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群众》2013,(6):61-62
4月11日,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上榜,江苏高校参与的共有4个,占28.5%。其中,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这三个中心,都是由江苏高校(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于2002年研制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决定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重点内容,其中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重要的项目。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即利用现代  相似文献   

3.
陈玉川  王首敏 《公安教育》2007,(12):19-20,55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自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下发,表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启动与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4.
大力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促进公安院校内涵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廉洁 《公安教育》2013,(12):68-70
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主题,提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国内一些高校据此先后设置了教师发展中心。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5.
余文博  徐艳 《群众》2014,(12):43-44
<正>加强创业教育,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是学校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责任,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863、985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  相似文献   

6.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3,(8):62-63
职务发明者可获股权奖励 从今年7月23日召开的上海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推进会获悉,上海正在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制度。根据目前的方案,按照科技成果技术水平的不同等级,职务发明者可获20%-30%的奖励比例。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将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实施细则》规定的试点范围和要求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王龙 《公安教育》2008,(12):16-18
2007年新年伊始,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上世纪末决策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之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2008年初,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京教高(2008)1号),  相似文献   

8.
财教[2011]171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中央部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财政部、教育部自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继"211"和"985"两项重点工程之后,教育部又提出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国内高校与外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深度合作的方式,实现协同创新,进一步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几年来,一批跨界式的新型主体—"协同创新中心"涌现出来,他们在培养人才、技术转移、整合资源、引领行业发展以至扩大国际影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3年公安部所属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生源计划已编制完毕并经教育部批准。公安部近日发出通知(公政治[2003]14号),现将2003年成人招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计划教育部核定下达2003年公安部所属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总数为17800人(含公安现役院校计划)。其中,专科(含高职)计划11000人,本科(含专科起点本科)计划6800人。报考第二专科学历的考生免试入学,不占用招生计划。二、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2003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时间为5月10日和11日两天。公安院校高中起点专科招生考试统一实行“3+1”考试…  相似文献   

12.
观点与数据-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主力军 据《光明日报》消息,教育部有关部门介绍,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者占教师总数的78.2%,其中教授、副教授中中青年也占到26.3%和60.7%。中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正在形成梯队。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于1999年启动,奖励支持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设立了“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复旦大学启动了“复旦大学世纪之星计划”,都旨在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学业务,讲授基础课、主干课,支持他们编…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高校如何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是我非常焦虑的问题”2006年11月20日,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不少科研项目:上不着天,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下不着地,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12月2日召开的“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批评不少科研项目时说,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所谓“顶天”,就是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立地”,就是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理论月刊》2007,(3):F0003-F0003
李浩教授,男,1960年6月出生,陕西靖边人.文学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15.
郑小明教授     
《浙江人事》2006,(6):28-28
樊建人,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和第二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现代领导》2010,(12):F0004-F0004
华东9币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7.
翟慎良 《群众》2011,(11):28-29
2011年10月17日,省政府发布《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提出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五大行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7,(1):91-91
教育部、财政部2006年11月13日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建设计划”),该计划将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月报》2010,(6):46-46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对2010年的“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作出部署安排。2010年中央“特岗计划”设岗总规模6.6万人。教育部指出,要抓紧启动特岗教师招聘,7月底前完成招聘工作,确保新录用特岗教师秋季开学时上岗。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8,(11):F0003-F0003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是由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市高新区代表柳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教育部[2004]6号文)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