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人格是人的灵魂和脊梁,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包括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和智能人格等四个方面。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  相似文献   

2.
塑造大学生的完善人格,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新背景,剖析社会文化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进而提出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方法.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新背景大学生人格是指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特质、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大学生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再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又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在以往的经验中,大学生人格塑造多通过自我、家庭、学校这三条主要途径来实现.这三者或各自孤立、或两两结合、或三位一体.这些塑造方式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  相似文献   

3.
政治人格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心理行为模式。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引路人,邓小平不仅勾勒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而且以自己的立身处事,为正在走向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塑造了崇高的政治人格形象。一、邓小平的政治人格内涵邓小平政治人格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它不仅渗透在邓小平的全部思维活动里,而且表现在他的一切实际活动上,体现在他治党治国的政治实践中。1·爱国爱民…  相似文献   

4.
先秦文士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特定的阶层。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先秦文士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人格,这对其政治行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先秦文士的政治人格,阐释在传统政治文化环境中文士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对当代的影响,会对当今人文知识分子人格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滢 《前沿》2004,(12):178-180
政治人格是指在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持久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外在政治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实现政治人格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确立现代政治人格,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积极引导青年建立科学的政治人格,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改革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改进政治工作手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也是一种带有好恶的情感乃至反映这种好恶的价值判断。而态度不同于情感,因为情感并不直接与特定的环境、人、物相结合促生特定的行为,但态度确实与政治行为直接相关。态度也不同于信仰、意识形态、价值观,基于相同信仰和价值观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态度。但是,政治态度受一定的信仰体系制约。政治态度是对政治体系及其成员、角色、自己位置的心理倾向。它不包含人格中的动机和风格等,但却与人格、认知、行为这三大领域紧密相联,是政治心理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人格力量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试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作一粗浅分析。一、人格的定义以及领导者人格力量的主要内容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有人的各种心理要素并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从人格的定义看 ,人格包括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个人的这些内容较为稳定的本质的统一就是人格。其中人格的生理特征主要来自先天的遗传 ,而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 ,则是来自于人的后…  相似文献   

8.
"为官不为"是当前政府高度关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官不为"恶化政治生态,阻碍全面改革进程。深蕴于行为背后的行政人格是指引行政行为的道德力量,"为官不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人格异化的结果。行政人格异化是行政人员内在精神品质的变异,使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动力不足、能力欠缺、意志薄弱的倾向。与之对应,独立行政人格是行政价值、行政目标和具体行政行为等在单个行政主体身上的道德体现,能够为治理"为官不为"提供主体动力、能力支持和意志支撑。根据人格生成的内外影响因素,培育行政人员独立人格,是"为官不为"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探索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时,十分注重无产阶级领袖集团的理想人格及其能动作用,这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先导和实践思路。理想人格是一个伦理学范畴,是指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理想。党委领导的理想人格,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道德的直接反映,是党内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抽象概括,是一级党委在党建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这种理想人格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同时又可以外化为党委决策活动中的行为功能,在党委领导班子建设中具有深刻的、内在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会对"圣王之道"的追寻是建构于对统治者伦理特质的一系列要求之上的,其中涉及的人格、心性、道德和理性等特征,对于现代政治中的"合法性"问题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奏效 ,能够说服人 ,一靠真理的力量 ,二要靠人格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努力来实施的 ,因而其自身的人格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就是要使真理与人格相辉映 ,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形成一种感应力 ,去赢得人们的敬佩、爱戴和信赖 ,以理服人 ,以行导人 ,从而对他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人格力量之一 ,就是要有较强的政治素养。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较高的政治素养 ,反映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 ,就是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权力因素是实现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权力就没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非权力因素影响也叫自然影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行为中,由其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对被工作者产生的影响,即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的影响。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劳动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教育者的智慧和品格交融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影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塑造,从自身做起,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李汶炫  ;于加兴 《前沿》2014,(17):45-46
政治军官作为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应具有人文关怀特质,即自觉的角色意识、平等的待人心态、健康的人格品质、扎实的人文修养、和谐的情感关怀,为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是要靠真理的力量,二是要靠人格的力量,也就是说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实效的过程,不仅仅是观念的交锋和迁移的过程。而且是人格的交融和重塑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己的行为、思想以至整个人格作用于说服对象,...  相似文献   

15.
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要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因真理的武装更加高尚,真理因巨大人格力量的支撑而更加熠熠生辉。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即表率作用,是最生动、最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职工的思想行为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我们当前讲人格的力  相似文献   

16.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是恐怖主义犯罪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国外学者的基本认识是:恐怖分子不是变态人格者,他们在人格上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怎样,恐怖分子首先是普通人,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情感、性格;其次,恐怖分子与普通人还是有一些区别,其区别在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如他们对某种歪曲理论或荒谬观念的强烈信仰,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等。个体恐怖分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个体恐怖分子既有常态人格者,也有非常态人格者;领导者与成员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构成;个体的差异与共同性并存;人格的分裂。个体恐怖分子具有的共同特质包括:有较高的智能、心理上有压抑感、冒险敢为、狂热等。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的政治危机频繁发生,陈水扁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值得分析。陈水扁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意象会对其心理认知产生影响。陈水扁应对政治危机的心理认知模式包括“权力傲慢的心理认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认知”、“机会主义的心理认知”等。他的主要行为模式是“静观其变—凝聚内部—煽动对立—获利妥协”。陈水扁应对政治危机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会对他的政治人格、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而人格形象则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它通过人的语言、行为,综合反映人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人格有高、低之分,人格形象有美、丑之别。作为传授真理、说服他人的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格形象,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热忱,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革命意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修养,识大体、顾大局、遵纪守法的组织观念,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言行一致、尽职尽责的  相似文献   

19.
昌灏 《湖湘论坛》2012,(2):43-45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体间的政治互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过程中既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也涉及公民政治信仰的确立、政治行为的选择以及政治人格的塑造。在这种“政治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为公民政治社会化创建出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公民政治社会化作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民政治社会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利益是人一切社会行为的动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鲜活的现实依据。秉持公平性、现实性、系统性以及和谐原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畅通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尊重大学生的平等人格和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编织与大学生的利益纽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