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09,(3):10-10
贵阳市:打造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经论证、审批,全省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贵阳谷丰粮油批发市场将再次扩容改造。扩容后,该市场总面积将超过105511平方米,年交易额将翻一番,可实现年交易现货量100万吨,年交易额近30亿元,市场年增加收入921万元,年增加上缴各种税金253万元,年净利润313万元,成  相似文献   

2.
蒙珺 《当代贵州》2012,(10):64-65
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金阳新区规划建设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商贸批发市场——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该项目占地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达600亿元,计划3年建成投入运营。建成后,将成为贵阳市唯一的大型商贸批发市场,基本涵盖贵阳市各类商贸市场经营业态。短短3个月时间内,贵阳市政府连续下发两个针对贵阳市商贸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贵阳市:投资775万元建155个村寨卫生室2008年,贵州省财政投入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新建4000所村卫生室。为改善贵阳市周边区县不少村寨的卫生用房,以及医疗设备等设施,给当地农民就医带来方便,贵阳市  相似文献   

4.
贵阳云岩乡镇商业贸易总公司成立仅6年.年销售收入猛增近13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明星乡镇企业”。公司下属的花香村批发市场,已是目前贵州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开业才4年的二桥粮油批发市场,也成为贵阳屈指可数的专业市场,年交易额1.5亿元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公司有一个坚强的政治核心密不可分。1991年,贵阳市黔灵乡党委为规范市场建设和管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全乡第一个乡镇企业花香村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成立了贵阳云岩乡镇商业贸易总公司和公司党总支。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相似文献   

5.
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地处胶东半岛东端,是荣成、文登、乳山出入威海市区的门户, 1999年,社会总产值达到 2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21. 1亿元,利税 1. 2亿元,地方财政投入 13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60元。而在 1980年,社会总产值才为 290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不足 350万元,利税仅为 8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 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2元。   温泉是怎样由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呢 ?现代化小镇的崛起之路   时光倒退 20年,温泉镇曾是环翠区 (原县级威海市 )最穷、最落后的乡镇,当时,全镇流传着“自古温泉一条河,吃个饼子赛过年…  相似文献   

6.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贵阳市第三季度全市180万农业人口前来办理“农转非”的为293人。2008年全市仅办理“农转非”10020人。不足贵阳市常住农业人口的0.006‰。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重要指标的“农转非”。曾经是无数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却出乎意料地遭受冷落。  相似文献   

7.
沈黎明 《廉政瞭望》2011,(12):52-53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的西吉县是人口大县,有近50万人。2010年,该县财政收入只有34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约3450元。在那片土地上.洋芋(即土豆)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多数农民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才能吃上一顿肉或者鸡蛋。  相似文献   

8.
位于偏僻山区的汪清县罗子沟镇上碱村,3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集体收入不超过1万元。全村376户农民,守着人均2.7亩的土地,年复一年地耕种着,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然而,现在这个村变富了,人均收入超过了1500元,比1990年增加了3倍多,集体收入已达到10万多元,比1990年增加9倍多。这里还是那片土地,还是那些农民,缘何在短短的3年间变化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4):66-67
云岩是贵阳市两大中心城区之一,是省人民政府驻地所在地。全区共辖17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个社区服务中心,土地总面积93.57平方千米,人口约128万人(含常住人口约95万人,流动人口约30万余人,农业人口3万余人)。区域内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人文景观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贸繁荣,旅游业兴旺。  相似文献   

10.
王喜山 《奋斗》2006,(5):54-55
富裕不富,这是多年前人们对富裕的印象。富裕县县型小,全县耕地仅147万亩;人口少,城乡人口总计30万;土地瘠薄,半沙化土地多,资源相对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诸方面均不占优势的小县,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不但酒、乳、纸三大产业的发展活力增强,而且以齐宁乳业、绿源包装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后发优势明显。到2005年末,全县奶牛存栏达10万头,农民奶资收入3.3亿元,农民人均实际收入超过2800元,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岁首,记者采访了扬州郊区城东乡渡江村。这个村原是传统的蔬菜生产专业村。328国道横穿其中,交通便捷。这里有渡江村苏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联谊农贸批发市场。渡江村以市场为龙头,带动全村蔬菜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村经济的腾飞。1995年全村三产营销总额5.5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  相似文献   

12.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5):10
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 2011年贵阳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65万人。全市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75亿元,扶持45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56万人,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让农民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尽快地富裕起来,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安达市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民股份合作公司,由2002年末的84户发展到现在的206户,股东总人数1750人,总股本4989万元,集中经营土地28940亩。2004年农民股份公司经营总收入7199万元,入股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076元。实践证明,农民股份公司是使农民富裕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股份公司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07,(4)
日前,2006年中国农村新闻人物评选揭晓。张玉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领军人物,荣膺此项殊荣。他——带领15个青年,以15万元起家,在15亩土地上创业。历经18载艰苦奋斗,建起了在北京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页     
·读者之声·土地承包费收取难事出有因最近,我们对砚山县土地承包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砚山县第二轮土地顺延承包应填发合同82955户,实际发放75895户。1999年应征收承包费656.11万元,但仅收取326.15万元。从调查中发现,农村集体土地承包费收取困难事出有因:一、基层干部思想工作不到位。部分农户对收取土地承包费不理解,加上工作方法等问题,使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多数农户坐等、观望,故意拖延。二、各种税费负担过重过多。有重复计税现象,如农民在同一块承包土地上既承担了农业税,还要承担农业特产税。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要大量地发展特色农业,就相应地要承担更多的税费。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6.
马宁宇 《当代贵州》2007,(15):35-35
小河区2000年建区.是贵阳市最年轻的城区。她既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贵阳市的三个中心城区之一。2006年.小河区人口14.9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9亿元.成为贵州省人均财力第一的县级行政区域。在新形势下,小河区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和现代化都市新区”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公义村,一排红顶蓝墙的畜棚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该村聚丰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的牛羊育肥基地。42户入社农户今年初从甘肃统一采购肉牛180头进行育肥.流转土地500亩种植饲草。据预算。仅育肥一项农民年均将增加收入4200元以上。截至目前,化隆全县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会员)3427人,涉及农户1870户.带动农户7230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资产达524.8万元。去年成员(会员)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55元。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半年,贵阳市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净盈利441万元,提前半年实现了整体扭亏,3年两目标取得阶段性胜利。从1993年开始,贵阳市国有企业连续7年没有盈利,在第8个年头,终于扼制住了亏损的颓势。 攻坚之年当有必胜之志 上半年,贵阳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盈利企业盈利4222万元,同比增长117.606;亏损企业亏损3781万元,同比下降58.18%;盈亏相抵后实现净  相似文献   

19.
息烽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着眼向外输出,立足就地转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息烽约有3.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另外还有隐性失业劳动力折算约为1.8万人,加之土地破碎,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光依靠土地上产出人均仅400元。如果农民收入继续依靠仅有的人均1.2亩地,息烽农民永远也实现不了小康。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高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业就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并要求全县干部要从认真实…  相似文献   

20.
八面来风     
陈恩达 《当代贵州》2009,(13):10-10
贵阳市:积极开展返乡创业扶持工作 2009年,贵阳市通过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劳动保障维权机制,培育创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扶持范围,鼓励和支持城镇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转业复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员创业。目前,贵阳市扶持返乡创业653人,为48名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发放贴息贷款76万元。并对安置405名返乡农民工就业的5家企业发放贷款162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