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也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对"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国近代文化教育"采西学"内容的拓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化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20世纪中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与近代中国历史性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经过4次有较大影响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复兴方案。辛亥革命及其后多次奋斗的失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复兴,必须另寻新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亚洲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首选目标。从此社会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双向选择,逐渐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在时间上同步共进,最终使中国走上了经过新民主主义到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救中国,中国兴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论清末教育立法和对法政教育的规范动员王立中,马芳城清末是我国近代法律和法政教育草创的时期.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口岸开放以后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是在保持传统与学习西方的两难选择中产生和发展的,"中体西用"论从其根源到理论成型都是以这种两难选择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论这个核心命题.从中西学观、御侮图存、开放思维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这对我们正确、全面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近期在谈到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这一重大问题时讲到:“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不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最终都不能摆脱这一客观规律。但是,……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意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广泛结合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这段话是我们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审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全面透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原因,准确定位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宗教报刊《万国公报》在宣教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大量西方知识,在不断改革中逐渐演成为一份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倡导变法的政治报刊.从而对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新运动--康梁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万国公报》对西学的传播和其变法主张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新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基于空间化的视角,冷战结束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在30年间经历了从空间坚守到空间稳固再到空间优化的历史转换,实现了从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的战略转变,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从全球扩张到总体性危机爆发的历史转换。东升西降的世界历史进程逐渐清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应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自我革命,深化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代法国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革命范式",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主要途径和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揭示了的客观真理。进入新世纪,我们依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的论述,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发展原因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明清时期已具备了资本主义发生的必要条件.外国资本的入侵,在开拓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货币财富积累方面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至少不是外国资本在这方面的活动构成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表明,必要高度的生产力水平才是资本主义发生的决定性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就是发生在引进的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在此过程中,外国资本的活动起到了扩散先进技术及示范的作用,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并逐渐演变为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纷纷跌至谷底。而社会主义中国则有力抵御了其强烈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有序的发展,在全球一片乱局中“风景这边独好”。这足以看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发展前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探索和创新中开拓科学发展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论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创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馆的起源非常久远,但是,“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只重收藏,不重开放,社会价值甚微。而伴随着新政应运而生的图书馆赋予人民利用藏书的权利,具有了真正近代意义的特点——民主性。一、清末新政前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与夭折。新政前的中国近代图书馆伴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民众”、“启迪民智”改革之声而萌芽,随着戊戌维新的失败而夭折。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志士仁人强烈呼吁“开民智”。“莽莽欧风卷亚雨”,一些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较早的早期维新派在探索国家富强道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为起点,而是以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与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起为开端。其标志是从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时代和社会的近代化特色。但是在从1840年开始为湖湘文化的近代化转型积蓄力量以及1895年湖湘文化开始实现从传统向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彻底扭转了湖南区域文化在古代和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而其最突出的表征就是湖南近代出现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五大人才群体。他们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大局以及近代湖湘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也反映出近代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中国新式的商人组织——商会的兴起由以下因素促成:在西方经济势力侵入中国后,旧式的会馆逐渐瓦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阶级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形成了共同的商业意识;外国在华商会的示范和带动;清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新政"的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显现出新的发展活力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其本质没有改变 ,它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 ,决定了其历史命运必然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 ,并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今天我们谈论资本主义 ,最现实、最尖锐的意义是正确认识和看待资本主义 ,用自己的行动扎扎实实地推动“两个必然”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教会教育的逐渐兴起、发展和以西学学堂的兴办,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内涵。它们在近代教育舞台上共同存在、互相影响,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类人才,这些教育主题的变化推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进。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是新中国的一贯政策。由于美国对华封锁,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开放成了一种片面、畸形的开放,主要面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开放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那种片面、畸形的开放难以为继,需要寻找新的开放突破口。与此同时,基于自身利益,美国也希望打开中国的大门,实现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的开放。这样,对外开放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终于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有必要对其历史进程有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就其历史进程而言,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以来大的历史变局中传入中国,在一大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下,在中国实现了有效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包含了三条主要的内在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内在逻辑,在当代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的现实实践相结合,创新传播话语,融合中、西、马三种思想资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战略,主要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但是,中国并没有放弃资本主义市场,关闭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大门,而是在美国禁运的夹缝中竭尽所能地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的重点是尽可能地从资本主义世界抢购抢运物资。战争爆发后,面对更严厉的禁运,中国政府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采取重点突破、以民促官、以货易货等策略,发展了与英国、日本、法国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