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弼时的“三怕”精神高绪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他这种崇高的思想品格,为许多老同志们所称颂。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时,行政部门建议给书记处的同志每人做一套新衣服,穿着参加阅兵式。请示任弼时,他不同意...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4,(5):35-35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3.
近读《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有所感悟:一个平淡无奇的“怕”字可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从一位革命前辈行为中概括了这么三个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突出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这“三怕”是对任弼时同志这位人民公仆最好的称誉。  相似文献   

4.
近读一篇纪念任弼时的文章,感慨颇多。文章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曾同他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5.
任弼时同志有“三怕”,是熟知他的人所公认的: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平淡无奇的三个“怕”字,使我们看到了弼时同志高尚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庄子说:“至人无我”。  相似文献   

6.
劳骥 《前线》2014,(6):117-117
<正>任弼时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16岁投身革命,去世时只有46岁,在我党历史上立下了很大功劳。他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尽管任弼时身体不太好,但他最怕工作少,甘当人民的"骆驼"。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他从苏联治病回国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过4小时,实际上他经常超出8小时。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  相似文献   

7.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曾同任弼时在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 一怕工作少。任弼时曾经两次被捕入狱,受过国民党的酷刑,加之长期艰苦劳累的革命斗争生活,因此身体虚弱多病。但他一直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高效率地坚持工作。1947年,蒋介石调集重兵进犯陕甘宁边区,我党政军机关进行战略转移,环境十分艰苦。这时,任弼时血压升高,常常头晕。但他担心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03,(10)
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毅力。到了青年时代,给他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董必武的“三不许”1949年11月,董老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黑色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老得知后,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在董老身边工作人员的抗腐防变的座右铭。任弼时的“三怕”任弼时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相似文献   

9.
固山 《党建文汇》2005,(8):54-54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90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70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这可吓坏了启功。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相似文献   

10.
顶天立地的彭德怀元帅一生有“三怕”。一怕出名。当年毛主席曾书赠彭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老总知道后,致信毛主席,请求将“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雄红军”。二怕言过其实。《保卫延安》这本书翔实记述了彭老总的巨大功绩。彭老总看后,建议作者重新修改,他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物,把我写得太高了我有点害怕。”三怕脱离群众。有一次,彭老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偌大的一个公园没有游人,一问才知道是有关部门为了他的安全把群众赶走了。彭老总生气地说:“不逛了,免得人家背后骂娘!”  相似文献   

11.
重读《邓小平文选》,其中一段话很值得党员干部咀嚼深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有所“畏”,也要有所“不畏”。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深受广大农民关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民对税费改革存在“四怕”:一怕税费改革一阵风;二怕多算计税土地面积;三怕出现“人情税”、“关系税”,税赋不公平;四怕征管方式不规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基层纪委书记干工作常有“四怕”:一怕单位主官不支持,自己越主动,工作越被动,干脆等主官交任务,等党委给定论;二怕纪检工作不“出彩”,认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太多,很难找准抓手;三怕其他部门不配合,不愿主动去协调,单靠纪检机关“唱独角戏”;四怕被群众误解和疏远,  相似文献   

14.
正开国元帅彭德怀信仰坚定、坚持真理、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的胆略及其卓越功勋屡被人们称赞,尤其是他慎独、自律的"三怕"警戒,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怕"言过其实";二怕"出名";三怕"老百姓骂娘",充分彰显了他不忘初心、一心为公、心忧天下和情系群众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5.
(续上期)任弼时雅号“骆驼”。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却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当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  相似文献   

16.
黄贞 《当代党员》2007,(10):52-53
一段时期,非公企业的党员有三怕,怕暴露党员身份业主有“看法”,怕参加党的活动影响本职工作丢掉饭碗,怕亮出身份变动工作时不自由。于是,他们甘当“口袋党员”。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党委对“口袋党员”真情关爱,使他们都变成了企业骨干。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任弼时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同志16岁参加革命,46岁英年早逝。”他“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主要领导人”,“是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学家萧军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所谓好人是指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呢?邓小平曾经说过,党的干部要“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并说“谨慎总是好一些”。这说明,“怕”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是防止失足摔跤的法宝。这里说的“怕”,不是工作上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而是指在为人处事上要小心、如履薄冰、不越雷池。不能忘乎所以,胆大妄为。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任弼时同志诞辰90周年纪大会上的讲话杨正午(1994年4月20日)编者按:今年4月30日是任弼时同志90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他的思想和品德,弘扬他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期特辟"纪念任弼时诞生90周年"专...  相似文献   

20.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4,(21):52-53
“畏惧”就是为官者都要有一种权力在手、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菜根谭》里说得明白:“白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说过,共产党人要“三怕”,“一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