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振磊 《学理论》2012,(32):109-111
立法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冲突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趋向日益凸显,客观上需要在立法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利益平衡。在构建利益平衡机制过程中,公平、有效等价值追求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与实施。在利益平衡诸要素中,立法公开制度建设最为重要。具体而言,利益冲突平衡机制的构建应当从立法机关自身建设、扩大立法民主参与、构建合理博弈平台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政府立法程序中引入公众参与,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治回应能力、确保法律施行实效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立法公众参与机制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民主法治建设。近年来北京市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际状况。文章以其为研究个案,并基于相关调研探讨了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3.
立法协商作为我国立法过程的基本程序和重要环节,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应通过制定立法规划、提出立法建议、法律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的立法协商得以充分展现,通过人民政协、人民团体参与立法协商的形式得以有效彰显。立法协商还需要在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突出人民政协参与优势、推进立法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公开是一种民主训练《人民日报》2014年3月11日刊登张铁的文章指出,社会的民主素养与政治的公开程度,已经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公开越充分、越及时,越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民主素养;另一方面,公众的民主意识、民主实践,也对公开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促使这一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典型方式更科学、更完善。从这个角度看,每年的两会,既是公开的窗口,也是参与的  相似文献   

5.
立法的民主和公开是现代法治的标志。社会公众的民主参与是行政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保证行政立法的务实高效、客观公正,保障以公民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防止治国之法蜕变为治民之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行政立法中的民主参与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立法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通现象,但任何形式的法律其存在的目前是为人民谋更大的福利。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公众在行政立法过程的利益表达既存在理论基础也具有规范性的依据。然而在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设计必须解决三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利益表达的主体的确定、利益外化的承载体和有效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公众有序参与城市管理,既是一个实现民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全能政府进行纠偏的过程.让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治城市的局面,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维护公众的利益,而且能够有效地协调、化解各种复杂的利益矛盾,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历史国情与政治现实,可以也应该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运作的制度平台。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事业,需要以中国人大制度为实践平台,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调共进,而中国人大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协商民主理论有利于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政治团结;通过制度合法性建设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制度。在人大制度中推行协商民主的重要而可行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选举过程、立法过程与人大代表汇通民意的过程。即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协商机制与实践;将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平台推动立法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协商实践;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意表达与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议会审议法案的一项关键机制,立法辩论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已为人们所认可。自由与秩序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民主与集中的结合、多数与少数的协调是立法辩论的形式价值。提高立法质量、实现利益整合、制约行政权力和保障法律实施是立法辩论所追求的目的价值。而设置议事障碍、理性不足、为政党所左右和议员缺席等现象导致了立法辩论价值呈现衰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
行政立法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授权过宽,使之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过程中享有太多自由裁量权。于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立法机关授权立法控制、司法违宪审查控制的方法来有效地控制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随着民主思想的不断高涨,公民主动要求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能够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的公众参与理论也慢慢兴起,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使得人民主权理论能够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得到延伸,能够让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全过程,从而有效地防止行政立法过程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使行政立法权能够良好运行。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完善行政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行政管理组织的不透明性、严格的等级制度等,造成了一系列的政府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即"开放型政府"。开放型政府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体,公众参与即输入的过程,信息公开则是输出的过程,而"开放"就是由一个输入和输出构成的不断互动的环路。建设开放型政府是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政府建设的必然趋势,它对中国意义更加重要。目前开放型政府建设还存在诸如信息公开不足、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开放型政府建设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转变观念、加强立法等促进信息公开;从扩大基层民主、拓宽公民参与渠道等推动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程锦 《理论导刊》2008,3(2):9-11
立法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套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环节,对于表达和汇集民意、沟通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立法的制度保障上,必须强调人民的立法主体地位,注重对利益集团、弱势群体等特殊领域的考虑,全方位地推进社会公众参与立法.  相似文献   

13.
政府行政决策权的扩张,使得已有立法控制和司法救济机制对决策权的监督约束相形见绌,行政决策的合法性问题凸显。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以公众交往权力制约行政决策权,从而提供了重要的约束途径。行政决策中引入听证的目的,在于发挥其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过滤器的功能;而听证笔录效力则提供了交往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通道;从立法上确立听证笔录的法律地位,建立政府对决策听证的回应机制,是推进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谭波 《行政论坛》2012,19(4):69-75
我国地方立法在宪法中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较大的市"的宪法地位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地方无法参与到中央立法的有效博弈之中,同时也影响了中央立法本身的施行和中央与地方争议的有效解决。对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应该体现民主参与、维系国家稳定、分权和利益均衡的原则。在具体的宪政制度设计上,需要在宪法中确立地方立法的地位及约束机制,规范地方立法主体的增补和清退机制,强化地方立法的自主度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立法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运行"场域"。妇联作为旨在代表、维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人民团体,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构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尤其是,其在参与《反家暴法》等立法协商方面充当了利益之统合、协商平台之构建、智库使命之担当诸重要角色。妇联参与协商民主的实践表明,人民团体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态,在协商民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发挥独到的效应,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之建构及其有效运行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尚不够完善,加上立法听证在我国刚刚开始起步,立法听证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听证主体表现比较"懒"的问题,无论是听证主导机关,还是听证会的其他参与对象,都存在一个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其次,是听证客体比较"散"的问题.综合各地立法听证规则中关于适用事项范围的具体规定,听证客体的范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再次,是听证内容比较"浅".实践中出现了听证机关对于听证重点、焦点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而听证参加单位及个人准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表达不够深入等问题.同时,听证制度还存在听证程序比较"乱",不够规范以及听证效力比较"软"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丽 《理论探讨》2012,(5):149-152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公民社会是公众参与性社会,是公权力有限的社会,是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社会,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社会。公民社会视角下的乡村自治组织的建设发展,目的在于构建公众参与性的乡村社会,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使农民真正成为村庄治理的主体,使村民自治在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的民主属性已成为共识,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探讨甚少。城市规划关乎每位参与者的利益,尽管利益是公众个体参与城市规划的起点,但重要的是城市规划性质在今天已经演变为一种政治过程,因而公民参与城市规划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作为我国民主的重要切入点,最终体现着多种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是行政立法正当性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立法虽然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行政立法机关不是由民选代表组成,缺乏民意基础,因此需要公众参与行政立法促进行政立法的民主化,只有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才能获得民主正当性,行政立法程序才可能构成正当程序。公众参与必须符合自愿、平等、有效的实质要求。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应当提高立法层次,强化公众参与制度,提高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立法辩论和立法讨论作为法案审议的两种机制,有必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对二者进行界分。受传统观念、苏联模式和对代议制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大立法审议采用的是讨论机制,这种机制不利于立法质量的提高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完善我国人大立法审议机制的途径之一在于实现由讨论到辩论的转换,推动立法辩论的法制化、常态化、充分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