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达川区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精准扶贫、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生态产品主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  相似文献   

4.
邹波  刘学敏  王沁 《中国发展》2012,12(4):7-11
该文基于绿色贫困的内涵和特征,研究绿色贫困主要类型、形成机理.结合新时期国家扶贫战略,提出实施生态补偿、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绿色贫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的物质载体。建立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是在微观领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是促进对外贸易转型,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有助于加快企业出口通关速度、有助于进口国对配额及设限进口产品的快速识别、有助于产品销售等。当前加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重点是积极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纳入各省市战略规划,加快推进PEOP的国家品牌化。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武隆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和大娄山结合部,全境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资源禀赋优越,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七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自1994年以来,武隆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遵循“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旅游扶贫助力绿色减贫、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思路,不断探索开辟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减贫与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强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为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一、全域旅游赋能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成效(一)扶贫强基推动旅游发展1994年,武隆以芙蓉洞景区成功开发为标志,正式拉开了武隆旅游持续发展的时代大幕。但受交通信息闭塞、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经济发展空虚等客观因素影响,县级财力十分薄弱,旅游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滞后,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单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1994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式...  相似文献   

7.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重点任务之一。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绿色低碳转型势头强劲,支撑绿色转型的社会基础不断壮大。然而,当前节能减碳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瓶颈,绿色消费潜能需要进一步激发,绿色竞合的国际博弈日益激烈。因此,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对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从前瞻视角探讨如何将绿色低碳转型措施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云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主要从事对农业科技、种植养殖、中草药苗、生态旅游、物流配送、特色餐饮、科普教育的研究、开发与咨询,是豫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和观光旅游的产业基地。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忘我实干、扶贫兴县"的发展理念,一直致力于田园综合的开发建设,围绕九大内容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田园建设各项功能,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睢县的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发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扶贫功不可没,值得点赞,但任重道远.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目前,我国旅游经济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责任重大.旅游是绿色经济,旅游扶贫也是绿色扶贫,堪称是所有扶贫方式中最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832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内,有着原生态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天然资源,可见旅游扶贫占尽天时与地利,潜力巨大.但要把这些资源转变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成为农民致富的"钱袋子"也并非易事.笔者以为,关键要走好走活"三步棋".  相似文献   

10.
海南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是海南的独特标签之一。海南发展绿色金融具有资源、政策、实需、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虽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创新不足、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浙江湖州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借鉴其经验,笔者建议,海南从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建立项目对接平台、激发产品创新活力、对标国际前沿规则、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户、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加快绿色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也是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后扶贫时代,要实现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已有的特色、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基层特别是村委会、村民小组两级的治理水平。要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过程中改善人民生活为治理原则,充分发挥村民小组的治理作用,强化村委会的生态治理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培养村组干部的生态治理和电子营销能力,建立健全配套的国家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巴马以绿色发展助推县域脱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减贫是国际国内的潮流。广西巴马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和全国养生休闲旅游名县,以绿色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是一个最佳的扶贫路径选择。当前,巴马绿色发展具有初具规模的绿色产业、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多元叠加的政策支持以及渐成共识的绿色发展观念等有利条件,但仍存在部分群众和游客环保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发展理念滞后、政府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制约因素。今后应在加强生态文明宣教、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经济、推动企业绿色生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政府引领绿色发展能力、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绿色消费是符合生态文明理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推动绿色消费,鼓励人们消费选择绿色食品、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等,以增加对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从源头上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倒逼"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生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为促进绿色消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完善相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6,(1)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建议》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并部署了促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6大战略举措,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初,全国党刊"聚焦贵州走新路"调研采访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走进多彩贵州,感受贵州借势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后发赶超的优势和魅力,你会发现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的贵州故事,越来越精彩。  相似文献   

16.
提高精准扶贫"绿色"含量,是推动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贫困地区群众精准脱贫的需要。绿色发展理念下,绿色脱贫理念、绿色发展体系建设为精准扶贫的推进带来了新契机。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更是为贫困县域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束兰根 《群众》2023,(22):38-39
<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核心目的是“将生态产品受益人转变为购买者,从而提供保护生态系统的市场调节,激励更多符合经济效率的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在价值实现过程中,需要绿色金融来解决生态产品的度量、交易、抵押、变现等价值交换环节。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再一次强调了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坚实后盾。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支持和带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二者有机结合能够起到双向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遥 《政策》2016,(1):73-74
<正>麻城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把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最优的资本,确定2015年为"绿色麻城建设年",坚持绿色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生态的明显改善、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稳健增长、社会的和谐稳定。以绿色理念传播文明。一是思想理念突出绿色...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群众》2022,(7):60-61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京市高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积极推动自然资源价值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牵引,围绕“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改革探索,构建形成生态产品价值(GEP)的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一套核算表格、一个考核办法、一批应用场景的“五个一”体系,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开江县结合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的开江模式,始终把落实制度、健全机制作为保障,紧抓精准扶贫大趋势,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迈进,由一般扶贫向生态扶贫、绿色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