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协议,自2006年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已全部开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国际投资纷纷涌入中国。在此背景下,"热钱"因为其巨大的破坏性愈来愈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我国针对此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能很好地打击热钱、保护本国经济。本文通过介绍热钱流入我国的途径,着重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张占甫  赖丽华 《法制与社会》2013,(32):97-97,10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对人民币的估值有很大部分原因,认为世界各国严重低估了人民币,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继而逼迫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国际热钱涌入我国就在所难免了。由于国际热钱是引发市场波动的重大经济祸水之一,它助推了经济泡沫,并因其抽离而使泡沫破裂,严重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国际热钱的监管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热钱的危害,减轻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热钱"非法入境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不能有效挡住新的"热钱"流入,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使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更加恶化,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并推动经济走向过热,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本文旨在找出国际热钱入境的的渠道、特点和方式,对症下药,提出应对措施,并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指出,从今年2季度至今,香港经历了比大陆更加汹涌的热钱流入,香港其实更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内地的前站,管理部门应警惕.  相似文献   

5.
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觊觎中国潜在收益的各路境外资金蜂拥而至,目前估算的存量达几千亿至1.75万亿美元。巨额热钱的潜伏,将给我国金融系统甚至整体经济的运营带来风险,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意在关住热钱大肆流入的闸门。然而,记者历经三个月的走访及实地调查发现,由于我国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利益体可能存在的一些违规操作,神秘且敏感的热钱潜入中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6.
地下钱庄,历来被称之为热钱流入的三大渠道之一。地下钱庄让热钱借渡,记者实地暗访发现往往有一种可称之为地下钱庄“前台”的便利店。这种便利店仅仅是地下钱庄衍生的一个微小缩影,但神秘却又显而易见地游离于监管之外,以致众多致力研究热钱问题的专家对通过地下钱庄流入的热钱规模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7.
据官方测算,去年全年,我国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出31亿美元,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衡. 未来,由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空前复杂和严峻,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可能减少,波动将有所加剧. 2月23日,国家外汇局发布了《2011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分析去年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并表示今年将保持对异常外汇资金密切监测,继续保持对"热钱"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8.
王彦志 《当代法学》2013,(4):131-138
随着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身份转换,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立场定位也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既是资本输入大国和资本输出大国,又是法治水平很低的转型期发展中大国。根据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和权力地位相互结合的考量,中国不应坚持片面强调东道国主权的传统国际经济新秩序式的国际投资法立场,也不应坚持片面强调投资者权益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式的国际投资法立场,而应采取审慎平衡保护母国及其投资者权益与东道国及其公共利益的国际投资法立场。中国必须在国内层面努力走向法治和善治,并应在国际层面推动国际投资法走向国际法治和善治。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国际法治以及一国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中国”理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治中国的建设既要遵循国际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能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国际法治的发展,要求法治中国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怀,参与国际经济、法治新秩序的建设,并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在2008年4月22日,创出2990点新低后,在经过数十天的苦苦挣扎后,终于在5月6日——6月30日,从最高3786.02点跌至最低2693.4点,短短1个月不到的交易日内暴跌了近1000点,跌幅超过20%。数十万亿市值人间蒸发,近亿股民损失惨重,中国股市风雨飘摇,险象环生。 面对史无前例的十连阴,众多分析师、股评家和投资大师纷纷从宏观面、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消息面上找原因,货币政策从紧、通胀高企不下、国际油价暴涨、大小非解禁、企业利润放缓、估值体系混乱、热钱蜂拥搅局,等等。然而,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无法对这场股灾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股市非正常的暴跌,一定隐藏着非正常的原因。正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后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案的浮出水面,是否给解开暴跌之谜提供了一点别样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发展既是中国的发展战略,又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兴成 《法人》2009,(9):86-87
热钱(Hot Money),顾名思义是烫手的钱。一旦国内货币流动性充足,这些烫手的钱就从四面八方而来,潮水一般涌入国门,为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火上浇油。我们不能对热钱无动于衷,也不能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国际法观念是国际关系中行为体自身状况和国际社会环境互构的心理映射,是国际政治结构、国际法局面与中国自身状况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在中国国际法的理论研究和各实践环节,最终形成心理的认知和判断。中国对国际法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国际法自身大国强权与中国近代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决定的,具体表现为国际法对中国的负反馈和中国国际法知识和能力的不足。预期加强中国的国际法立场、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对国际法实施的监督、国际司法的积极程度,必须改善国际法心态,其途径则是强化中国国际法律知识积淀、增加自身的法律参与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蛟 《法制与社会》2012,(23):242+250
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面临不少挑战.首先,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气候问题突发的状况下,应如何应对来自西方各国的压力,推行自己的环保措施;其次,南北极、海洋问题仍是中国外交中的头等问题;再次,网络空间的国际立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最后,中国应如何推进国际刑事合作,也是应当需要被认真对待的议题.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研究探讨中国所面临的这些来自各方的外交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法作为影响国际交往的准则,对国际社会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发展寻求的是在国际和谐社会中的和平发展。本文就现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法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国崛起既取决于一国的国内因素,也取决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国从其发展的国际环境、国内实际出发,坚持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就是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增强综合国力,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际法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中国要充分运用国际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梁超  张军 《法制与社会》2013,(20):297-298
一个国家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是极其重要的,准确的国际定位能够更好地指导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及战略方针,从而为一国的长远发展起到极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中国的国际定位的准确性不仅关系中国的发展,也关乎世界总体的和平与稳定。本文主要从实力、利益与地位三者关系的构建基础上来分析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地区性大国向世界大国转变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主权豁免的中国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各国与国际机构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再一次凸现了主权豁免问题的重要意义。在准确把握当前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在强国之路上的方向选择与利益界定,确立中国对于主权豁免的基本态度和具体模式,对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方向确立和实践指引意义。从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本趋势以及国际立法实践的导向上看,限制豁免将会成为国家豁免的主流模式。而从很多学者所倡导的国际法人本化的立场而言,绝对豁免的主张更多地带有前现代国际关系的痕迹,而不符合全球治理时代的要求。限制豁免、并在未来的发展中缩小豁免的空间是可以判定的主权豁免在国际法治进程中的伦理选择。中国在以往的涉外法律实践中总体坚持绝对豁免立场,但也在一些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中体现了不同的态度。从绝对豁免的模式转换到限制豁免的机制,不仅更有利于体现中国在国际法上与时俱进的精神,也更有益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左毅 《经济与法》2002,(9):35-35
WTO作为世界多边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在促进跨国投资和世界贸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交往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中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步伐也必然会加快。会计国际协调的过程也就是会计国际化的过程,即世界各国会计科学与会计实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渐趋融合。中国的会计国际协调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提高中国会计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在发展国际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邵沙平 《法学家》2004,(6):153-16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推动国际刑法的变革.国际刑法的一系列制度性的变革都是通过缔结国际刑法公约来实现的.由于国际刑法公约约束国家也约束个人的二元性特点,这些国际刑法公约的缔结、生效和实施不仅对国际刑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21世纪的全球法治产生深远影响.为了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和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应在国际刑法领域进一步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