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方式。如今人们在网络上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大量的信息就会自动呈现在眼前。然而,管理松散、分布无序、来源复杂的海量信息,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网络信息超载。詹姆斯·米勒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所接受的信息超过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极限时,就可能导致紊乱。他还指出:信息容量的超载客易使人们对信息缺乏理性、辩证的分析、思考与评价,不利于个人理性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5日《学习时报》刊登郭真的文章,不难发现,微博上毫无逻辑的谣言会有人轻信,钓鱼网站并不高明的骗局会有人上当。庞大的信息与信息理性正确处理能力的缺乏有时会把人的意识降低到机器的水平,让人的精神和理性仅剩下数字算法能力,让思想仅成为信息材料的处理器。于是,丧失主体的精神家园里,只剩下泛滥的信息,而没有独立思考的头脑。  相似文献   

3.
伍麟 《人民论坛》2020,(6):116-119
信息“中毒”不仅干扰个体的行为决策,搅乱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干扰疫情防控的全局工作。需要理性认清人们在应急时期接受信息的心理规律,采取堵疏结合的策略,通过信息主渠道,加大宣传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及时公开回应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切,快速恢复和提振社会公信力,增强人们的“信息免疫”能力,为疫情防控取得最终胜利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犬儒的生存状态与启蒙理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犬儒式的生存成为人们基本的生存状态的时候,就迫切需要重提启蒙,让启蒙的智慧与勇气帮助人们从自私、犬儒、蒙昧的状态中警醒过来,重建健康的个人、民族的理性。考察康德关于启蒙理性的思考,主要是从理性的私下运用和公开运用两个向度讨论启蒙。首先是“自我启蒙”,每个人都应该要求自己不要让唯利是图的非理性的理性控制自身,尽可能正常、健康、道德地使用我们的理性。其次是制度启蒙,其要点是法与公民的相互启蒙:法给公民以健康运用理性的基础、框架、保障和必要的限定,而公民对法的相信、依靠、服从,以及必要的怀疑,使法得以落实为实在、有效的活法。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弘扬西部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文化损毁、消亡、流失严重且速度较快的现状让人们警醒,更促使人们加紧对其保护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案发到被捕,马加爵事件让人们领略了公安部门的破案神速;从最初的狂热报道到案后深刻反思,媒体引领人们从激情回归理性;从四条年轻生命的消逝,五个破碎家庭的悲痛,到社会苦涩悠长的反思,马加爵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人性深处。”  相似文献   

7.
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泛信息时代等等类似这样的说法对于当今的受众已经不再陌生。面对铺天盖地信息的狂轰滥炸,受众不可能照单全收,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甚至思辨,这样才能应对由此可能产生的信息疲劳、信息侵略、话语霸权、数字鸿沟、精神污染、传播焦虑等以往受众所没能经历的新症候,这是当今受众媒介素养所必需经受的考验。因此,更应该培育和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使其理性地接受信息、使用信息并传播信息,达到与媒介的和谐相处,进而创造和谐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8.
跳出疯狂购物的漩涡,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仍有待提升。理性消费形成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消费观念多元、不少消费者处于盲从的情况下,要引导消费观念升级,扩大宣传和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可持续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满足理性需求,以理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黄姝琦 《前进》2010,(12):45-46
在信息数字化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网络时代的媒体竞争将面临着从“卖新闻”到“卖观点”的转变,网络评论将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独家性、交互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进程促使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信息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到 ,但是 ,由于对与信息相关的一些问题缺乏辩证的理性思考 ,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信息崇拜”现象。通过对“信息崇拜”现象的辨析 ,能使我们更正确地认识信息、更有效地利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建设阳光政府"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句要求司法公开的法谚已经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政府信息公开与司法公开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不过政府信息公开是针对行政权的,而司法公开是针对司法权的。就政府信息公开而言,这句法谚可以改写为"政府不仅要履责,而且要以公开透  相似文献   

12.
信息爆炸、话题炒作、网红直播等"泛娱乐化"现象阻碍了人们识别、获取信息,模糊了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的界限,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消除"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需培育青年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批判意识,提高青年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变化推动了社会浮躁的产生。正是程序观念的淡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们轻视理性程序规则、注重欲求结果,继而引发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有助于培养理性认知,促成认知能力对欲求能力的限制,达到两者平衡从而使心理机制处于和谐平稳状态,最终避免浮躁心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郑之文 《群众》2013,(11):24-25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起于8月末,  相似文献   

15.
赵晖  周赟 《人民论坛》2014,(7):14-18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变化推动了社会浮躁的产生。正是程序观念的淡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们轻视理性程序规则、注重欲求结果,继而引发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有助于培养理性认知,促成认知能力对欲求能力的限制,达到两者平衡从而使心理机制处于和谐平稳状态,最终避免浮躁心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进程促使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但是,由于对与信息相关的一些问题缺乏辩证的理性思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信息崇拜”现象。通过对“信息崇拜”现象的辨析,能使我们更正确地认识信息、更有效地利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谭畅 《小康》2013,(6):40-43
现代社会走入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个人或者团体如何把自己想让公众知道的信息传递出去,已经成为一门生意。双胞胎起家现代社会走入信息爆炸时代,公众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个人或者团体如何把自己想让公众知道的信息传递出去,已经成为一门生意。生于1920年的丹.埃德曼(Dan Edelman)32岁时在纽约成立了一间叫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理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然而至今对于理性的看法仍多有不同。唯理主义夸大人类理性的能力 ,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进化论的理性主义以审慎的态度认为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不存在全知全能的伟大人物 ,并且 ,现存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秩序扩展的结果 ,因而权力也应该审慎地运用 ,在它不应涉及的领域 ,权力应受到善意的驱逐。  相似文献   

19.
杨钟瑾 《青年探索》2006,(4):86-86,90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跨入了经济的全球化、证券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信息化的加深与拓展,开阔了发展的空间和提高效率,同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信息纷飞的信息社会里,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甄别与筛选黄金信息,然后借助于黄金信息来分析预测,促使人们做出更多理性的决策,从而减少人们处理未知事件时所担当的风险,由此提高竞争能力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在信息挖掘方面,人工神经网络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沿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应用。神经网络具有自组…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等为宗旨的教育。公安院校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公安工作信息化的要求,应从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