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格物”,并非是仅以此来“尽穷天下之理”,因此他强调“推类”。朱熹“推类”思想来源于二程,又对其依据与操作进行了论述。依照这一思想方法,朱熹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运用直观的类比推理,获得了不少科学知识。同时,由于这一方法的尚未完备,因而也存在一些差错。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哲学的主题、方法等方面多有创意。文章略述:对无形而有理的太极本体的探索是朱熹哲学的主题;朱熹哲学的心性论,重视人的本真存在;朱熹哲学的致知在格物、即物而穷其理的认识方法包含有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思想家孙奇逢从心性实学角度总结了理学的本体和功夫思想.我们可以自其切己的修养体验中,概括出他的心性实修工夫历程是:复性以明得本心,在事上磨练中使其纯熟而无分动静,内圣然后彰显儒家外王之功,最后还要以体摄用,返归心性本体世界,享受快乐自适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朱熹主张为官要平易近民,以民为本,要节用恤民、爱养民力;强调官员要忠君爱国、勤于政事、选贤任能,做到为官惟公、廉介恬退;他提出以正心诚意,为修身之要;以为政以德,为治道之本等一系列的官德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朱熹哲学中,对于经典的诠释,传统主义首先意味着一种理性的保存.这种保存并非机械地复述,而是对其批判性地改造和延展,进而从经典的精神内核中剥离出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透视置身其中的文化走向,最终时代性地完成思想史意义生成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钱穆对于朱熹心性论作了较多不同的诠释。冯友兰认为,朱熹依据理与气的关系而讲性与心的相互区别,讲“性即理”,而与“心即理”截然不同,因此把朱学界定为理学,而与陆九渊心学对立起来,同时还认为,朱熹讲“心统性情”,只是讲情“从心上发出”,性“在于心中”。与此不同,钱穆认为,朱熹讲心性,犹如其说理气,均属“一体两分”,由此进一步认为,朱熹既讲“性即理”又在工夫论的层面讲“心即理”,同时强调朱熹“心统性情”中“心”的主宰作用,因此把朱学界定为“心学”,并肯定朱熹心学对于陆九渊心学的超越。冯友兰、钱穆对于朱熹心性论的不同诠释,体现了冯友兰从差异不断推展到对立的思想方法与钱穆从差异中寻求圆融的思想方法的学术冲突。  相似文献   

7.
杨露  董伟 《世纪桥》2011,(21):88-89
朱熹与陆九渊均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道德教育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理论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德育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亮作为南宋浙东功利学派的代表,提出道行于事物之间、道不离日用、喜怒哀乐得其正即为道、道不离欲的思想,把道与功利结合起来,以此对朱熹道论提出批评;朱熹提出圣人之道不传于汉唐的观点,与陈亮展开关于道统问题的争论,这对促进宋代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充分体现了陈亮道论的学派特征.  相似文献   

9.
谢永鑫 《世纪桥》2010,(3):69-70
慧能的心性论以自性为核心概念,打通了身、真心、自性和佛性,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个体地位。二程受禅宗影响很深,他们在批评禅宗社会影响的同时,又在吸收和发展慧能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天理为中心,把情、心、性、理相贯通的严谨人性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10.
李二曲心性实学论心性修养的初步工夫为:通过"内外交修"和"从心性入微处着力"做功夫,由外及内,一步一步返回到意识本体深层,最终获得心性本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天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通过对仁的诠释,朱熹建构了本体、道德、工夫三位一体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仁是天理,彰显了仁之本原地位;仁是"百善之首",突出仁在五常乃至全部道德条目中的统领作用;仁与爱、恕、公的关系不仅厘清了仁之内涵,而且为仁臻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奠定了前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则在对先前儒家通过道德践履与天合一的继承中,推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虽然朱熹的德育目的是唯心主义的,德育内容是封建主义的,但是,他主张德教为先、强调知行结合、重视立志、倡导多用积极引导,少用消极防禁、注重启蒙教育等德育思想却是客观的、辩证的,给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重大的启迪。一、朱熹主张“德教为先”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启示朱熹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教为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13.
婺源茶院朱氏第九世孙朱熹(1130-1200),不仅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理学之集大成者,而且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彼所完成之理学,操纵我国哲学、教育、礼制等凡七百年;支配日、朝之文化、亦数百载。”  相似文献   

14.
论朱熹与清官性格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官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他们基本性格的塑造,来自于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其一,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最大的是理,而不是帝王,清官为了民众与国家的利益,要敢于挑战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二,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强调道德修养,清廉成为清官必尊的操守;其三,朱熹为首的理学家主张爱民如子,为了民众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由此可见,朱熹的传统政治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翱的心性论思想是儒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复性书》的研读,梳理李翱提出的心性论思想体系,并结合《中庸》以及中国佛教哲学中的相关思想,揭示李翱心性论思想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性与读书     
《廉政瞭望》2012,(6):51-51
某兄:就读书的方法而论,自当各有所本,并无惟一标尺。我不敢担保我的读法一定适合你。在你这个年纪,我是受问题意识的驱策而读书,常常数书并览,有时一本书读到一半,便柬之高阁。如你所忧心的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的阅读,在我身上亦不鲜见。然而我并不以此为憾,  相似文献   

17.
朱熹对先秦儒家仁学的阐释代表了仁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的理论成就。它内在地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指向,即本体论的、境界说的和自然论的,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理学对先秦儒家仁学的变革与重构。这些思维成果在推进儒家哲学思想之演进的同时,一方面表现出与原始儒学不同的导向和追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理学自身命运的某种根源。诸如仁与爱的分离而致其“以理杀人”,仁与生的合一而致其“有体无用”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朱熹的知行关系思想中,其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的伦理道德学说,对当今的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朱熹诚信观的基本内涵涉及体与用、内与外、虚与实、敬与义等方面,内容丰富。其诚信观的内在结构,涉及本体论、价值论、功能论、修养论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严密的体系,是当代社会诚信文明建设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我们重建社会道德理想和信仰,建设诚信政府,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伦理的建设,努力培养个人诚信品质,积极促进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现代转换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朱熹是一代儒学大师,可他还是一位反腐斗士,这一点就鲜为人知了。在他短短的9年从政生涯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曾六次弹劾当朝宰相王淮的亲家——台州知府唐仲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