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人是指真心诚意地信仰宪法,具有宪法意识,并时刻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人。作为法学核心课程,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的培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宪政的客观需要,是法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宪法教学的分内之事。宪法教师首先要成为"宪法人",在教学中注重对现行宪法文本的尊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并重视宪法应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2,(4):32-32
许国鹏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宪法作为固化革命成果的重要载体应延续革命期间培养的精神,确保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追求公共幸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和《代表法》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须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宪政体制和权利保障体系,消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障碍,真正实现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相似文献   

3.
庄根森 《人大研究》2011,(11):39-40
依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实行选举权的普遍原则和实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相统一的制度,充分保障了选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日前,网上有一篇题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是否有条件限制》的文章,该文随意对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解读,说"有选举权不一定就有被选举权"、"‘五种人’是没有被选举权的"、"文盲或准文盲不宜作为人大代表候选人"等等。该文对选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解读,不符合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有必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法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过程中,考试改革是不能忽略的重要方面。法学课程是公安院校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关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和法律素养的积淀,而且直接涉及到学生终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结合法学教育的规律和公安业务的实际需要,我们应该建立一套适合公安院校法学课程的全程性多元化考试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人左右,其中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就有6亿多人。为此,本刊就如何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开研讨,欢迎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2003年第1期<人大研究>刊载的<不能刻意拔高人大代表的任职条件>一文,以宪法第三十四条和选举法第三条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提出"不能刻意拔高人大代表的任职条件"的观点.我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属于宪法性法律,是对宪法的"规则化",它规定的内容是我国地方国家机关的选举、组织等根本问题。地方组织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明确规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等的产生、职权、组成、工作方式、工作程序以及地方国家机关之间、地方国家机关内部之间的关系的法律。选举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原则、选举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方选举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举。地方选举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参加管理国家的重要形式。我国的宪法以及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地方选举制度作出了规定。1954年宪法对我国的地方选举制度作了原则性的规定。1953年和1954年,我国分别制定了第一部选举法和第一部地方组织法,确立了我国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选举的组织和具体程序,奠定了我国地方选举制度的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  相似文献   

9.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县以上四级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将陆续换届选举。此次四级换届选举是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选举法、地方组织法进行修改后的第一次,各级人大应当按照新修改的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在换届选举中,有几个具体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关于选票的领取对于在直接选举中选民如何领取选票,按原选举法规定,是凭选民证领取选票。在选举法修改过程中,有的地方建议规定凭身份证领取选票,认为这种办法方便简捷,还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与时俱进。30年来,全国人大通过了现行宪法、选举法、代表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一些规定、决定,并对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4次修改,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的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及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河南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进行,2007年4月30日,该项工作全部结束。  相似文献   

12.
年龄:按照中国宪法、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宪法、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由此可见,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姚小林 《人大研究》2004,17(9):41-4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历来是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重要内容 :《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以宪法的形式初步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 ,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普选原则和议行合一制原则。“七五宪法”名义上保留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但在宪法实践上又破坏了这一制度的根基 ,如革委会成为实际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于一体的国家机关。“七八宪法”及其两个宪法修改决议案 ,还有 1979年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选举法等基本法律 ,坚持和发展了“五四宪法”关…  相似文献   

15.
王建 《求索》2013,(12):174-176
我国宪法于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而后几经修正。成为我国宪法的现行正本。作为国家根本性大法,宪法只能对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民主制度、国家的法制原则等做出框架性规定。所以。宪法解释就成了当代宪法学研究的核心论题,对宪法解释方法进行考察也成了理解当代宪法实践的前提预设。本文拟从法学比较域出发,解读宪法解释在预设前提、解释对象性质、解释方法应用、解释创造性程度、解释结果确定性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部门法解释的法学特质。研究宪法解释及其法学特质,以充分凸显宪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更加全面的把握宪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完法及其解释方法的研究有益于廓清现代法律的框架体系.深化对宪法文本特别是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直击选举     
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我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正陆续在各地展开。选区划分、选民登记、推荐确定代表候选人、组织投票等各项工作正依法有序地进行。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镇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的好处是便于选民直接挑选自己所信任的人当选人大代表,是最受选民欢迎的选举方式和民主形式。直接选举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程序、依法办事,这是选出高素质人大代表的关键。笔者根据以往换届选举中有的地方“重选举结果、轻选举程序”的问题,吁请选举的组织者依照修改过的选举法要求,严格程序,坚决克服和杜绝“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江伟 《中国人大》2011,(7):29-29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立法的春天。1979年,在彭真同志主持下,三个月就制定了刑法、刑事诉讼法、选举法等七部法律。紧接着,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起草民事诉讼法,并于同年7月19日成立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的组长由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高克林担任,副组长3人,成员有来自法院系统的6人,以及包括我在内的来自法学教学科研机构的7人。  相似文献   

19.
沙雅县人大常委会在今年三月底,对全县七乡一镇换届选举的新一届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等18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宪法,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代表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以及自治区乡、民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477件,现行有效的212件。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等7部法律,这是新时期国家立法工作的第一批成果。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新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从此,以宪法为依据的国家立法工作驶入了快车道。到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