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山寨手机的迅速发展,山寨手机对市场主体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丈旨在通过对山寨手机的思考,分析山寨手机市场繁荣发展的原因,发掘山寨手机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展望山寨手机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西安的令女士购物时手机被偷走,通过定位系统她确定自己的手机位于北京的一家手机维修服务部。警方在与服务部联系后,两名警察乘火车至2400公里外的北京,在确认该手机为令女士所丢失的那部后,警方将手机取回送还失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手机取证也逐渐成为司法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中开展手机取证工作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近年来手机取证工作在检察机关开展现状的介绍,分析、总结了手机取证工作遇到的困难,并对今后手机取证工作开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发展,信息渠道更加畅通,通过手机网络传播作品非常快捷方便,导致涉及手机传播网络作品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手机网络传播的途径、方式、范围不同于计算机网络,应当区别对待,明确手机网络搜索快照技术、作品编辑整理方面的问题,并参考一般涉网案件赔偿标准来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Iphone”商标侵权案的研究,总结对“手机翻新行为”的不同看法。从商标功能、商标权利用尽和商标混淆的角度对“手机翻新行为”进行分析,论证了“手机翻新行为”破坏了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手机翻新行为”的侵权人无权援引商标权用尽原则进行抗辩;判定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的标准应为混淆可能性,而“手机翻新行为”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将翻新的手机与新手机的来源产生混淆,因此“手机翻新行为”构成侵犯商标权。  相似文献   

6.
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储存和保留,如果按照传统的第三方原则,政府执法人员只需要通过法院令的程序就可以从通信公司任意地调取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很多学者批判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将赋予政府过大的侦查权,而严重侵犯公民的隐私利益。从2010年开始,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开始探索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 201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做出最终判决,认为手机定位信息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政府必须基于充分可能的理由通过严格的程序申请搜查令,才可以调取手机定位信息。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手机定位信息虽然显示了手机主人在公共领域的行踪信息,虽然是由第三方通信公司存储,但是该信息对个人私生活内容的揭示更全面、更密集,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该信息的获得更容易,因此传统的第三方原则不再适用。这是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法律规则进行改造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0,(6):59-60
法官:上月初,一家手机超市通过横幅等发布广告称:只要在该处购买某款价值1600元的手机,即通过移动公司在一年内返还1200元话费。我见到这则广告后,即购买了该款手机。可本月我去缴纳话费时,移动公司表示其并没有与该超市约定办理该项业务。我随即找到超市,超市却表示,其送话费之举属于赠与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在赠品交付之前,  相似文献   

8.
通过租赁网络服务器,开设手机色情网站,并以此牟取广告利益,在手机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今天,这种“赚钱”的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然而,它却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环境,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胜利  小非 《江淮法治》2008,(4):13-15
我被“定位”了 什么是“手机定位”?通俗点讲,手机定位就是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手段查询某人的手机号以获取某人所在地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近期,北京市公安局陆续收到由工商、邮政等部门转来的消费者反映电话购物上当受骗的投诉。这些消费者通过电话订购的名牌手机、高档手表、最新数码产品等,到手后发现是制作粗糙的山寨机、假手表、根本无法使用的电子垃圾和手机玩具,但退货无门。  相似文献   

11.
郑义 《检察纵横》2012,(12):33-34
一名窃贼为在公交车上盗窃了一部最新款式的iphone4s手机而沾沾自喜。岂料,该款手机的“自动拍照”功能。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拍下了他的一组“大头照”。并发送到了被窃者的邮箱。手机的主人立即把照片提供给警方,同时通过微博发到网上“寻人”。很快。该条微博引起了网友高达6万多次的转发。最终,警方按“照”索骥,将窃贼一举抓获。  相似文献   

12.
章法 《法庭内外》2013,(11):46-47
现今,从电话到手机,再到智能手机,各种方便人们联络的软件让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因为可以直接传送语音,微信这种新潮的语音传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热捧。微信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手机网络和好友之间进行语音短信、视频、照片和文字交流。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2009年5月5日白天,某乡村公路上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死人事件,当地一赶场回家的妇女李某突然死于路边的茶山坡上。勘查现场死者身上的现金、手机没有找到,群众称是通过死者手机群发的短信找到尸体的,尸体已被当地群众抬下小山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手机、网络等高科技犯罪的新型案件越来越多,2009年1月至12月,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就陆续受理了通过手机网站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共23件,涉及当事人26人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电话采访了婺城法院刑庭庭长郑艳。  相似文献   

15.
阅读提示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李强博士用手机上网时无意中打开一个手机网站,发现里面的图片和视频淫秽不堪。为保护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广大青少年免受“手机黄祸”的毒害,李强历时半年跟踪,写出三份报告,举报了100余个手机淫秽色情网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手机的取证工作已成为电子物证专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手机内所存储的通讯信息,图片信息、多媒体信息为侦破案件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据笔者统计某市近两年检验的案件,在涉案手机中,国产山寨机的数量占一半以上。对于国产山寨手机的检验而言,通常方法是先获取到手机机身内存的镜像文件,然后对其进行解析。所以检验的关键是如何提取到手机内存的镜像文件。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09,(16):61-61
韩国首尔市议会最近计划制定法案,规定全市国民中小学生在校一律不准使用手机。 韩国教育部指出,首尔市构想中的这项法案,不准小学生携带手机到校,准许国中生与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以《被预装的风险》为题,曝光了手机内置软件背后的种种黑幕。这些手机预装软件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删除,而如果用户通过取得ROOT权限,自行删除这些预装软件,手机厂商客服人员表示手机将不再享受保修服务。这些已经形成产业链的手机预装软件,无形中构成了对消费者的侵权。在消费者的呼声中,工信部即将正式实施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中,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  相似文献   

19.
甄言 《公民与法治》2013,(22):37-37
据央视报道,很多三星Note和S系列手机的用户,都在三星手机的字库门问题面前,忍受着手机质量带来的烦恼,不仪维修费用高昂,而且维权困难。  相似文献   

20.
何谓山寨手机呢?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于“山寨手机”的解释是:“杂牌手机的戏称,就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完全靠攒件组装产品的手工作坊类的小工厂制作的手机,其外形通常都与一些知名品牌的热门产品极其相似,又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目前,山寨手机已经在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大量流入市场,在蚕食正规厂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山寨手机到底动了谁的奶酪?笔者认为可以从国家,再到企业,最后到消费者三个层面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