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马克思劳动观的基础上,对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形成的。在戮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勾勒出包括"创新劳动""崇尚劳动"及"和谐劳动"等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习近平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等劳动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和谐劳动、充分发挥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高宝柱 《探索》2006,3(6):4-9
本文从如何正确把握改革方向、如何科学推进改革过程、如何完整确立改革标准三个重要方面,在与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观的对照中,对邓小平科学改革观体系中若干基本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做出了信实、全面、系统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3.
石晓玮 《正气》2000,(1):12-12
权 力属于谁、掌权为了谁的问题 ,是权力观的核心。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 ,是体现领导者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标志之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对开展“三讲”教育 ,规范领导者权力行为 ,遏制权力腐败 ,弘扬正气 ,净化党风 ,打击邪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风才能好转 ,正气才能上升 ;只有形成良好的党风、社会风气 ,才能给领导者营造一种为人民掌好权、为人民用好权的良好氛围。一、树立服务观在权力目的上 ,有进步与腐朽、高尚与卑劣之分。为了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使用权力 ,是腐朽的、卑劣的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产物 ,它植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 ,同我们现在从事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学习邓小平理论 ,只有紧密结合实际 ,才能把握其真谛 ,才能真正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第一 ,要结合我们的思想实际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求是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求是观。邓小平最强调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照抄书本 ,不照搬外国模式 ,走自己的路。学习邓…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国际国内把邓小平实效观与实用主义实效观简单等同和绝对对立两种片面性 ,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目的是为了科学认识和对待实用主义实效观 ,正确运用邓小平实效观这个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毛泽东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蕴涵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特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对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要认真地学习,科学地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是古人在观人选人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方法,坚持这一方法可以在干部选拔工作中避免“以言举人”的偏颇,而把具有真才实德的人选拔出来担任领导,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培养大批人才,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在总结我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营造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聚集人才,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大力培养、发展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培养大批人才,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在总结我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营造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聚集人才,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观、国家观、政体观、权术观和自由观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历史上各种技术观的演变及利弊,指出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都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理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对此新观点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2.
易本钰  王亚平 《求实》2005,(9):23-26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务实执政、为民执政、科学执政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疆大学生政治观、国家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正确引导,对强化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祥生  肖建国 《求实》2007,(6):69-71
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和谐观由稳定观发展而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而非僵化的稳定。法治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是最恒久最有效的保障,而构建宪政法治、刑事法治、行政法治、民事法治,是实现法治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引起了我们对矛盾观的重新认识与理解。之后和谐社会观提出与确立,更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矛盾观,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矛盾观的新视角,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新的时代内涵,使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扩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和习近平两位领导人都站在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形成了卓有建树的青年观。他们的青年观一脉相承,表现在如何看待青年的从"未来""、继承者"到"生力军""、中坚力量";到如何要求青年的从"四有新人"到"时代新人";再到如何发展青年的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都是他们关于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对他们的青年观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青年,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精神的东西才不会被历史的尘沙所湮没。人们应当怎样面对自身、国家、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哲学所揭示的内涵,正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昭示,本文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内容简要评述,为现代人提供某种警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等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等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最好行动,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顾和总结30年来改革的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改革过程充满着两种改革观的斗争.两种改革观的较量,已经和正在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