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律有无客观性和必然性,承认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是否贬低甚至抹煞了人的主体性,究竟什么是主体性和如何发挥主体性,这些似乎早已解决了的问题近年来又在新的背景下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提了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仅就二个问题略表浅见。  相似文献   

2.
平衡论是一种应然理论,而不是实然理论.平衡论主要运用理性思维和演绎推理建构其理论体系,它指明了行政法在多元价值冲突对峙中应诉诸平衡的目标和导向.对行政法存在的规范和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不是“平衡论”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与主体性道德的源流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传统道德思想为主体性道德提供了思想资源;其次,传统道德环境的变化是主体性道德发展的社会动因;最后,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主体性道德教育提供了方法指导.因而主体性道德需从传统中汲取尊重人的本性,弘扬人的本性,关怀人的主体性等理论元素,从而优化道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研究——系统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系统论为指导,将发展的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的框架下,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系统的目的性方法、整体性方法、相关性方法和动态性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这一过程对系统论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求实方法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产物。它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方法论的继承与创新。它既是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求实创新,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的方法论,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这一宏伟蓝图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西方自近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但是,由于二者的立论基础和历史源流的不同,它们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因此,面对这种趋同现象,梳理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种称谓、派别及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复杂关系、斗争情况以及理论基础和历史源头上的根本对立,有利于澄清我们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涵义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7.
"人的主体性"原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 ,为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度。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把握“人的主体性”的有关规律 ,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自觉遵循这些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正确引导人们先天属性进步的基础上 ,着重培养和塑造人们的后天属性 ,应抑制破坏的主体性 ,倡导建设的主体性 ,肯定重复的主体性 ,激发创造的主体性 ,应以尊重人们的基本需要为起点 ,以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为使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始终以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全人类的解放为理论归旨,主体性问题的探讨从未淡出其研究视域。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几经转折,实践范畴的提出,是其主体性理论成熟的标志。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直观性、客体性主体观与唯心主义抽象思维主体性的批判,使主体性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情境中实现自身。主体性在实践的两个维度—自然与历史中的展开,内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价值意味。  相似文献   

9.
中国 1999年合同法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相关规定 ,但在逾期承诺问题的处理上 ,中国合同法跟公约和通则并不一致 ,而这种不一致恰恰形成了缺陷 ,或者说 ,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 ,中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是不够严谨、周密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主体性价值哲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经被提前欢呼迎接过的新世纪 ,终于按照时间本身所固有的节奏正式来临。单纯从时光流逝看 ,新的世纪和已经过去的世纪也许少有区别 ,但对人类历史来说 ,其意义却可能大有不同。 2 1世纪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纪 ?人类在这个世纪中将会获得怎样的发展和机遇 ,又会面临怎样的曲折和挑战 ?面对还不很清楚甚至很不清楚的未来 ,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胸襟和意识、怎样的理论和观念 ?……如此等等 ,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并有所议论的话题。就哲学界的情况来看 ,哲学理论如何发展和创新 ,自然是哲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此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这里所发表的一组“笔谈” ,是从各个不同的专业或问题入手 ,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来进行的。需要说明的是 ,在组稿过程中 ,我们曾就选题和篇目的设计征求过李德顺先生的意见。希望包括本组笔谈在内的众多相关研究 ,能够为谱写新世纪中国哲学繁荣发展的新篇章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统计学原理教材中,关于统计分组中确定组限的规定一般有两条:第一、最小组下限必须略低于最小变量值和最大组上限必须略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应过于悬殊;第二、组限的确定应有利于表现总体分布的规律性。这两条规定是相辅相成的,在确定组限的同时,应该体现出总体分布的规律性。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在保证第二条规定的同时,有时会出现同第一条规定相矛盾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事例对第一条规定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一、最小组下限必须略低于最小变正值。该规定可以向上保证所有的变量值包含在统计分组的各组中。比如…  相似文献   

12.
政治学方法论的创新始终是政治学研究不断发展的恒久动力。目前我国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方法论体系建构不够完善、路径选择不够合理、模型设置不够科学。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水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建立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科学政治学方法论通过健全方法论体系、选择科学研究路径,应用有效研究模型去观察、描述、解释和预测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力求促进政治学研究朝着原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方向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意味着包括我们在内的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都将处于并将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初级阶段”。因此,“初级阶段”的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我们及子孙后代的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更是关系到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故而,能否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初级阶段”和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改造了传统的认识论,建立了现象学的认识论。现象学不是从主观成见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让对象自己显现的一种认识论方法。如何从意识、语言等主观世界走向世界的本体,这是海德格尔的问题;人为什么是自由的以及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这是萨特的问题。在扩大的意义上,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是现象学家。  相似文献   

16.
把握好“四大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把握统战工作规律方法的科学总结,是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引,也是做好新时代香港青年统战工作的科学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发挥新时代香港青年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关系,引导香港青年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共识;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统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做显功,又做潜功;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因事制宜用好柔性的“尺”和制度的“纲”;把握好团结和斗争的关系,立足共识谋团结,对分裂主义和反动势力敢于动真碰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和《人文杂志》编辑部发起的主体性问题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深化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主体性的涵义 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主体性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理解强调的是主体作用于客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问题作为80年代国内哲学界研讨的中心课题,最近再一次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哲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推动和促进了文学、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中主体性问题的探讨。不少学者认为,这次主体性问题的研讨热潮作为十年来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侦查学进行正确的定位,有助于侦查理论体系的完善,也能为侦查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服务.在科学语境与方法论的双重视角中分析侦查学与规则种种现象,可以明确侦查学与规则的关系,从而对侦查学的性质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能否正确回答历史必然性与人的历史主体性的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原则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根本性问题。唯物史观反对命定论和预成论,强调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够预见未来。波普尔等非难历史决定论的论据是不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相比,有某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