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困长安,麻鞋见天子天宝六载(747)前夕,杜甫入长安,准备参加制举考试。天宝六载的这场由李林甫主持的制举考试,是开天盛世的“大笑话”,也预示着盛世的落幕。不学无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担任宰相后,嫉贤妒能,迫害正直的官员。玄宗要设制科,李林甫无法阻挡,但他做手脚令无人上榜,并上表恭维玄宗说,无人上榜表明“野无遗贤”。杜甫、元结等都是这次政治闹剧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如弹簧一样冲进排房,如离弦之箭奔赴操场……除夕夜,广州军区某特战旅二营一连官兵正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从操场边传来  相似文献   

3.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圣杜甫在早期诗歌创作中即表现出丰富而高尚的审美情趣,脱弃凡近,卓荦不群,主要呈现方式为注重色彩、崇尚飞动、讲求韵律,这一切都对诗人以后的审美实践活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看到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感到很温暖,因为我们职校生一般并不很受社会认可,社会对我们始终抱有偏见。“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以前没人跟我们这样说过,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职校生受到了肯定,我们只要努力也会成才。这里,我想讲讲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中国化之一即为佛教禅偈的诗化。诗的形式使禅更加通俗易懂,不再是教义的繁琐的理论,而是世俗的浅显的诗歌,禅理入诗,则丰富了诗的表现内容,使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邓桂姣 《求索》2013,(12):135-137
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虽赢得一席之地,其诗作却饱受诟病,被误读为衲气、枯寂、僻苦。实际上贾岛的诗歌有自己执着的审美追求,有着超越日常的时空体验,有着深刻的佛教意蕴和生命意识,在中国古代诗歌的星空中显现出独有的亮色。  相似文献   

7.
蒯定 《理论月刊》2014,(4):80-84
西晋一统天下,结束了政权的分裂与割据,一股新的诗歌创作风气开始形成,也涌现出了一批名诗人。西晋诗人的诗歌作品之中,承继西晋之前诗歌创作多引入自然物的表达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文章将围绕西晋诗歌中所涉及的自然物,来展开探讨。我们发现,自然物是激发西晋诗人诗歌创作的"触发物",自然物亦是西晋诗人在诗歌创作之中,表情达意的重要凭借。西晋诗人笔下的自然物的"主观化"色彩浓郁。而促使西晋诗歌中的"自然"风貌形成原因之中,自然物本身对人心的"感荡",特定的社会生产状况局限,影响着西晋诗歌之中独特"自然"风貌的构建。西晋诗歌承继了自然物入诗的"传统",对西晋诗歌创作者而言,便于表现自身鲜活的生命,诗人亦可以在自然物构建的大自然之中,获得精神的栖息之地。从诗歌本身的发展角度而言,西晋诗歌承继自然物入诗,也推进了自然作为独立审美对象之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晋诗人的诗歌创作,对促进我国的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那天,好大的一场雪将城市蒙上白色幕帷;那天,你俩清晨扫雪在雪地里拣到一只钱包;那天,为了等失主在寒冷中你俩站了三小时;然后,你们将钱交给了警察;你们说,捡到钱就应该交给失主;你们俩,普通的城市环卫女工,用善举义行解读了卑微、高尚!”  相似文献   

9.
熊海英  熊毅 《求索》2011,(3):223-224
本文以身体为载体,从身体的整体性、身体的碎片性和身体的延展性阐述了约翰·多恩诗歌的魔幻性特征,揭示了处在蕴含新科学和新思想的17世纪的多恩呼唤人性解放和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10.
<正>李白和杜甫刚好跨越中国诗的黄金时代,成为两个高峰,他们只相差十一岁,可是两个人个性明显不同,我们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  相似文献   

11.
青春是充满诗意的人生季节,青年是最执着于诗歌的创作群体.但是初学写诗的人常常因缺乏丰富的艺术想象而拘泥于实际生活的本相表达,这样难以站在艺术审美的制高点上去透视生活的过去和未来,创造出美丽多姿的诗歌意象.努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潜能,对诗歌的初学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诗歌出现两种"出逃",其中诗歌的通俗部分和流行诗意在投奔文化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承载功能和高使用率,表明诗歌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诗歌在文本、伦理、市场、技术等方面也陷入各种挣扎。在新的文化形式承载和多重语境压力下,诗歌努力变换"花招",继续寻求更新和"出路"。  相似文献   

13.
王海英 《青年论坛》2005,(1):142-143
杜甫避乱川中寓居成都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草堂落成、亲人团聚 ,使诗人对生活表现了少有的满足感 ,其对生活环境的热爱都一一诉诸笔端 ,同时杜甫其积极入世的思想始终未因暂得安定而削弱。这也是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功业彪炳的千古名臣,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诗圣杜甫在诗《蜀相》中称诸葛亮“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济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臣子风范,数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风五丈原,功勋卓越,是一个理想的全智全能的几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然而,为什么蜀汉最先灭亡?细读《三国演义》、《三国志》不难发现,作为政军统帅的诸葛亮并不善于培养选拔人才,以致后继无人。  相似文献   

15.
诗歌大道,从中国三千年诗歌长河浪花中选取了一百多朵绚丽夺目的诗花和两百多位著名诗人的名字和生卒年代,镌刻在坚硬的花冈石大道上。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热血和心声,通过优秀的艺术手法、多彩的风格形式熔铸成名篇佳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奋斗精神、智慧结晶、人生理念。这一高雅新景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巨大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陶武先 《传承》2012,(19):68-68
在杜甫诞生1300周年之际,深切缅怀、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倾慕承继,也是对杜甫民本精神的光大弘扬。今天,我们纪念杜甫、缅怀诗圣,就是要感怀他"泣血迸空"的真挚情感,弘扬他"请为父老歌"的血诚道义,秉承他"穷年忧黎元"的民生情怀,践行忧国与爱民相统一、忧患与担当相联系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润棠 《人民公安》2009,(13):54-55
欲望的都市里。多少人会在意红尘辗转纠结的往事;纸醉金迷的喧嚣嘈杂中.有谁还会静默窗前细数旧日的相思。  相似文献   

18.
在中唐的诗歌殿堂里,李贺和杜牧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李贺诗歌因其语言"奇峭"、"瑰诡",而被人称为"鬼才"。李贺诗歌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擅长用奇伟的想象营造浪漫的诗歌情境,且追求"务去陈言",注意语言的创新,因此,从立意到遣词造句都羞于雷同,笔者主要从其诗歌的拟人、夸张、婉转这种修辞手段入手,从语言角度来谈谈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格教育的有利资源。本文旨在从人伦情怀体验、人性生命意识、人格精神魅力及人生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周成强 《求索》2013,(3):122-125
明清时期,桐城地域诗歌选本众多,从编选特征和诗学风貌来看,它们呈现出许多共通性特点。作为第一部桐城地域诗歌总集,《龙眠风雅》在桐城诗歌选本中很具代表性,对其他选本产生了重大影响。《龙眠风雅》正、续集共九十二卷,本着表章乡邑诗学的目的,在编选时以人存诗与以诗存人二例并用,选录了从明初到清初近三百年五百五十一位诗人的作品。其规模宏富,体例明晰,遵循以时为序的编排原则,并采用因人系诗的编辑方式,作者名下附有详略不等的小传。其编纂思想以风雅为旨归,由此体现出桐城一地重雅正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