击行为是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导致的复杂行为,从遗传学角度探究暴力攻击行为的机制已成趋势。本文对几个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以及一些暴力攻击行为在表观遗传学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从基因多态性和表观遗传学角度探究暴力攻击行为的前景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暴力攻击行为间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后,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干预实验也证实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暴力攻击行为。本文综述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并简单介绍了这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暴力攻击行为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云南汉族人群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反应(improve multiplex ligasedetection reaction,iMLDR)技术检测194例云南汉族有攻击行为的监狱服刑人员和301例健康对照样本的NR3C1基因SNPs(rs6190、rs6191、rs6198、rs41423247、rs56149945)基因型,采用SPSS19.0软件、PHASE2.1平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6191和rs41423247单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在非攻击组与攻击组、抢劫亚组和故意伤害亚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rs41423247的基因型在非攻击组与抢劫亚组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48);构建的4种单倍型分布在非攻击组与攻击组、抢劫亚组和故意伤害亚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云南汉族人群NR3C1基因的rs41423247基因座的单基因座多态性可能与指向他人的躯体攻击行为相关,rs6191基因座的单基因座多态性可能与暴力攻击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8.
洪钟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99-101
攻击心理作为一种心理变异,容易引发攻击和内攻击行为,危及监狱安全与稳定。从成因、表现和预防对策等方面对罪犯的攻击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其基本规律,制定出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武力攻击”的法律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力攻击”是已发生的或迫近的武力攻击 ,其定性是以对使用武力、侵略和干涉的法律禁止为参照的。“武力攻击”是最严重的非法使用武力形式 ,是武装的侵略或武装的干涉。一国对另一国的反政府武装或以他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组织只有在各个方面行使了实际控制或实际卷入他们的活动 ,这类非国家行为者的最严重武力行为才能在法律上归于干涉或支持国家或一国事实上的政府的“武力攻击”。“武力攻击”的概念不包括不甚严重的使用武力形式、政治与经济侵略或强制、干涉或支持国家或一国事实上的政府对非国家行为者仅仅提供武器、后勤、庇护或其他形式的支持。仅仅威胁或潜在的危险更不是“武力攻击”的固有意义。先发制人或预期性自卫不符合自卫法。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分析、治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课题.对于人的成长而言,家庭是第一个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思维模式的塑造,行为方式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对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甚至社会交往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了出来,如冲突型的家庭环境、宠溺型的家庭环境、冷漠型的家庭环境、缺失型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能导致青少年人格的缺陷、行为方式的偏差和结交朋友的不慎,这些内因或外因完全能够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从而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歧途.鉴于此,此文在阐述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方面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并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和预防方面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给自己及社会造成危害,并常涉及法律问题。大多数研究认为,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于精神正常人群。在有攻击行为的重型精神病患者中,主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许多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困扰全社会的难题,需要运用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征来看,运用犯罪被害理论中的惯常行为理论进行调查被害,提出具体的被害预防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可行的。但这一调查必须以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设立为前提。在惯常行为理论的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通过实证调查证明这一因果关系的变量。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至关重要,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不仅事关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也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鞠玉翠 《检察风云》2011,(10):41-41
尽管关注过不少青少年自伤、自杀、伤人的惨痛案例,但是,近期的邢丹罹难事件和药家鑫案,还是很令人震惊。案件的事后惩处是必要的,但案件所造成的许多恶劣后果,特别是生命的丧失却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预防胜于矫治,发展胜于预防”是对待青少年行为问题和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则。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为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特殊主体,难免会带上其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成因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问题正在困惑着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从心理学层面分析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与预防具有显著的意义。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个人需求与社会供给以及意志行为和认识能力都存在着超前与相对滞后的冲突,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三方面论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从根源、其他原因及条件等方面阐述笔者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认识,最后也是本文目的所在,综合分析了目前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对策。本文建立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对青少年犯罪能得出更好更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暴力行为是目前我国教育、社会管理的重要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暴力行为综合认知模型能很好的解释冲突情境下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可以由此出发,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层面提出青少年暴力行为干预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5-HTTLPR与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内外精神病学者的早期研究发现,精神病的攻击行为与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低下有关。近年研究显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性(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promter region polymor-phism,5-HTTLPR)与多种精神疾病的攻击行为有关联。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药物滥用、情感障碍、多动症、强迫症等多种精神疾病患者和非精神疾病者  相似文献   

20.
对优秀青少年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比较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通过文明的行为影响社会环境,进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中性格是关键的因素。性格影响行为既依照心理系统内在的运动规律又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催化作用。必须遵循心理卫生学关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规律,认真解决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