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扬 《政府法制》2010,(21):29-29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建设征地拆迁,由于规定“分户可多获补偿款、低价申购安置房”,因而引发一些拆迁户突击离婚、扎堆离婚。针对此事,江宁区委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明确强调“假离婚”和已经办理“假离婚”的都不可能得到任何额外补偿,已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一律无效,对骗取不正当利益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当前假离婚案件的特点 假离婚是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的约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行为。最近我们对南昌、赣州、宜黄、奉新、景德镇等部分法院假离婚案件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假离婚案件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影像 2016年8月中旬,一条有关“9月上海将调整银行贷款政策”的消息让上海人“慌”啦.据报道,民政部门离婚窗口挤破了头,很多家庭通过“假离婚”实现真买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冷冰  宪本 《检察风云》2012,(5):54-55
河南省西峡县的江秀娟再婚一年多,为了其原种的药械张价后所得款项不被再婚夫董国强平分,竟找来董国强女婿郭海涛冒名顶替假离婚。几年后,江秀娟又状告民政部门要求撤销其假离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婚姻法只规定了四种法定无效情形和一种可撤销婚姻。对于假结婚、假离婚与错结婚争睛形如何认定和处理,没有法律规定,实践中往往适用民法总则无效民事效力行为的规定,将其认定为无效婚姻。这是错误的,婚姻有效与无效有其独立的评判规则,不能适用适用民法总则。因而,假结婚、假离婚与错结婚一般不能认定其行为无效。  相似文献   

6.
某专业房产网站曾推出一个"为买房子假离婚,你愿意吗"的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有64%的网友说"可以试一试".据了解,近年来,子女上学、拆迁补偿、购房等都成为假离婚的种种理由.这条获取利益的成功捷径让很多夫妻纷纷复制效仿.但是,因假离婚引发的刑事案件、民事纠纷渐增.业内人士认为,假离婚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诉求表达.这不仅是对神圣婚姻的亵渎,更潜在着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一:案情一九八五年六月,湖南省某县交通局干部匡XX为达到与在农村的妻子离婚的目的,以为解决子女城镇户口为借口,编造“先假离婚,待子女户口解决了以后再复婚”的谎言,骗得其妻刘XX的信任,同意与其离婚。六月二十日,匡XX与刘XX共同到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经审查批准后,领取了《离婚证》。同年十月八日,匡XX与邻县某工厂李XX在该县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八六年六月份,刘发觉匡已与李登记结婚,始知匡“先假离婚,后复婚”的  相似文献   

8.
范文韬  潘荣华 《法制与社会》2011,(26):188-188,190
在我国连续7年递增的离婚率背后,为利益而离的"假离婚"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夫妻为了谋取私利,利用离婚自由的权利,借助离婚的便捷程序,通过"假离婚",恶意规避法律以达到其非法目的,给自身和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今,因房子而假离婚的事情不少。但我手中审理的这起案件,却有些不同。因为假离婚,60多岁的老人面临无房、无财产的境况。无奈之下,她将丈夫的家人告上法庭,争夺遗产。为分房,假离婚李家有兄妹三人,李乙为家中长子。张倩和李乙都在一家单位工作。两人日久生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结婚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单位给他们分了房子。房子不大,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内,房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如何对待和处理假离婚纠纷上,民政部门、司法机关、法律教育部门和社会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法学杂志》从一九八○年第三期起,即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对此展开了讨论。关于婚姻纠纷中对假离婚问题进行讨论是有益的,有利于改进审判工作、维护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和儿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每逢房产调控政策出台,各种各样的对策就会应运而生,假离婚则是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手段。近几年,每逢房产调控政策出台,各种各样的对策就会应运而生,假离婚则是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手段。调控政策本意是撼动高房价的,房价没有抑制住,却把一些人的婚姻给撼动了!广西一已婚女子为了规避国家"二套房"政策而享受购买首套房的优惠,向男方提出"假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双方于婚后购买的一套登记在男方名下的房产归男方所有。双方办理离婚手续之后,女方按首套房政策购买了一套房登记于自己名下。时隔不久,女方提出复婚要求,却被男方严词拒绝!女方心有不甘,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离婚协议无效,并请求法院判决恢复与男方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离婚程序使恶意离婚者有机可乘 现今社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为了一些目的,钻法律的空子.搞假离婚或进行恶意离婚,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借离婚逃债、逃避计划生育。为什么这些当事人会得逞呢?  相似文献   

13.
论假离婚     
于乐  张岐鑫 《法制与社会》2013,(13):276-277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我国登记机关在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采取的是形式审查,即双方当事人只要是自愿并就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的时,便准予离婚,并不予以实质审查。有人却利用这种法律对婚姻自由尊重的理念,滥用离婚自由的权利,进行""假离婚""。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假离婚""的现象没有规定,鉴于这一现象的社会影响,我国婚姻法应当做出明确的表态。  相似文献   

14.
高树 《中国律师》2003,(10):75-76
还是几年前,我在1999年第5期的《中国改革》杂志上读到一篇题为《律师为什么而辩》的署名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引用了法学家江平教授的一句话: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每况愈下。之后,作者在这篇短短千字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颇为奇异的概念———“勾兑律师”,意即律师通过钱、物、色、酒席等手段与法官“勾兑”案子,交换各种司法权力。同时作者还认为当下律师的特长在于庭外设法,律师操盘设计假破产、假离婚、假合资,设计“精妙”逃债。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断言律师是当前中国先富起来的群体,而先富起来的秘诀又有五:一是高收费,二是乱收费,三…  相似文献   

15.
假协议离婚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但因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规定不甚严谨,不能对其予以较好的规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助长了通过假离婚以达到不正当目的的不正之风。笔者拟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具体分析假协议离婚后的离婚证和补充协议的效力,以图对具体案件的审理提供建议,并为相关立法的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申张  陈平 《法庭内外》2013,(5):28-28
为拆迁多得房,夫妻俩假离婚,房产、基金均登记在丈夫名下;十几年后房子一直没有拆迁,二人仍生活在一起,正待复婚之际,丈夫身患癌症去世,一无所有的妻子面临绝境一夜白了头。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了妻子张某诉丈夫李某的5个兄弟姐妹继承纠纷一案。为拆迁假离婚以夫妻名义继续共同生活李家共有六兄妹,其中李某为家中长子,张某和李某系夫妻本是同一单位职工,未生育子女。十余年前,张某与李某听说自家单位分的房将要拆迁,为拆迁多得房,张某与李某便到法院办理了离婚  相似文献   

17.
假离婚迷局     
姚博 《法律与生活》2012,(20):48-49
为了躲避赡养义务,他与妻子假离婚。不想妻子假戏真唱,另结新欢,他再想要回分给前妻的财产,却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为不养父假离婚 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李山老人今年已是81岁高龄。老人有六个儿子,前五个儿子结婚后都搬出去过fl己的小日子了。老六结婚最晚,李山和老伴儿便和小儿子一起住在老宅子里。2009年,因为老宅子拆迁,六兄弟约定以后父母“一家住一年”,并签下了一份《二老赡养协议书》。李山说,其实在签订这份赡养协议之前,他和老伴儿已经开始轮流在儿子们家住了。2011年夏天,李山的老伴儿撒手人寰,留下李山一个人很是孤单。好在儿子们很孝顺,依然按协议赡养着老父亲。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搬来搬去不方便,六兄弟共同出资买了一套房,让父亲搬进去。轮到谁家照顾父亲,谁家就搬来和父亲同住。  相似文献   

18.
杭东 《法庭内外》2012,(8):23-25
浙江省淳安县的洪美娜再婚一年多,为了其原来种植的药材涨价后所得款项不被再婚夫张建财平分,竟找来张建财女婿王昌会冒名顶替假离婚。几年后,洪美娜又状告民政部门要求撤销其假离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拍即合丧偶女再嫁离婚男洪美娜1969年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木旺村,自幼心强好胜,聪慧过人。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洪美娜已长成大姑娘,出落得像水仙一般美丽。1990年春,洪美娜与该县石颜村种植山萸肉药材的青年洪大宝喜结良缘。婚  相似文献   

19.
[案情]被告70年与同村姑娘唐某成婚,感情尚好,生有二子,77年被告在地委大院工作期间结识了杨某。被告喜新厌旧,与杨某往来甚密,并超出了正当的交往关系。为了达到与杨某结婚的目的,被告向唐某提出离婚,但遭到拒绝。两人关系恶化,“冷战状态”持续了五年。1983年,被告向唐某提出,为了使孩子户口迁入城里,两人“假离婚”,待孩子户口迁入,分到房子后即复婚。唐某信以为真,1984年7月两人到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同年8月被告与杨某结婚。为了继续蒙骗唐某,被告表面上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A提升为助理工程师,他飘飘然了,自以为身价高了,开始感到自己乡下的妻子与自己身份不配了。不久便和唐××勾搭成奸。淳朴、善良的陈××对自己丈夫的丑事一无所知。随着时间的推移,A为了达到遗弃妻子、另寻新欢之目的绞尽了脑汁。开始是诬告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并指使婆母对儿媳进行谩骂、刁难,使她无法安身,但事与愿违,陈××坚信身正不怕影歪,坚决不同意离婚。A见此计不成,便“旱路不通走水路”,精心设下了一个“假离婚”的圈套。多次跪在陈××面前哀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