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当下的新闻实践,"党媒姓党"凸显为三个要点:一是要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导向上不打折扣、不含糊其辞;二是要摒弃割裂对立观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三是实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创新党管媒体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发挥互联网正面舆论的作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金凤 《前沿》2014,(3):34-35
由国家主导下的新闻传播事业,当然会按照严格的从业规则进行采编和报道,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特点的舆论阵地,宣传和弘扬党的光辉形象、着重报道政府的正面新闻是各大媒体主要的工作。如何能在不触碰宣传热潮的底线,不破坏正面舆论大局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政府、社会的监督性报道,一直以来是新闻行业的技巧性工作。本文从现阶段国情人手,依照近些年来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报道中难把握的平衡点,并寻求更好地兼顾正反面报道的有效方法,从而完善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是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根本方向 ,运用好新型媒体 ,推动新闻媒体改革 ,促进媒体产业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为了贯彻好党管媒体原则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舆论监督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新闻媒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贪赃受贿的腐败案、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渎职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纪案等典型问题,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予以揭露和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及深化新闻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加强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并提出正确开展舆论监督要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为主、与维护稳定、与热点引导、与监督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智信 《中国保安》2012,(12):75-76
“请多些保安员的正面报道”、“对保安员见义勇为、好人好事等方面的报道太少了”……很多时候,提起保安宣传工作,一些保安从业者总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抱怨媒体对保安员的正面报道太少,认为正面宣传的不够,并呼吁多关注保安员好的一面,比如协助民警抓获违法犯罪分子、在大型活动中执勤、勇敢扑灭大火以及捡拾失物交还给失主等。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正面宣传,树立起保安员的良好形象,让社会和广大群众理解保安、支持保安。  相似文献   

8.
公安宣传是社会宣传的一种类型,它以宣传法制精神和警察精神为己任,使受众形成明确的法律意识并使公安工作得到全社会正直公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公安宣传受众在接受公安宣传时具有能动性并受其定势影响,这决定了公安宣传在具体宣传过程中,要使宣传受到预期效果,必须控制其信息量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公安新闻宣传过程中要对报道动机、报道趋势、报道方式进行控制,如此,公安宣传目的才能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党还将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思想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正确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这是新闻媒体担负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的行动指南。《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舆论监督工作作了规范性、系统性、操作性的阐述和规定,对搞好舆论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地方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有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对照条例要求,当前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把握舆论监督与各级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一致性。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是党和政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工具,这一性质决定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1.
浅谈警察组织与新闻媒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组织要重视、正视新闻舆论监督,走出面对新闻媒体舆论的误区,建立高效的处 理机制,积极构建与新闻媒体之间良性和谐的合作互动关系,以利于塑造警察良好形象,提升警察组 织的满意度和美誉度;以利于减少负面报道,维护警察和政府的正面形象;以利于赢得媒体舆论的支 持,提高警察组织的公信度和公众信任度。同时,新闻媒体要走出涉警报道的误区,坚持正面宣传为 主,弘扬公安正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公安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失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江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朱基同志称其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强调了舆论监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舆论监督工作,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也说明了这一点。   舆论监督搞得好,就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显示出其正面效应,也称正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打…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新闻舆论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威慑性和群众性等特点。近几年,各级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着力反映社会生活中积极的、健康的本质和主流,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同时,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促进政府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也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新闻媒体和编采人员亦深深感受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难”。新闻舆论监督究竟“难”在哪里?概括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的三个重要时期建国后,媒体的批评报道有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是舆论监督的兴盛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从中央机关报到地方党报都高度重视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目无法纪政纪、以权势压人以及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宣传处陈沙龙处长认为,公安宣传工作主要面临“三难”,即正面宣传上稿难、负面报道应对难、案件报道管理难,并且已成为制约公安宣传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一是让正面宣传真正贴近大众。要准确定位正面宣传,塑造有血有肉、亲和可信的平民化形象;要让媒体乐于接受,借助媒体开设评选平台吸引大众的参与,在平民化的运作过程中达到正面宣传的目的;要塑造平民英雄形象,利用警察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传播警方团队理念,使每一个窗口都体现警察的诚信和亲和力。二是将负面报道的伤害减至最小。要调整…  相似文献   

16.
公安新闻是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等方面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事实的报道满足受众对社会安定的需要.由此决定了公安新闻具有明确的宣传功能.公安新闻的指导性原则是通过指导公安机关及全体警察正确执法,维护社会安定,对全体公民的法制意识进行强化指导,增强其守法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秩序全面稳定和正常运转来体现的.公安新闻的宣传功能和指导性原则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公安新闻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有特定的解释,也决定了公安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代表语录     
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形成合力做好人大工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人民当家作主,宣传人大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各级党委、人大和各新闻单位的共同责任。发挥好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闻报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并不是不需要批评报道,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我们的社会进行正确的监督,既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政治民主的象征。勿庸讳言,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不承认这一点,便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因此,我们在搞好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反面事物”进行适量的报道。这里所说的“反面事物”,主要指错误的东西和社会上某些阴暗面。就我们社会生活的总体而言,它只是支流。对这类“反面事物”的批评性报道是整个新闻舆论宣传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正面宣传相…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大会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各地对人大报刊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今的人大报刊宣传,不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较之以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有不少急需克服的弊端。这主要表现在;内容仍未能突破模式化的窠臼,程序性报道过多,新闻策划不够,深度报道不足,可读性较差;版式设计过于单一,缺少变化,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等等。总体上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作为"第四种权力",在约束其他权力运行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权力监督力量。舆论监督的产生,与人民主权观念、言论自由、民主政治理念和法治观念密不可分。"对谁监督"、"由谁监督"、"如何监督"的追问,是舆论监督的逻辑路线,人民主权观念、言论自由、民意和公民知情权是其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