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青少年消费行为与品牌消费心理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这个重视消费的时代,勤俭节约作为优良传统仍然得到大多数青少年的肯定。但他们同时主张“在节约的前提下,追求舒适、时尚和流行”;经济发展程度、地域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使城市青少年的消费形态和消费心理也有区别;城市青少年注重品质消费、自主消费意识强、目标性消费突出,受广告影响大,品牌消费意识呈上升趋势;运动鞋消费在城市青少年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中具有极高的指标性。  相似文献   

2.
钟一彪 《青年探索》2007,(5):68-69,73
情感消费可分为"因情感的消费"和"为情感的消费"。我国青少年的情感消费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遭遇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消费主义热潮的双重夹击,并受现代广告和媒体的双重塑造。情感消费的结构状况表明,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在注入大量物质因素的情况下仍倚重传统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消费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消费、汽车消费、休闲消费、文化消费迅速发展推动下,以“四高”、“四化”为特征,以深刻改变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为结果的新消费时代正在形成,其支柱是网络经济、汽车经济、休闲经济,其标志是网络消费时代、汽车消费时代、休闲消费时代的来临。新消费时代是新经济时代的动力源,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是消费增长主动力,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利用网络进行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体现了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本文在对青年群体网络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提升消费者效用、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创业、实现交易效率的提高、消费主客体异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交易安全风险等角度探讨了网络消费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就实现青年网络消费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论青少年参与理论与案主优势视角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积极肯定青少年的价值和权利为特征的现代青少年发展理论,在纠正视青少年为问题人群,以所谓的"拯救"或"矫正"姿态面对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成人社会的价值取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参与理论和实践领域发生的这些重要转折,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所提倡的案主优势视角,在价值取向和理论思考的出发点上存在着深层次的重叠。  相似文献   

7.
<正>一、论坛主旨与议题论坛主旨:后现代视野与青少年研究议题(一)大背景:新媒介时代与青少年发展(本议题围绕"新传媒与青少年成长环境""新传媒与青少年个性发展""新传媒与青少年自我教育"以及"新传媒与现代素质养成"等议题展开讨论。)议题(二)新建构:"青年"概念、文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消费时代多峰叠加的发展,使知识商品的消费成为消费领域中重要的现象。在知识商品消费不断进化的同时,也出现了知识商品消费的异化现象。知识商品消费的异化表现为消费者与知识商品的对立,使消费者的需要变成了消费者的贪欲,使消费者丧失了主体性。在私人资本逻辑的统治下,消费领域变成了层级结构体系,消费者和知识消费品成了被层级结构体系化的人和物品。人们为了满足消费贪欲,陷入了生产消费的增强循环。人作为人的目的逐步丧失,作为手段的消费反而成了人的终极追求。通过对知识商品消费异化的内涵和根源的探讨,尝试对知识商品消费的重构,警示人们正确的对待知识商品消费,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寻找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4,(11):4-4
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在整个社会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又是保证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重要载体尤其进入"地球村"时代,各国与各地的互联互通更是生存发展须臾不离的前提。如果当今还有人想关起门来图谋自我强盛,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云南构建大交通网络是必须的且切合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有关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研究犹如钟摆在"狂风暴雨"和"亲密无间"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Smetana提出的社会认知模型从动态的视角来解读青春期亲子关系,认为亲子冲突的发生与亲子间对不同事件的领域属性及父母权威合法性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有关,即亲子间的冲突往往是由于对冲突事件的不同认知而产生的。在不同的领域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期待和认同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领域的事件父母应采取不同方式、以不同的程度实施监管,以保证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发展。具体而言,对道德、习俗、安全领域应给予密切关注和坚定引导,对个人领域应给予青少年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亲密有间"的健康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