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首先是回答了发展为了什么,为了谁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学教科书就明确表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生产而生产,为利润而生产,为小集团利益而生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和部门淡漠了生产目的性,甚至为了获取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不仅重申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且扩大了内涵,“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满了科学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研究和解决面临的各项问题,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5.
刘祥峰 《理论前沿》2005,(16):33-34
以人为本观点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以人为本是贯穿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已经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6.
略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守印 《理论前沿》2004,3(10):26-2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更好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发展科学性的根本标准,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承担和实践的主体也是人。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人本观,充分依靠人,处理好人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刍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认识清楚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的原因,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等问题,对于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种“现实的人”或者说“以人为本”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发展观上陷入误区,如果偏离科学发展观,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史历 《理论前沿》2007,(10):31-3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孝纯 《理论前沿》2005,(10):18-19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党执政的最高目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张文路 《理论前沿》2004,(12):45-45
(一)先员工后产品的观念。当今社会,市场竞争的表层是产品的竞争,深层却是员工的竞争。要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要使新型原材料变为优质产品,企业中每个员工特别是操作一线员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中的员工,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客体和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14.
蒋文玲 《理论前沿》2007,504(15):32-33
以人为本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过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是全体人民群众;表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徐斌  宋晓明 《理论前沿》2004,19(24):17-1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而且也是社会一切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对于究竟为什么应坚持“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等问题还存在很多混乱思想,有必要澄清。1.“以人为本”体现“人是目的”和“人是手段”的统一。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是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可以说是神本时代,人们相信,人们的权利是上帝赋予的,人的价值不在人自身,而在于上帝,…  相似文献   

16.
简论胡瑗的“大中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是宋代理学家胡瑗理学思想的重要基础。纵观胡瑗的所有论述,无不显示其"中"的底蕴。他把"中"看着是"正"的前提,无论是谈自然,还是言人事,都离不开一个"中"字。胡瑗一方面继承了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又发明创造,把中庸之道改造为他所说的具有辩证思想的"大中之道"。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叠共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核心内容。基于此,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首要原则,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