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5月2日,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因心肺衰竭病逝于台北万芳医院,享寿93岁。随着她的病逝,当年台湾的“渡海一代”已凋零殆尽。共同的遭遇,同样的情绪,让他们在台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命运共同体,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渡海一代”。回顾他们的人生,他们承受了背井离乡的苦楚,也为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功勋。  相似文献   

2.
宗和 《廉政瞭望》2014,(22):52-52
根据台湾的“人民团体法”规定,设立政党前应该先召开成立大会,并在会后的30天之内,具体检具章程、会员名册等,向台湾“内政部”申请备案。而审件的第一关,就是党名。 党名雷同也雷人 政党的设立大都有政治色彩,因此众家党主席们最爱的党名,就是“中国XX党”或“台湾XX党”。粗略统计,党名有“中国”的政党约有56个。有“台湾”的则有43个。其中第一个在党名中带有“台湾”字样的政党,是成立于1990年3月18日台湾原住民党。  相似文献   

3.
“台独”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初。当时驻扎台湾的部分少壮游军官,认为日本广播电台播放的天是投降诏书是假的,并认为日本尚有余力做最后一搏,乃串连了部分台籍汉奸发动“台湾独立自治运动”,实际是要使台湾成为“第二满洲国”,作为“大日本帝国一的复兴基地。随着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地区的全线崩孩,台湾回归祖国指日可持。唯独少数台籍汉奸坐卧不安。他们担心:日本人一走,他们便失去了靠山,往昔靠日本人故聚的大量不义之财将付诸东流,因此,他们决定立即前“台独”、以逃脱中国政府的“处置”。于是,他们拉拢一些上…  相似文献   

4.
何日彩云归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2):51-52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扬言“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划海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氏父子视“台独”为大逆不道,坚决镇压。以至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访华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显龙 《党建文汇》2002,(10):13-13
“世界台湾人大会”于2000年12月在美国成立,是目前台湾以外最大的“台独”团体。去年3月18日,即在陈水扁当选“总统”一周年之际,“世台会”就曾广罗世界各地的“台独”分子聚会台湾,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组织了以所谓“全球台湾人站出来,3·18疼台湾、爱台湾”为主题的大游行。上演了一出“台独”势力丑态百出的闹剧。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败逃台湾后,面对当时“台独”分子的猖獗活动,毫不手软,坚决镇压。 日本投降后,岛内出现多种“台独”势力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宝岛台湾,日本当局及驻台的军政人员对此极不甘心。为了继续操控台湾,在原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策划下,日本人组织成立了一个“台湾自治委员会”,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台培养的一些汉奸和暴发户网罗进该组织,并策动他们谋求“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7.
闵瑟 《党建文汇》2007,(12):46-46
台湾军方内部有些人士看了大陆拍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之后感慨,“如果这些剧情没有夸大,感觉我们真的落后他们不少.”另据台湾媒体报道,有位在大陆做生意的台商看了电视剧《亮剑》之后非常感动,就买了该剧的DVD带回台湾给他的父亲——一位“国军”退役将军看,结果他父亲看完后也同样感动得不行。这名台商说,他们全家都很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的地下电台.平时都是“药贩子”.经营范围主要是强肾壮阳类。一到选举,他们就是绿营的游击队,用他们卖药时那种露骨的、煽动性极强的语言.诱使南部草根阶层抱紧所谓“爱台湾”的民进党.而痛恨“卖台湾”、“害台湾”的国民党和“外省人”、大陆人。可悲的是.虽然这几年地下电台备受诟病,但每到选举还是绿营屡试不爽的操弄工具。  相似文献   

9.
台湾要向何处去?世人瞩目。事实上,人们都清楚,台湾未来的路有两个方向——一条是通向祖国的和平统一之路,一条是岛内某些分裂势力梦想的“台独”之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死路却是不能走的!放着坦荡的大路不走,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偏偏以为,他们也有3条“歪道”能通往“台湾独立”。但是,我们要清清楚楚地告诉台湾新当选的领导人,那3条路都是走不通的死路。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纵横》2004,(9):10-14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虽然是一对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台独”。蒋介石曾多次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台湾的主权,毛泽东更是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在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上,两人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蒋介石却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然而,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着共同性,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U-2高空侦察机,很长时间以来都被美国作为主要侦察工具。1962年,台湾方面第一次出动U-2飞机对大陆实施高空侦察。执行U-2飞行的部队,被命名为“黑猫中队”。1964年,王锡爵与张立义就是执行U-2飞行的两个飞行员,他们的起飞地有桃园、泰国、韩国。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起,美国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策动“台海中立化”、“划峡而治”。之后,又极力在国际活动和国际组织中,特别是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时阴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国际上的某些国家和某些人也紧随其后,参与策划和鼓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提出并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本文拟就上述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作初步考察。 (一)“台湾地位未定”论荒谬绝伦,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与法律地位永远不能改变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确保侵朝美军的侧翼安全,更…  相似文献   

14.
吕易 《党建文汇》2002,(2):12-12
民进党上台一年多来,利用它执政的特殊地位和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对台湾军队进行了改造。其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软硬兼施,恩威并举。目的就是想从根本上动摇台湾军队反“台独”的理念。措施和手段大致有五项:一是台湾新当局在“台独”立场上采取了一种模糊和迂回的策略,可以概括为“骗”;二是拉拢、安抚台军,可以概括为“拉”;三是强调军队的“国家”化、中立化,  相似文献   

15.
郭强 《党建文汇》2007,(8):15-15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提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历届台湾当局都没有放弃过重返联合国的图谋,到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上台后.更奉行冲撞“外交政策”,不断鼓动所谓“友邦”提案台湾入联。虽然图谋一再遭到挫败,但陈水扁当局并不死心,在2008“大选”和明年初“立委”选举将要来临的情况下,甚至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并计划在岛内举办“公投”。日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具名退回了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对此表示赞赏,并重批陈水扁是阴谋家与破坏者。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确定了“解放台湾”的对台方针,到了90年代,此方针发展为”一国两制”。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构成了我党对台方针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也体现了我党对台湾由以武力解放为主转到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发展过程。回顾这一发展过程,既有助于认识过去“解放台湾”方针的正确性,也有助于加深理解现在“一国两制”决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党没有提出专门的对台方针,但其基本思想是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未,蒋介石飞离大陆,开始偏安于台湾,国民党在大陆的要员也随之纷纷到了台湾,国民…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2,(6):46-47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梭在“两会”上,他们起早摸黑,围追堵截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他们拼脑力,更拼体力,目的只有一个:把最新的消息、最精美的图像尽快传播出去。他们,就是报道“两会”的记者。  相似文献   

18.
李宣良 《党建文汇》2002,(12):13-13
台湾多位国民党籍“立委”举行“精简大官项目”记者会声称,“政府”高官太多,“部长级”以上待遇的公务员高达436人,每年支薪不含特支费用就需10亿余元新台币。他们认为,台湾这么小,不需要那么多大官,真正需要精简的便是这些大官。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情报部主管艾勒最近指出。根据美国军方长期观察,大陆的黑客攻击能力遥遥领先于台湾。对此,台“国防部”发言人刘志坚表示,“国军在电子网络作战方面,有足够的实力迎战”。  相似文献   

20.
早在50年代,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开始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进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那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何时公开提出的呢?普遍的说法是1956年。《求是》杂志社政治理论部主持编写的《中国国情大全》一书就写道:“从1956年开始,我们党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共统战史的专著《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稿)}更明确地写道:“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限制,在1956年以前,我国政府没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问题。”“1956年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开始提出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