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的"个人"话语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玉 《思想战线》2004,30(5):99-102
中国古代只有"民"的概念而没有"人"的概念,"民"作为概念和范畴其意义是在和"君"以及"社稷"的相互关系中确定的。人在中国古代始终是第二位的。中国古代的"爱民"与"重民"始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群体主义",本质上是"君主主义"。中国古代的个人观念与西方的个人观念不是相近而是相反。  相似文献   

2.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2001年江泽民"七一"讲话,贯穿着同样一个主题,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体现着同样的价值向度,就是大胆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出并回答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性课题;产生了同样的社会实践效应,就是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大发展.重温南方谈话、学习"七一"讲话,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推动大连市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大连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脉相承性.它们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其根本内容都是围绕"生产力"、"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人民利益"展开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并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吴海江 《人民论坛》2020,(10):118-121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重大理论命题,是对新时代中国必须走全面、跨越发展道路的系统诠释,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挥着举旗定向的关键作用.多重现代性和新型现代化的出场语境,不仅使"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统一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发展之路,也使中国道路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为具有相近历史记忆和正处欠发达社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的现代文明提供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不仅仅经历发展与繁荣,也经历风险与危机。不同的经历对于青年的成长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非典"(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20年"新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其防控过程就是青年成长中的特殊体验。研究发现,这两场疫情对青年的成长成熟产生较大的影响,锻炼了青年一代的承受力,也提升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具体体现为:一是青年投身疫情防控,成为参与治理新力量;二是青年理解严格管控,成为配合治理新力量;三是青年辨识抵制谣言,成为网络治理新力量;四是青年踊跃建言献策,成为治理发展新力量;五是青年借助科技防控,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六是青年志愿服务拓展,成为治理合作新力量;七是青年围观社会直播,成为治理监督新力量。经过研究,我们获得几点启示:第一、青年关注是从个人安危到家国情怀;第二、青年体验是从惶恐担忧到临危不惧;第三、青年承担是从接受规则到倡导普及;第四、青年参与是从居家贡献到网络建言;第五、青年贡献是从自觉防控到治理创新;第六、青年成长是从脆弱一代到勇敢一代。  相似文献   

6.
对"校漂族"的"成本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周围成为"校漂族",其成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校漂族"在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等方面都将付出一定的代价.要加强对"校漂族"的引导以至减少"校漂族",需要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与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遏止"59岁现象",既要"惩治于既然",更要"防患于未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贯彻"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精神,同时在法律上也在不断完善关于查处、预防与惩治腐败的相关法律规章,在制度上也在不断地加强权力监督、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8.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改革是制度变迁与日常生活转型的双重过程,"后单位时代"个体面对两个紧迫问题,一是"去集体化"变迁在削弱了"机械式"的政治与社会整合纽带的同时,也导致价值多元化与个体原子化程度的增加,也就意味着个体安全感的削弱.二是"弱组织化"的生活环境,使得个体安全感的寻求变得愈加艰难.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工作及职业团体建设与社会共同性价值的塑造成为增进个体安全的组织和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列宁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的使用和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阐述.列宁在使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时,有时对它们未加以明确区分;有时对它们加以严格区分和界定,不能混淆;有时随着场合和情境的变化而侧重和突出某一或某些方面;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列宁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强化"四个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用历史责任感引领个人发展"的理念,用高含金量的政绩铺设进步之路 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具体来讲,个人的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谋取什么样的政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在为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而努力.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志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搞急功近利,不少工作开始热热闹闹,只要经验被上级转发,或被媒体宣传,就寿终正寝,留下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出现"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现象.这其中不排除有上级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责任,必须坚决克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教育领域的"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婚姻市场上的"剩女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充分显现了教育领域性别比例逆转正在影响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的性别机会结构,并进而影响了男性和女性的个人生活机遇乃至整个社会的性别关系。作者进一步指出,由此带来的社会冲击还会增强,想要适应这种变化,缓解这种冲击导致的社会矛盾,需要个人、单位和企业负责人以及社会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年油腻男"、《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华为"35岁劝退"传言、中兴1975年生员工被辞跳楼……对于这些近年来频出的关于"中年危机"的热词和现象,人们在热议和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问题。"中年危机"是个体心理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每一代人因所处时代、生活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政治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民主做出了五大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应当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正视、研究和解决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26)
正"35岁之后找工作难!""中年失业高不成低不就"……这些关于中年危机的消息一直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看到数据,可以知道疫情之下出现了更多中年失业的案例。在采访中年失业的人群以及分析这种现象的专家时,我深深地感受到:逆袭中年危机必须有强大的内心以及积极进取的态度。进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凤凰男"是指农村贫困人家的孩子,经过10年寒窗苦读考上大学,最终定居城市,实现了家庭和个人的梦想."孔雀女"是指城市家庭的独生女,从小条件优越,娇生惯养,不了解城市以外的生活,尤其是乡村生活.他们二人组成的婚姻往往被视为"问题婚姻".这种婚姻结合过程暴露出城乡二元张力,这种张力源于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失调"反应和隐于其中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锋".  相似文献   

16.
浅析“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理论月刊》2003,(4):68-69
"公关危机"是一种危及社会组织生存的现象.在当今,它已无所不在的觊觎着社会组织尤其企业,本文试用现代科学的公关理论,研讨社会组织及企业,如何在新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及巧度危机,以获得稳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草莓族"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族"是对于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性格特征的形象比喻.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创造力强,但是心理素质较差,对压力的抵抗性弱.本文在总结了"草莓族"的特征之后,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草莓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企业和高校如何应对"草莓族"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调查原因和目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风险共生的现代社会, 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时常会有。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 有着重要影响的群体,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心理素质是其综合 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 有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思想心理,一度出现恐慌, 有的行为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警钟长鸣,居 安思危,未雨绸缪,怎样在大学生中开展应对突发公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们常提老干部老党员要保持晚节,人们似乎从没有对中青年干部的"早节"提出过质疑,但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职务犯罪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39岁现象"、"35岁现象",甚至"26岁现象"时有发生,"早节"不保,危害更甚.  相似文献   

20.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住民生底线,筑牢民生"安全网"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从"六稳"到"六保",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做到"六保","六稳"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