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风潮依然强劲,地处中国西南内陆的四川省以其1.2亿人口的市场优势,正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地区。而位于四川省首府成都市近郊的台商参与开发的投资区——成都台商投资区,则被人们誉为"台商登陆中国西部的桥头堡"。1995年11月4日,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在大陆投资建设的最大企业——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在成都台商投资区内开业投产,台湾统一企业集团总经理林苍生先生专门从台岛飞至成都为之剪彩,他望着那片整齐划一的奶黄色生产车间和职工宿舍群,兴奋地说:"感谢四川省及成都市领导对成都统一的大力支持,同时更要特别感谢成都台商投资区为我们施工建设所创造的十  相似文献   

2.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的风潮依然强劲.地处西南内陆的四川大省,以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优势,正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而位于省会成都近郊金温江的大陆首家台商参与开发建设的台商投资区——成都台商投资区,则被海内外同胞誉为“台商挺进大陆西部的‘桥头堡’”.1992年的初春,台湾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南图先生,率台湾星钻、台隆、宝成、和成等台湾百家大企业的30多位高层人士入川考察投资环境,相中了成都近郊金温江这块风水宝地.随后台湾的统一、东帝士、中兴纺织、裕隆、美台电讯、味王、台玻、太平洋电缆等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又多次入川考察论证,对温江的投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决定在这里建立占地9000亩、总投资15亿美元、分期开发、逐步发展的台商投资区.省、市、县政府对此计划甚表欢迎,予以高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台湾业者日渐增强的投资需求,烟台市推出大块黄金地带,设立了台商投资区,供台湾投资者开发兴业.目前大陆北方唯一的台商投资区——烟台台商投资区规划建设面积1O平方公里,起步区为1平方公里,设想为综合投资园区.区内地势平坦,道路工程网络化,无先居建筑.水、电、通讯等设施良好.烟台台商投资区设在海滨地带的烟(台)青(岛)一级公路东侧,距烟台开放港口、火车站和机场均为8公里.烟台是中国北方台商投资热点之一.现已兴办台资企业36O余家,投资总额6.6亿美元.投资领域已扩大到电子、  相似文献   

4.
1996年11月28日,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管理_共同招商的成都台商投资区奠基四周年、成都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四川绵丰纸业有限公司在台商投资区所在地金温江的温莎皇宫夜总会联合举行盛大歌舞晚会,隆重庆祝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出席晚会的有省、市、县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台资企业代表、各界朋友共200多人。温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成都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周鸿德主持庆祝歌舞晚会。成都市副市长、成部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何绍华,中共温江县委书记、成都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建明发表讲话,向与会的各…  相似文献   

5.
为台商提供融资贷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磊 《两岸关系》2006,(8):28-30
继开发银行300亿元人民币的台商专案贷款之后,华夏银行承诺未来5年将提供给台商人民币200亿元的融资额度,并承诺不需担保品。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得出两点推论:一是大陆方面极其重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台商解决包括融资在内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台商投资大陆模式中“大陆出资”成分日益加重,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越来越多地向“台商搞管理、大陆搞配套”方向发展。大陆方面真心实意为台商办事、解台商燃眉之急截至2006年5月,大陆累计批准的台商投资项目已达69900个,这些投资项目普遍需要金融支持,对此大陆一直十分重视。目前,…  相似文献   

6.
袁红兵 《两岸关系》2001,(10):48-49
在西进的号角声中,在西部投资和意向投资西部的台商经营理念如何,他们是如何看待西部开发的?前不久,记者赴成都对台商进行了采访。西部开发前景灿烂在西部地区经营百货业多年的成都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翔认为,大陆是一个很大且尚待开发的市场。而西部更是一个潜力十足的消费市场,只要台商愿意来,西部地区绝对是一个可以投资获利的地方。旺旺集团一向抱着“有嘴巴的地方就有市场”的理念进行企业发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台湾商业企业积极布局祖国大陆,提升了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新世纪以来,台商投资大陆逐步显现的新特点和新迹象引人注目。布局大陆提升全球竞争力目前,台商投资已形成“军团效应”,产品从研发到投产都有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是台商在大陆较早、也是最集中的投资地区之一;台商在广东省投资动向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台商在大陆的总体发展趋势.台商在广东省投资状况台商在广东省投资情况同以前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一)劳力密集型与“三来一补”形式的投资趋于减少.早期,台商看重广东毗邻港澳、方便出口的优势,形成台商投资中以“三来一补”形式居多,深圳、东莞一带尤为突出,这是其他任何省份不可相比的.但自1994年开始,该类投资趋于减少.上半年,全省台商“三来一补”形式投资项目160家,较上年同期的246家下降了35%;协议金额1.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5%.原来“三来一  相似文献   

9.
孙禹 《台声》1996,(10)
为满足广大台商投资大陆的需要,自本期开始,“台商咨询台”栏目将分数期就台商投资大陆相关的问题延请权威人士逐一予以解答.台商读者如有疑问,欢迎垂询,我们将尽力给您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0.
邰言 《台声》2007,(11)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比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1.
台商投资在厦门黄坤胜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曾是同一个区划,其地缘相近、人缘同祖、语言同系、习俗同亲。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成为国家建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实行一系列引进外资、台资的特殊政策,并建立了三个台商投资区。厦门在被国家定为与台湾“海上直航”...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6,(6)
转眼之间,今年本刊已经有六期送到了读者手上。今年的《台声》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每期的封面全都是人物,而且全都是台商;每期还配发一篇“封面故事”,介绍当期封面人物在大陆的创业经过和在其中感受到的酸甜苦辣。这在本刊十多年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在大陆的同行中更是绝无仅有的。 本刊是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沟通海峡两岸的综合性月刊,以台胞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岛内和海外均有一定的影响,更受到居住在大陆的台胞和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的欢迎。通过十多年的联系和沟通,本刊同人与各地的读者之间,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在本刊的读者群中,与台商的交往比较晚,但是感情交流的进展却比较快。我们把来大陆投资经商的台商,引为新的朋友。 两岸经贸在发展两岸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刊同人以极大的热情,时刻关注着两岸经贸的新进展。当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时候,大批台商络绎而来,在大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我们为此而鼓掌欢呼。多年来,我们大量为文,指出两岸应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经贸关系的发展,以促进祖国和  相似文献   

13.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民进党上台后,在入世压力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下,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加强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制 台湾当局在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采取一些开放性措施的同时,加强了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管理,设置了许多新的障碍,加大对所谓“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5.
9月25日,台湾中华国际贸易协舍副秘书长杨彦寒先生、四川旅台同乡会会长、台庆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晏明先生、台湾太平洋集团总裁林志升先生、台湾统赞国际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见金先生、台湾大朋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祯先生等18个台湾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台湾四川同乡会的代表一行26人,兴致勃勃地参观考察了举世关注的成都台商投资区。成都市政府台办主任吴德正,成都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温江县委书记李建明,成都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温江县委副书记宋崇文等,陪同台湾的企业家及四川同乡会…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台商在大陆投资额急剧上升,台资已成为大陆“三资”企业的主体成份之一.与此同时,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保障问题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去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就此进行了讨论,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台湾海基会提出,各自采取措施,鼓励和保护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会谈之后,海协积极推动全面落实“汪辜会谈” 有关协议,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争取及早与海基会商谈“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保护及相关问题”.记者日前就此走访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先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以其广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批台商,掀起一阵阵台商投资热潮.这些台商大部分守法正当经营,遵守内地法律法规,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大陆不断拓展事业.抢占先机,粗放经营目前在内地颇有名气的台商产品——“康师傅台湾担仔面”、“顶好清香油”,就是顶宏集团施行抢  相似文献   

18.
《台声》1994,(11)
来自台湾新闻媒体的一位朋友说,今年两岸关系曲折不少,最明显的是“千岛湖事件”和李登辉与司马辽太郎的谈话;尽管如此,两岸经贸并未停顿.本期发表的台湾作者、两岸经贸咨询中心总经理王义信先生的文章《大陆三资企业管理中的缺失》一文,也持相同看法:“1994年开始,大陆采取单一汇率制度,台湾准备定点货物直航,均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两岸经贸有进无退.”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地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台商赴各省市投资日益活跃.在所有外来投资者中,台商对大陆各地的投资目前仅次于香港而居第二位,各地台资企业已经超过2万家,在各地生活的台商及其亲属、雇员估计有10万人之多.  相似文献   

19.
台商投资大陆新动向杨鼎森1995年以来,由于李登辉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两岸原本比较和谐的政治关系骤然陷入了低潮,两岸经贸关系受到一些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在这一年里,两岸经贸关系仍在持续发展,两岸贸易总额继续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20.
天津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由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天津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天津市台资企业协会和天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四方共同建立,是实行专门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建立各类台商投资企业的专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