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能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且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的深度影响。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其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够提升企业及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联盟模式是指通过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创新联盟,其机理是在联盟内部推行技术资源的合理分工、协同开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增强科研实力,又降低研发费用。通过石油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创新联盟,在联盟内部推行技术资源的合理分工、协同开发和优势互补,实现技术成果的共享,是加快中国石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比分析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上所采取的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模式选择问题,以及政府应扮演何种角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联盟已经不单是解决创新技术的来源问题,还是帮助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运作。目前,作为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重大突破口之一的产学研联盟,已经承担起这一“时代重任”,并日益显现其效果。  相似文献   

5.
贺正楚  张蜜  吴艳 《求索》2014,(1):92-96
共性技术服务效率影响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共性技术服务效率体现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和共性技术应用共享两个阶段。通过选取两个阶段的相关评价指标,通过DEA方法和有关数据,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较高,但是两个阶段的效率并不均衡。影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对共性技术投资方式存在偏差,共性技术服务的供需双方对研发目标存在差异,缺乏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参与,共性技术服务供给方内部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的专门人才缺乏。  相似文献   

6.
邹树梁  高阳 《求索》2007,(6):24-26,31
核电产业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保持核能力的战略性产业,一个国家的核电产业组织运作模式关系到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本文在对“小业主”型的美国产业组织模式、“大业主”型的法国产业组织模式、“供应商”式的日本产业组织模式、“一体化”的韩国核电产业组织模式和“以业主为核心”的俄罗斯合作组织模式分析比较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核电产业组织现状,提出优化我国核电产业组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慧峰  李宁 《前沿》2013,(7):98-101
内蒙古是煤炭大省,2010年内蒙古煤炭基础储量为769.86亿吨,占全国的28%,仅次于山西位居第二位。然而由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煤炭产业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表沉陷、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产业转型就不得不提上日程,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三个层次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共性技术对于科研水平的提升、产业的转型升级均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文分析了中国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当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运营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目的是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借助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产业生态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研究,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和特点,并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共存共生、进化动力、资源流动、环境供养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飚  陈雪梅 《长白学刊》2009,(5):99-102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产业生态的实现不是单一力量驱动的结果,而是既有企业内在的驱动力,又有政府外在的压力,同时学术科研机构、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在推动产业生态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构建我国产业生态动力机制,就要建立产业生态激励性市场机制,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强化社会中介组织的促进机制,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在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具有落实定位功能、师资提升功能、文化对接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和优势互补功能。然而在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建立,地方政府应当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宏观指导功能、组织协调功能、投入保障功能、信息服务功能、评估监督功能。产学研合作办学是一种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转型,必须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互动机制、条件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才能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的互动双蠃。  相似文献   

12.
论基层党组织的共性与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基层组织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其建设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同时,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也以社会基层组织为载体,它的建设依赖于社会基层组织并制约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由于社会基层组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居于政治核心作用的党的基层组织除了表现为一般属性(共性)外,在不同的社会基层组织中还会表现出特殊属性(个性)。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先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基层党组织的共性与个性,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冷民 《北京观察》2014,(12):42-43
正在当前形势下,"引导而不扭曲市场活力"应成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正是基于此判断,我们认为,随着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形势的转变,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过去十年来,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其一是数量多,目前全市各类产业技术联盟已从早期的几十家发展到数百家,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其二是层次高,根据国家科技部对全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评估,北京地区获得科技部A类评级的联盟有19家,占全国A类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调控和保障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杆杠。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促进政策,必须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并谋求在它们之间达成一种利益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不同驱动模式下,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区域与战略选择问题。对于购买者驱动型产业,应采取共创华人品牌、逐渐打入国际市场的合作方式,区位优势主要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于生产者驱动产业,应集中力量发展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合作,智力密集度高的环渤海地区最为适合;对于混合驱动产业,合作重点应是共同标准的研发与制定,综合实力强的长三角地区最具优势。对此提出三点配套政策:借助ECFA与搭桥项目,建立两岸产业合作平台;发展总部经济,推动购买者驱动型产业共同“走出去”;结合“十二五”规划,提早部署两岸产业合作重点及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联盟系统的协调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景玉 《求索》2008,(11):1-3
城市联盟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城市联盟形成和运行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利益的趋同,亦即当利益的趋同程度越高,城市联盟的收益就越大。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通过研究城市联盟的阻力和动力因素,提出了协调力频率和共振力的作用,从而在理论上给定了提高城市联盟效益的有效途径,并对基于城乡统筹的成渝城市联盟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玉长文 《传承》2006,(7):17-18,27
本文以广西蔗区新农村调查为基础,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变迁,指出当前乡村精英权力复位现象不是因为"治理成本过高"迫使政权力量退出乡村治理,也不是因为上层"为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的主动撤退.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产业利益通过寻找产业利益代言人,循组织化的路径来表达利益诉求.乡村精英们正是在产业力量的推动下实现权力复位并超越传统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定位就是积极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在涉及到产业核心技术方面,保持必要的技术先发优势。在整体产业技术方面.要尽量缩小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为此,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应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在技术后发优势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规则的制定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西蔗区新农村调查为基础,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变迁,指出当前乡村精英权力复位现象不是因为“治理成本过高”迫使政权力量退出乡村治理,也不是因为上层“为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的主动撤退。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产业利益通过寻找产业利益代言人,循组织化的路径来表达利益诉求。乡村精英们正是在产业力量的推动下实现权力复位并超越传统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法律视角对企业技术联盟进行探讨,着重从两个维度阐述了企业技术联盟的法律特征,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