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弟弟的孤僻和妈妈携款出走分不开,我们一直盼她回来。但她很少主动打电话来,跟她要生活费时,态度不好,还骂我。"但在其他亲戚都纷纷指责母亲,骂她不管孩子,甚至卷走爸爸治病的捐款时,肖凤也没有用难听的词形容她。"她刚开始走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盼,盼她能回来。但后来不盼了,因为我知道没希望。"肖凤在电话那头,声音有些哽咽。她的父亲肖红志,2008年跳入沼气池救人。自此,再也没有  相似文献   

2.
“我出国前,外公跟我谈了一次话,他说:‘你们将来没有大出息也要有中出息,没有中出息也要有小出息,一定要做点事。’还对我说:‘要记住,做人不要小聪明,要大聪明。’”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2,(4):77-77
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50岁时才结了婚。新娘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一些朋友窃窃私语:“他捡了个剩货。”一天,朋友开车跟我出去说:“我年轻的时候,就盼着开奔驰,但买不起。现在呀,买了辆三手车。”我说:“奔驰三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我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时候,我对党还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党是什么。我只记得跟在上了学的堂哥身后大声学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记得跑了调的歌声被我一遍又一遍地灌输到村庄的角角落落;只记得妈妈每次听到我唱这首歌,都不厌其烦而又自豪地教导我们兄妹:“咱们家,你们的爸爸是共产党员、伯父是共产党员,你们长大了也要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07,(4):10-11
一位网友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道:“记得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辈所说,我时时刻刻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这一点在好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再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到198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者是农业机械化)’,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准确不准确,但我确实有这个印象。我从小就在等,就在盼,盼着1980年快点到来,亲眼看一看‘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到底是啥模样儿。可到了1980年,没有人再提起这个事……转眼又过去20多年了,我知道‘农业现代化’还远远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6.
50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杨,提起了大汽车我的话儿长:想当年我18岁就学会了开汽车呀,摆弄那外国车我算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是什么样,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个国产汽车算出了厂,咱}2的工人阶级为祖国增了光。……50年代,这首《老司机脉曾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十年过去后,人们仍能从这悠美动听的旋律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第一辆国产汽车出厂的自豪与喜悦。一首歌,令人思绪飞扬,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创业年代。新中国,不做‘万国汽车的展览馆”汽车工业是考验~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忐之~然而,从1894…  相似文献   

7.
目前,基层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平安、盼尊重、盼幸福。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和维护稳定密切相关,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影响新疆当前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要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只有夯实城市社区和乡村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当前,应着重把以下方面作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周迅 《学习导报》2013,(10):60-61
儿时,我在家乡看过的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至今仍然在我的耳边回响:“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对革命家乡的眷恋,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追求理想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9.
跟几个朋友看电视谈话节目,主角是一位被男友打伤的女孩子。主持人问:“为什么这个男人打你不只一次,你还跟他在一起”“因为我觉得他需要我,没有我,他会死。”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19日上午.綦江县打通二矿党委会议室,一面鲜艳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满头白发的王立英老人举起右手,面对台下150余名党员,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党啊!我盼这一天盼了整整50年.您是我的母亲,我是您亲生的女儿,今天,我终于又回到了您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1,(20):62-62
很多小事在中国变成了大事,但再大的事在中国最终又大不到哪里去。中国不那么容易启动,启动了也不那么容易停下来。——这是中国最独特的地方,盼中国一帆风顺和盼中国崩溃的人,都应清楚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最近,我老做噩梦,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思考——实际上是发呆,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连夫妻生活都觉得可有可无。爱人让我到医院做了体检,可什么毛病也没有。以前的我性格开朗、生活乐观,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跟你们说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潘俊 《柳州党史》2003,(3):37-3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代钱鹤滩的这首《明日歌》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拖拉推诿,倘若不紧紧抓住今天,从今天做起,而是今天盼明天,明天待后天的话,便将无所作为,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可言。  相似文献   

14.
曾纪红 《当代贵州》2011,(33):57-57
2001年,我到凯里经济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局主持工作,负责全区的社会事务和农业农村工作。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我深深地感受到老百姓盼发展、盼致富的愿望太强烈。开发区管辖地是凯里市和麻江县交界的区域,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很差,我立志在开发区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全身心带领他们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在担任局长期间,我根据不同的村情对症下药制定了一些措施,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窗外风 《党课》2011,(16):71-71
那天跟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煲电话粥,聊着聊着,她平静地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看到某某了,就在路上。他看着我,我装作没看到他,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了。原本以为我心里会重新翻腾起巨大的仇恨,可谁知道,内心一点波澜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细小的温暖     
《廉政瞭望》2012,(16):38-38
温暖的情感,只属于细小。譬如诗经,风极好看,雅有不少好看,一到颂就恼火了.因为庙堂总是冰冷的。普通个体能享受的温暖,只能是具体而微小的。比如,曹乃谦辑的一首要饭调说:“白天我想你.拿不动针,到黑夜我想你,吹不灭灯;白天我想你,盼黄昏,到黑夜我想你,盼天明;白天我想你,墙头上爬,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黑夜里想你抱枕头,咬破枕头,满嘴是谷皮。”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3,(6):58-58
梁春晓在4月8日的《经济观察报》上撰文指出:现在,没有企业敢标榜说我是不开放的。大藉心里其实也都默认,开放是好东西。但开放一定是有风险和代价的。开放面临的第一个风险和代价就是他必须面对由此而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很多人和公司就是被这种不确定性吓退了。但是要开放就必须容忍,甚至欢迎这样的不确定性。这跟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也跟每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8.
杨智慧  左平 《奋斗》2001,(5):53-53
去年5月,考生杨某在广东省江门市参加成人高考,监考人员认为杨某在考场上左顾右盼,有作弊嫌疑,因此在杨某的各种考卷上作了违纪记录,省招生委员会和省考试中心依据考场记录,判定杨某各科成绩皆为零分。而这一切,杨某本人还蒙在鼓里。他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盼来考试成绩单,却是各科成绩都是零分。杨某先是震惊,怎么也没有想到考试会是这样的结果;继而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月3日,我大队突然接到团部命令,要我以连为单位迅速赶到无为大万家附近集合,准备迎接军部和主力部队北渡长江。接到命令后,我立即决定四连先走。四连几个干部听到这一消息都非常高兴。一同志们说,为了迎接部队北渡,,我们吃了不少苦,也流了不少血。今天,这个伟大的战略转移终于盼来了,我们一定要出色地完成上级首长交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阴错阳差来到青海,就跟昆仑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一直没有亲自到昆仑山中(当然后来才知道一直生活在昆仑余脉的怀抱中),直到2008年去职远游。我辞掉当时在普通人看来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踏上我的大昆仑之旅,从青海出发,向左到西藏,向右到新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大昆仑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