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坟的秘密     
刘先国 《人民公安》2006,(14):31-31
紧挨老屋的西边,是刘家的祖坟地。方园几千米,地盘不大,构造独具匠心。东面是一块柏树林,四季常青,远处看去.像一簇绿色的云团;南面,是两排桃树、梨树和李树,春天,格外惹眼,红花,白花,绿叶,交错在一起。北面是一条高坎,用石头垒的边,整齐美观,近一人高。正中一条入口,五六级青石板砌成的台阶。正中央是一冢古墓。坟冠高出地面半个人高,周围用小石头砌得整齐美观,顶部是平的,呈椭圆形,长满了马鞭草。小时候常看到几个女人,在上面一边钉被子,一边扯谈。坟周围开了一条很宽的沟,防水冲刷。七八岁时,我跃不过,摔伤了腿。沟的外围是坎,用大小均匀的石头砌成。墓前是高大厚实的墓碑.像是古建筑的侧面,顶部呈流线形,两侧往上翘,如屋檐。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回忆     
我是五岁破蒙,读的是私塾,又名蒙馆,人数不过。七八人,从早到晚就是读书背书。中午后习字,隔三天要学造句。没有暑假、寒假、星期天,只有节日是休息的.到年终要背年书,就是将一年所读的书全部背出来方可放年学。当时的生活是枯寂的,塾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强的,其是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3.
乌江的诉说     
乌江的流响,是高昂的歌唱,也是低沉的呜咽。乌江的江风,是呼啸的雄风,也是萧索的悲风。如歌如泣,亦壮亦悲,皆为着两千年前楚汉相争的那场风云。  相似文献   

4.
由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而引发的公平问题在生活中和理论上都是热点,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如何看待和解决公平问题,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公平问题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既涉及效率问题,也涉及政策的选择和发展的走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但人们不能不注意到,不少争议和歧见是源于对公平的不同理解。也就是锐,尽管都在讲公平,但对公平却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解读和标准,针对的问题和评价的尺度不一,由此也就观点相左,甚至相去甚远。不能说全部,但至少相当一部分争论是和对公平的不同理解有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首要的问题。而在这个首要问题上,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说不清楚的,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5.
A 我们简单扫描一下中华文化的生存状态。中国这地方,东部是大海,西北部是沙漠,从西到西南,则是高原。光这么说还显得平常,因此,必须立即说明,大海是太平洋,沙漠不止一个都很大,而高原则是世界屋脊。那就是说,这是一片被严严实实“封”住了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5):3-3
这是一句套话。但记忆里没能搜出是套谁的,套的内容是什么。不过,毕竟,经过了生活,实践证明了,已经事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北京,二零零八,八月十八日十八点,鸟巢。全球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在这里,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齐聚。历经磨难,饱受欺侮,经久奋斗,而今崛起的中华民族,终于盼来了扬眉吐气的这一天。这是百年梦想,这是百年期盼,这是百年梦圆。  相似文献   

8.
傅丽华 《今日民族》2012,(10):43-45
父亲是山东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组织派遣,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寨工作队,被称为“南下干部”。父亲那时风华正茂,充满着对边疆的无限向往,他怀揣梦想走进了苍莽的阿佤山。母亲是沧源佤族,当年是沧源县班洪乡班莫村的“寨花”。父亲的寻梦包括追求母亲,  相似文献   

9.
《公安学刊》2008,(5):5-5
斗转星移,春来秋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30年只是涓涓之滴。但对于5000年东方古国来说,改革开放的30年,则是举世瞩目的30年。是波澜壮阔的30年.是高歌猛进的30年,是国富民安的30年。我们经历的是毅然的抉择,开创的是全新的事业,看到的是巨大的变化,留下的是深刻的记忆。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12,(8):55-55
工作中,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老板不在的时候正是可以放松的时候。暂时的放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认为这是最好的偷懒时机,那绝对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老板在与不在,对自己而言,对自己的工作而言,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1.
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其实,何止此三,还可以列举很多,比如: 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亿万家产,70%是留给别人花的。 社会活动,70%是无聊空虚的。  相似文献   

12.
我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妇联界委员,也是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履行委员的职责,对我是全新的体验,留下难忘的印象。我深深体会到,“政协委员”这一称号,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是妇女姐妹们的重托。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精神需要的内涵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而具有精神的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来说,人的精神需要是需要的高级形式,并且是对物质需要的主观表达,是人类独具的特征。张艳围先生认为,“精神需要是人们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生活的镜子     
镜子能照出人的容颜,回馈形象,反映物态。崖壁是青山的镜子,湖泊是流云和飞鸟的镜子.土地是农民的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现实的镜子。镜子无处不在,人就在镜子里生活。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安居梦     
陈严进 《群众》2013,(10):31-31
19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江苏建湖县一个两乡交界的村子里,乡与乡的边缘,这里的群众也有点边缘化。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问题,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最真实的写照。我出生时,家庭经济十分窘迫。祖父修建的那个茅草房,又矮又小,单砖墙,内墙是土块垒的,房梁、中柱是自家种植的树,夏秋时节,蚂蚁、虫子很多,而蚊虫的叮咬,更是不胜其烦。  相似文献   

16.
基层领导干部入党校学习,是提高领导班子干部整体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在基层党校学习培训的效果,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学习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说它是实践活动,是因为从学习本义上说,它就是由两方面的意思构成的,一个是“学”,就是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一个是“习”,就是训练、实践,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既然这是个循环的过程,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就会蕴于这个过程当中。换一个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17.
爱国的理由     
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国土是根,人民是本,文化是魂。一个人如果无根、无本、无魂是多么可怜,不但他的身体漂泊无定,就是灵魂也无处归宿。所以爱国,一要爱祖国的河山土地,二要爱祖国的人民,三要爱祖国的文化。有这三样,就是一个赤子,就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血、有种、有志的人。忧国、救国、报国是我们在不同形势下所表现的爱国方式。少先队有一句口号时刻准备着。对一个爱国者来讲,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为国效力,为国献身。他的每一缕思考,每一次行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在化作对祖国的奉献。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发行了很多报纸,其中以《新华日报》最为著名,它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新华日报》在维护统一战线推动国共联合抗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日报》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见证,是中国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力量     
明天是混沌不清的影子.它似乎很遥远,或许它是一位仁慈的亲人,或许它是可恶的魔鬼。也可能它是一团黑色的云,冷风吹来,它便被驱散,化作分子,好似根本就未曾存在过一般。  相似文献   

20.
《云南人大》2007,(11):F0002-F0002,F0003
法官是司法公正的主体,是各种纠纷的最后裁决者。法官秉持公正,判得公平,正义便得以伸张,也才会有朗朗乾坤,人间清平。这是多么令人自豪又多么沉重的责任啊。作为普通人,法官是脆弱的,毕竟平风的肉体难以承受超负荷工作的重压;法官又是坚强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熊熊烈火烧不毁、万钧雷霆摧不垮的钢铁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