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泉 《人民论坛》2020,(14):58-59
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温吞水"干部,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温吞水"干部主要表现为:"不急为""不善为"和"不愿为",对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应在选拔干部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发"温吞水"干部"善作善为"动力;加强制度建设,激发"温吞水"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给干部创造公平公正的政治生态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祖言 《今日浙江》2013,(13):36-36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我们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需要一大批干部在部署之后甩开膀子去干。古人说:"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如何识人、选人、用人、任人,其中的因素错综复杂。现实中,一  相似文献   

3.
《人民论坛》2015,(6):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习近平论小康社会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  相似文献   

4.
姜凌 《思想战线》2011,(Z1):399-400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为理论基础,在语言教学中把任务作为计划和组织教学的核心单位的教学法。它不同于传统PPP教学法。研究从这两种教学法适用的教学大纲,课堂活动,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来比较二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重要发现】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现在干部的干事创业动力充足,约四成干部认为干部对工作的付出高于这份工作带来的回报。越来越多的受访干部认为缺乏干事创业动力会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干部干事创业没动力是对组织不忠诚的表现。"为了个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为了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任务"仍是干部最认同的干事创业动力来源。"缺少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内在动力不足""上级领导为了‘不出事’,压制下级作为空间""周围形成了不干事的氛围,不断蔓延传染"是影响干部干事创业动力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群众"成为高频出现的词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这一掷地有声的号令,再次让广大信访干部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7.
某些地方领导通过放狠话来推动政府治理,这使得我国在地方政府管理中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狠话治理"。"狠话治理"的蔓延源于地方制度的不合理,一些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和为人民服务的纪律观等的扭曲。要矫正"狠话治理"的不足,就需要健全地方政府的集体决策制度、干部监督制度,构建地方政府制度与责任清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并在干部晋升任用中重点考察服务积极性、政绩观、纪律观等要素。  相似文献   

8.
冯宏良  董四代 《前沿》2003,1(12):153-156
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所进行的政治文明建设,必然要受"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双重规制;政治文明建设应强调"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积极形态,使"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外在制约转化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官员提拔过程中"看不见"的"台阶"包括论资排辈式和身份式的"台阶"、惯例式的"台阶"两类情形。要想打破官员提拔中"看不见"的"台阶",就应该将其"显性化",需要以观念上的"四改变",助力新"官"理念之塑造;提升透明度,推进制度化建设;以"非级别性台阶"和特别通道解决官员晋升中的"天花板"问题,并将其嵌入到显性的制度、规则之中。  相似文献   

10.
扭曲的官场现状引发官员低调人民论坛: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发现,近92%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干部低调,您认为干部低调的原因有哪些?张希贤:干部低调可以说有五个方面原因。第一,晋升无门的干部会选择低调。在官场上,相当一部分干部晋升无门,本来工作干得不错,有很好的晋升希望,但总会被上边  相似文献   

11.
胡玉翠 《人民论坛》2020,(14):64-65
探索通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解"不敢为"的意志障碍,健全激励问责机制破解"不愿为"的态度定势,健全学习提升机制破解"不能为"的能力恐慌,推动"三不为"干部向"敢作敢为""想为愿为""能为善为"转变,形成敢想敢干,积极有为的健康氛围,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耕 《政策》2012,(2):30-3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荆门市为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不断努力开展"文体惠民"活动。这一活动像春风催开了满园的花朵,悄悄改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已成为新年伊始人们的热议词语之一。全国各级民政干部要认真贯  相似文献   

14.
且不说宝洁公司采用数据的真假以及推断结论是否科学,光看其直指女性身体"脏""臭""连榴莲+螺蛳粉+臭豆腐都比不上"的表达,不仅容易引起读者极度不适,而且也会让女性感受到极大的冒犯. 如果非要说什么很脏,那么,以"科普"为名冒犯女性,才是真的"脏".  相似文献   

15.
组织资源及任务型组织的资源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组织资源的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任务型组织在资源需求以及获取方式和途径上都与常规组织有着很大的不同,常规组织总是被要求通过正式途径获取资源,而任务型组织则需要更多地借助于非正式途径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我注意到了两则新闻:一是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中国官场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调查显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人民论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所思考的,总体上是"我国发展起来"时期、由大国成为强国所呈现出来的根本问题,其治国理政实践也是为了完成这一时期所提出的历史任务,如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的中心任务不应当是简单意义上的"经济建设",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都需要作更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微观天下     
《当代广西》2014,(14):5-5
正不能因怕"打破碗",就干脆"不洗碗""对接的上级部门多、任务要求杂、必须直面具体问题和复杂矛盾……",最近,关于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织网的蜘蛛"被用来形容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上级部门多、任务要求杂,落实时不知先该拉哪根"经线";另一方面,干部直面的问题很具体,各种矛盾纠缠交错,"纬线"太乱不好接。有的干部想做事又担心被责骂,不做事又有负面评价,畏首畏尾,导致  相似文献   

20.
佟晓牧 《思想战线》2011,(Z1):395-396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本的新型教学法。研究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的运用,分析此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