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爱情之花盛放的人生季节,一些打工妹把这支娇艳的花朵植入了已婚男人飘摇的心房,在妻子的喊打声,道德的排斥力和男友的摇摆中,她们虽痛苦挣扎却难“上位”为人妻。  相似文献   

2.
雷传桃 《江淮法治》2012,(18):46-47
身为美女翻译的她,遇人不淑,当上了一个有妇之夫的“小三”。意外怀孕后,她坚持生下了女儿,目的一是“转正”,二是淘金。最终,她在难以“转正”的前提下,凭着一纸抚养协议,把有妇之夫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离婚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对婚姻期间所得财产的分割,夫妻一方支持他方在婚姻期间获得个人执照、学位的经济补偿,离婚扶养费的支付以及离婚损害赔偿。其中1997年北卡罗来纳州法院作出了首例要求“小三”赔偿的判例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3日,贵阳电视台女编导佘健因丈夫的背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婚姻——自杀。她唯一的遗愿就是让丈夫为她穿上婚纱、戴上结婚戒指……无独有偶,《体坛周报》女编辑李颖在10月8日被人发现在北京护城河溺水身亡。其原因也是丈夫有了小三。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胡紫薇、写下泣血的死亡日记的姜岩……她们面对婚姻红灯时的表情各异,但都表示了她们捍卫婚姻的种种努力。婚姻遭遇背叛,女性该怎么办?法官肖菲的点滴评述,告知女性:感情没有了,就快乐分手,带着往日的经验——这个丰厚的嫁妆去寻找新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当女性面对小三,大多有四种方式处理:胡紫薇式的泼辣、姜岩和李颖式的惨烈、王菲式的优雅以及泽塔琼斯式的知性。  相似文献   

6.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3):28-28
本期封面故事《“小三”的法律成本》结合最近“《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打造而成。在编辑完这组稿件之后,我又看到了一则社会新闻:一个明知男友已婚有子而与其发生婚外情的“小三”,因怀疑情人与其他女子关系暧昧,一怒之下,竟刀剌情人,致其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7.
在爱情之花盛放的人生季节,一些打工妹把这支娇艳的花朵植入了已婚男人飘摇的心房。在妻子的喊打声、道德的排斥力和男友的摇摆中,她们虽痛苦挣扎却难"上位"为人妻。2010年岁末,又传来两则不利于"小三"的消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小三"无权索取补偿;在《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上,有专家主张被侵犯配偶权的妻子,应有权向"小三"追索经济和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8.
从悲观弃世到自导自演“反三”大戏,再到无理性地选择玉石俱焚,王娜在如何面对丈夫出轨问题上的选择令人悲叹唏嘘。合法妻子如何理性地捍卫自己在婚姻中的权益,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小三"给正妻写下欠条以求迅速上位,夙愿得偿后却不认账。正妻将其告上法庭,判决结果如何呢?2013年春节是曹盈莉独自带着儿子在娘家过的第三个年。与前夫丰家俊离婚的这两年多来,她的精力几乎都投入了诉讼中。如今,官司终于画上句号了,前夫所欠的3万元也于春节前还到她手上。一下子没有了"对手",曹盈莉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始新生活了。10年婚姻亮红灯家住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曹盈莉今年36岁,她于1999年5月与年  相似文献   

10.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18-20
掌握资源较多的人,征服欲和占有欲也越强。而夫妻间掌握资源不均衡的时候,同样容易产生问题。这是“富二代”离婚率较同龄人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四川泸州二奶遗嘱一案早已尘埃落进,法院判决将财产留给第三者的遗嘱因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而无效。但是,社会的公序良俗能否作为审判依据,其能否被量化、固定从而成为今后判决类似案件的统一化标准却值得商榷,毕竟公序良俗含义过于概括且其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对此,本文通过对比德国相关法律理论,就该类案件作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秀秀顺 《江淮法治》2008,(24):42-43
他的深情曾经那么让我感动,可如今却只让我感到愤怒和羞辱,难道我的未来就在这不可名状的阴影里度过吗?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底,网络上盛传“芙蓉姐姐不敌小三离婚6年,独自抚养孩子”。之后,荚蓉姐姐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承认了自己未婚生子遭男友抛弃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婚姻是神圣的,它意味着责任。然而,在办理落户、车牌过户、购房资质等各类事项面前,一些人却为了利益将婚姻沦为一场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婚姻不是儿戏,“假结婚”这场闹剧背后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法律风险。案情简介李先生曾长期居住生活在南方,他先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并育有一子。  相似文献   

15.
富勒的洞穴探险者案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之一,原本应根据法律要求,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富有逻辑的论证结果,来对此案作出判决,遗憾的是,此案并非如此简单.作者彼得·萨伯用简短的篇幅,通过14份“虚拟大法官”的法律意见书,呈现出不同的法哲学理论激烈而生动的对话场面,使我们了解不同的法律哲学如何影响法官对法律和事实的解读.在众多争锋相对的辩论中,引发了我们对在法律与道德、人情、民意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应当如何抉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江淮法治》2009,(24):15-15
12月1日上午,南京一位63岁的杨老太倒在骑电动车的张女士面前,张女士立刻将老人扶起来,但是不到两秒杨老太再次倒地,无法爬起。双方各执一词:张女士称,自己当时在等红灯,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围观的市民也基本都站在张女士一边,称其遭遇了“碰瓷”;受伤老太则称,自己两处骨折都是新伤,希望讨回清白。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句话说明了法律是道德的体现,是最低程度的道德.但同时也会让人疑惑——认定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罪与非罪的考虑因素之中是否渗透着对行为道德性的评价?法律能否强制执行道德?本文结合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对“夫妻黄碟”和“南京教授换偶”案所涉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为"小三"买了房子,"小三"却成了别人的新娘。气愤之余,他三上法庭讨要购房款。然而,送出去的房子还能要回来吗?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上网冲浪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人打发业余时间的主要手段,同时,由于网络上信息交流的快捷性与保密性,上网也逐渐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正因为如此,接触并沉溺于网络构筑起的虚拟世界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现。网络社区中日渐兴起的"网络婚姻"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阿红 《江淮法治》2010,(14):44-45
爱上你落寞身影 “裸捐协议”见证爱情 认识齐静之前.徐建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10年前,前妻生下儿子徐风哲后不幸去世。之后,亲戚朋友给他介绍过好几个对象,可徐建怕儿子受委屈,一直没同意.直到在公司的年终酒会上遇到了齐静.那时徐建32岁,齐静30岁。酒会上齐静落寞的身影深深地吸引了徐建,他从朋友嘴里得知,齐静也是离异之人,目前住在其父母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