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06,(8):48-48
1日,青藏铁路正式发车营运。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两地同时举行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格尔木出席大会,为青藏铁路首趟客运列车开行剪彩。——会后,胡锦涛同志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考察,亲切看望、慰问青藏铁路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耀眼的彩带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铁道部已批准成立青藏铁路责任有限公司,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备中。青藏铁路责任有限公司的成立,是铁道部的重大改革措施,这必将成为中国铁路发展史和青藏高原上的一条耀眼的彩带。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日,巍巍昆仑,茫茫雪山,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凝集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格尔木出席庆祝大会,并为首趟从格尔木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剪彩。这是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伟大穿越。  相似文献   

4.
每月大事     
1日,青藏铁路正式发车营运。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两地同时举行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格尔木出席大会,为青藏铁路首趟客运列车开行剪彩。——会后,胡锦涛同志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考察,亲切看望、慰问青藏铁路建设者。10日-12日,全国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5.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一座丰碑。而肩负着奔驰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列车通信畅通的青海铁通人.同样也铸造着一座风雪无阻保畅通的丰碑。正是由于一个个象中国铁通青海分公司格尔木铁道通信中心管内的不冻泉和沱沱河通信工区这样一群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高原铁通人的精心呵护、细心维护.才使青藏铁路这座丰碑更加壮观。  相似文献   

6.
48小时旅途赏尽美景 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5年10月12日全线贯通,2006年7月1日北京西站每天都有普通列车开往拉萨。  相似文献   

7.
为支援青藏线铁路建设,掌握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促进高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生态平衡,确保藏羚羊“母子”平安,根据青藏铁路总指用户需求,铁通格尔木分公司积极与青藏线总指有关部门协商,达成了在青藏线可可西里、五北站两地设立野生动物视频监控点的协议。  相似文献   

8.
李勇 《学习导报》2014,(24):16-16
她是青藏铁路的护航者,一路追逐雪域高原狂风的足迹;她是轨道交通安全专家,一生执著追求科学研究;她是田红旗,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主委、中南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大部分都在海拔4600米以上。沿线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年均大风150天左右,列车何时限速,停轮,都必须顺着风的脾气,但过去,没人捉摸过它。  相似文献   

9.
地处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市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座新兴城市,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是青海省的重要经济开发区。随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电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电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铁通格尔木分公司营销管理中心经理张志华,在工作中用“三优、三勤”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中铁12局集团承建的标段,头枕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口,尾接青藏高原的“鬼门关”五道梁,平均海拔高度4600米,雪山绵亘,路与天齐,被称为“天路”。这里年平均气温-6℃,极端最低气温-45℃,是高、寒、风、旱以及地震、滑坡、滚雷等自然灾害多发区。该集团所属管段,地质情况尤为复杂,风险尤为巨大,建设者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高原生理、多年冻土和环境保护三大“世界级”难题,因此施工的科技含量极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中铁12局集团是从…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全线建成通车。其中,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1984年建成运营。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它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昆仑山脉、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绵亘,地质构造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加上大面积的冻土层,频繁爆发的地质灾害,被认为是工程禁域。因为技术和经济上的巨大困难,青藏铁路的建设,从最初设想,到决策上马,再到全线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对于青海来说,有许多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在格尔木举行了全线通车典礼!时隔3个月,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青海盐湖100万吨氯化钾项目在察尔汗盐湖全面实现达产达标。使得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7个拥有百万吨钾肥生产能力的国家。这两项工程的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3.
7月1日,复兴号动车组C891次列车从西宁站发出,前往格尔木,青藏铁路首次迎来复兴号列车,正式开启“动车时代”。在这些高原列车的内部,搭载的是中车石家庄公司旗下国祥公司研发的轨道装备空调系统,一路为乘客提供着舒适、绿色、智能的车内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6,(8):58-58
吴建友周戎戴军在7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介绍:美国媒体高度关注我青藏铁路通车的消息,并迅速发回有关报道。美国世界日报说,火车通西藏为“划时代之举”,中外瞩目。美联社报道说,这一投资42亿美元的铁路项目,是中国政府开发贫穷的西部省份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为将中国西部和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青藏铁路通车的消息也受到印度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印度国家通讯社一报业托拉斯报道称,中国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最困难、海拔约五千米高的铁路施工,堪称世界之最。报道强调,火车将在海拔高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飞驰960公里,而且差不多半程铁路线都要在冻土上行驶。大约十万多工人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完成了这样伟大的工程,可称是人间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7月2日报道说,世界其他国家的许多铁路工程专家和权威,曾一度将中国修建这条在“世界屋脊”上运行的铁路描述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青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缩小西藏与中国内地的经济文化差距,将西藏地区更紧密纳入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范畴。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青藏铁路沿线修建了许多供野生动物迁徙的隧道,并特设了每周一次运行的垃圾收集列车,工程后恢复以及其他环保措施也十分到位。  相似文献   

15.
<正>1996年金秋,刘翠办理了家属随军手续,从八百里秦川来到昆仑山下的格尔木。他们在格尔木家属院里的被窝刚刚暖热,陈二位就接到了要去江源兵站任副站长的命令。二位对格尔木大站的一位领导说:"我已经一百四十三次翻越唐古拉山到西藏了。"领导听了笑笑说:"我知道在咱们青藏线上,像你这样的闯山人不会太少。那你就把这一百四十三次当作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09,(3):I0001-I0001
青海省西宁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84年,位于西宁市城北区湟水路20号,北临青藏铁路,南昨109国道,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国有粮食仓储企业。  相似文献   

17.
范凡 《湘潮》2012,(4):22-23
开国少将慕生忠是青藏公路的总指挥与青藏铁路的奠基者,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当他谈起为西藏人民开辟出的这条幸福之路时,他却十分激动地说:"修这条路全靠彭老总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彭老总就没有幸福路。"  相似文献   

18.
武警青海省总队三支队驻守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主要担负着青藏铁路的守护任务。近年来。支队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作为加强部队建设、密切警政警民关系、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建立新型的警政警民关系做出了贡献。支队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海西州委、州政府、州军分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高原千里文明线”先进单位,今年5月被评为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早日开工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批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这一项目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项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格尔木市这座世界上最年轻、成长最快的城市,如今她已是一座特色独具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提到格尔木市的涎生与成长,自豪的格尔木人总会想起青藏公路的修筑,提起修筑这条公路的领导者——慕生忠将军。他们甚至会高兴地带前来格尔木的客人去看看将军楼,那是这位将军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