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日趋活跃,对网络生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学者逐渐关注“网络水军”违法犯罪问题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但相关治理工作仍存在监管主体单一化、法律法规体系缺失和识别技术落后等三方面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水军”违法犯罪的治理工作。在网络社会综合治理背景下,应从监管主体、法规治理和技术创新三个维度出发探索互联网空间下“网络水军”违法犯罪的治理路径,从而实现全链条打击,铲除“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滋生土壤,在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框架下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网络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水军”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出现的网络非法新“职业”.其本质是以注水发帖获取报酬,具有灵活性、不可控性、零散型和隐蔽性的特征.“网络水军”的出现,对国家安全、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应在刑事法视野下,从完善法律依据,积极实行网络过滤,规范侦查和取证步骤方面来治理“网络水军”  相似文献   

3.
基于各种目的、专门为他人提供有偿发帖删帖服务,在网络上进行造势的行业——"网络水军"群体当中,大学生群体既是参与者、生力军,又是受害者。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水军群体的行为从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法律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法律分析: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视角,网络水军行为涉及民事侵权的表现、构成要件分析以及司法实践难题;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视角,网络空间治理对象的网络水军行为的违法性、行政主体负有的职责、规制行为的行政法治化问题值得重视;基于刑事法律关系视角分析,损害商品信誉罪、商品声誉罪、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司法解释问题是重要难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痞恶势力可分为两类:一为“黑白合流”型,一为本色型。这两类地痞在乡村拉拢腐蚀干部,鱼肉乡民,不仅造成群众对政府疏离,还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关方面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意团结乡村宗族、宗教及其他弱势群体,容许其处理有关内部事务,并利用它们制约地痞。这样不仅可有效孤立和打击农村黑恶势力,还可促进宗族、宗教等力量与政府的亲和力,大大减少政府的工作量,降低治理成本,从而有利于农村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网络统战是新时期习近平"大统战"思想的重要内容。网络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具有独特的功能价值,它是推进网络强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网络统一战线工作存在着多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多重制约因素,建议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引,从"目标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三个维度协同推进网络统战工作,全方位提升网络统战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用缺失问题却成为制约其融资与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改变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从根本上治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就要尽快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培育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作为新时代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互联网这个变量,正视职业教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挑战,正确分析职业教育网络舆论意识形态治理正在孕育着的希望,推动职业教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从变量向增量转变,构建职业教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多维路径,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形成清朗的职业教育网络意识形态环境,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区的秩序来自于网络社区中各种力量博弈形成的动态均衡。这些力量以支配的方式影响网络社区的格局。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网络社区治理体系中,卡理斯玛型支配对应德治,传统型支配对应自治,法理型支配中的网络社区自治规则对应自治,法理型支配中的国家立法对应法治。网络社区善治的实现需要社区内多种支配力量的协同,而各种支配类型不同形式的组合也将构成不同的治理模式。网络社区可分为一般互动型社区、公共任务型社区、交易型社区与专业型社区。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区,我们应当根据它们各自的功能与特点,探究最适合的力量均衡与最佳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政新理念。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及有序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均需要全面加强网络治理。现实中,我们面临技术及核心网络资源支配权、法制、道德、政府"在场"等多重困境和挑战,必须加强宏观统筹,制定国家网络发展战略,加紧进行技术创新,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全民伦理塑造,并根据网络发展现状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协调,推动全球网络共治。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我国将信用规制作为新型治理工具是两个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它以社会信用文化、法治思维和信息治理经验为基础动力;另一方面,它以扩展政府的治理边界、创新政府治理工具、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为基本动力.由于信用规制具有规制对象的广泛性、规制过程的系统性、规制取向的多维性和规制影响的持续性等,而且"黑名单"...  相似文献   

11.
治理网络在我国基层实践中逐渐变得普遍,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实践绩效方面,而对其存在的责任问题未予以充分阐释。治理网络中的责任问题包括责任对象的弱代表性、责任边界的模糊性、责任信息的不透明性、责任内容的专业性等。政府应对治理网络进行元治理,通过促进治理网络的开放性、塑造治理网络中的民主对话及建构治理网络中的公共伦理等路径,以化解其所面临的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治理能力和现状的重要领域。网络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现实体制的治理状况。然而,现有研究对网络社会治理的基础—即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和运行规律,还缺乏探索。这就导致现有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基本延续了现实社会治理的策略和手段。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勾勒出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首先从概念角度,辨析了网络社会的三种视角—虚拟社会说,现实社会延伸说,现实-虚拟混合说,提出网络社会的本质是虚拟与现实社会的混合态,从而扬弃了可以沿用现实治理手段有效治理网络的传统路径;其次从三个角度探索了网络社会的基础特性:作为信息网络的特性;作为复杂巨系统的社会特性;作为中国独特政治现象的特性。最后提出了网络社会的若干基础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分析范式应用于管理领域时,产生了政策网络与治理网络两种极易混淆的概念与理论。尽管两者都借用了其他理论,但是作为分析范式,政策网络是一种主要融合网络与政策理论而形成的分析范式,而治理网络则是一种主要融合网络与治理理论而形成的分析范式。作为两种治理结构,两者在历史性解释、网络构成、内容与空间上的关注焦点、网络的本质以及两者对待权力与政治方面、研究维度与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企业合作组织形式,一方面因其制度优势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另一方面因其复杂结构所带来的诸多治理问题又制约了其良性发展。与单个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复杂多变,治理问题也具有多重性。交叉持股型企业集团中应注意大股东之间的协调问题;纯粹控股型企业集团中注意要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有效监控;而母子关系型企业集团中的治理问题最为复杂,应在母子公司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集权和分权机制,防止母公司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侵害。  相似文献   

15.
目前网络上侵犯著作权的情况层出不穷,多数学者将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类型划分为上载、转载及下载侵权三类,但这样的分类方式不能囊括网络著作权侵权的所有类别。本文按照侵权的主体、内容和行为将网络著作权侵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类型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粗鄙化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流衍的以粗劣低俗为特征的文化倾向,它以粗俗的形态、劣质的内容和低俗的言辞传递不良价值,渲染不良行为,它消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造成文化行为迷乱,恶化文化生态。网络文化粗鄙化的基本动因是追名逐利,其中夹杂着寻欢和悦心、贬人和捧人等动机。治理网络文化粗鄙化,要以日常化、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通过完善的法律规范和管理措施,采取经常性措施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入调整的关键时期,但也易导致社会利益的多元分化而引发社会矛盾,并以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其中群体性事件就是典型表现。作为群体性事件和网络技术衍化的产物,网络群体性事件表现出瞬间爆发性、现实批判性和虚实互动性等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对抗法治权威,进而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巨大的骚乱。为此,需要深入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通过标本兼治,预防和消除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有效治理涉藏网络舆情是推进网络生态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现实需要。文章以信息论为依据,研究涉藏网络舆情的传播动因和演化过程,利用事故树致因分析负面涉藏网络舆情形成路径,通过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得到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涉藏网络舆情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网络金融、现代通信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和金融等行业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疯狂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不法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不经意掉入陷阱当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此,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约和建设,彻底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谣言迅速传播,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动摇国家政权的重要诱因。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谣言的内涵与特点并深刻分析网络谣言扩散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设;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透明度、真实性;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加强道德教育,提高网民对网络谣言的理性判断,从而有效提升治理网络谣言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