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各方共识。那么,什么是构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有哪些新认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该怎么建?人民论坛邀请长期奋战在高校人才培养、知识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一线的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协调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人、财、物向城镇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培训,让技能农民安居乐业。新型城镇化最需要实用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尤其需要"田间地头"的示范引领,将教科书上、媒体上的科技信息,转  相似文献   

3.
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之地,是蒙元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地,共有蒙古、满、达斡尔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41443人,是我市民族成分最多元,最集中的地区。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少数民族流动服务管理功能,保障和改善流动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胡刚 《群众》2019,(11)
<正>刚刚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力支持创建更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发挥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和主阵地作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是驱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系统。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的"国家队",以学习领会贯彻习  相似文献   

5.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更是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撑,一个大国可以在某个领域内取得突破,一个小国也可以达到全面富裕,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使全党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满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少数民族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杠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必须通过科技建设与技术创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创新、管理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站,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只有融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于一体的研究型大学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公安部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技兴警战略,大力推进我国公安科技建设,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集中精锐力量进行突破,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近年来,公安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以国产GA118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继传承传统文化之后在"西学东渐"嬗变的过程中,其"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开放包容和引领社会文化"为最基本的时代特征;其彰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交互的教学文化、厚重浓郁的文化氛围反映当代校园文化、大学育人的真正含义。然而单一的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缺陷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面临着时代挑战。因此,转变观念、开创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文化,文理交融、开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内容,注重实践、开展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的科技创新,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等是实现大学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是鼓舞与推动科技工作者克服工作和生活困难、攻克科学难关、献身科学事业的最强大、最持久的精神动力。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首先需要加强教育,增加精神的养料。从长远目标来看,加强科技工作者的敬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搞好四个教育结合。第一,把科技知识教育与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教育结合起来。这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多年来,我国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6,(5):18-19
美国一贯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加上非常适应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各种规范到位的法规和科技政策,以总统为首的科技领导机构,研究与开发和教育的高投入以及鼓励自由思考和独自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等,使得美国迅速成为一个创新型科技强国,并拥有当今世界最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于 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 ,他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还指出 :“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 ,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当今世界的竞争 ,实质上是人才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反映。文化自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只有通过加强文化自觉,积极建设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6,(12)
正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而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实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的领域。江苏全社会84%的研发投入、80%的创新成果来源于制造业,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也需要以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运用为基础。因此,必须把制造业作为主要领域和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政策信息     
《政策》2012,(10):95-96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印发近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根据纲要,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将以"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市场牵引、应用驱动。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  相似文献   

17.
崔云 《理论月刊》2007,3(7):127-129
本文从培育适应科技文化生长的环境、保证科技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加强科技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创新理念已超越科技的传统概念,上升为一种科技创新的强国理念。西方分析家却认为我国科技创新理念是一种技术民族主义,且缺乏创新文化基因。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创新话语变化可见,其经历了革命话语、改革话语、发展话语和自主创新话语的变迁。因此,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国理念是一种不断深化的思想产物,是我国围绕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路径指向,绝不是什么技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由观念创新进入实践领域,成为经济行动的纲领与文化行动的动力,推动我国文化科技、文化经济进入到实质的发展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就是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的非产业形态的东西进入到产业,并进入到融合的新时代,而最根本最长远的发展是"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通识教育成为一个全球性教育话题和世界一流大学共同追求的背景之下,反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虽然越来越活泼多样,但却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进展。梳理和总结可资借鉴的通识教育方法,可以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在对比中借鉴,在借鉴中超越。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活跃,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