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现实表现:2013年,微博上流传一些观点,一方面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一方面又把中国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制度和体制,鼓吹中国只有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前途。2013年,西方界定的"普世价值"在国际上面对多重困境,不仅在概念上越来越难以形成共识,而且埃及变局也再一次表明,当普世价值变成一种西方模式,那么"水土不服"是注定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普世价值"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激烈争论.肯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有"普世价值",就是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否定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普世价值",承认"普世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我国推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普世价值"争论其实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是中国举什么旗的方向之争,是中国走什么路的道路之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交锋.  相似文献   

3.
关注理由: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宣扬"普世价值"思潮的人企图把党的十八大精神歪曲为"普世价值",力图在十八大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塞进"普世价值"的内容。核心观点:"普世价值"的思潮鼓吹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接轨,融入西方文明。新动向: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为我所用,这是近期"普世价值"思潮传播中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普世价值"是较早流入我国并影响较大的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剖析"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从其概念本身、逻辑起点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看都具有虚伪性。"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具有国际国内二方面的动因: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给"普世价值"的泛滥提供了滋长的温床;西方国家借助其发展优势、话语霸权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等强行向他国输入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普世价值论主张存在超阶级、超国家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观念。面对"普世价值"已经成为西方的一种强势话语霸权现状,我们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步破除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垄断,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张浚 《人民论坛》2020,(1):130-133
“普世价值”如今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的、世俗的概念,事实上其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普世”和“普世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之中,其最初的使用者和推动者都是基督教会。新教改革之后,启蒙思想家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普世主义”并使其世俗化。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经常在实践中变成事实上的双重标准。“普世价值”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正是西方国家所持有的双重标准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刘士文 《前沿》2011,(21):30-36
"普世价值"的争论既是政治异见的交锋,也是社会思潮冲突的缩影,还深刻体现出哲学派别的分歧。"普世价值"缘起西方,但西方普通人、政治人、宗教人士对此概念沿着客观性、实践性、主观性路线有不同解读并在变化。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西方,有了"中国特色":或指西方模式;或指自由民主人权;或指人类共同的利益。不同人群间难于对话。"普世价值"争论已经复杂化,应该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8.
陈春雷 《人民论坛》2013,(2):200-201
"普世价值"观作为一种西方政治社会思潮,在我国已引起学界、思想界及相关政策机构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甚至争论。有必要在认真解读和深刻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进行细致比较、梳理及厘清,在内涵、阶级性、宣扬价值的异同上对其进行认识和区分。  相似文献   

9.
白剑波 《求索》2011,(1):72-74
近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日趋热烈。西方学者们宣扬"人权、自由、平等"等天赋观念是人类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共有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指责其他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主权与独立性。如何正确看待与分析评价西方学者们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我们在强调世界不了解中国的时候,其实中国人也常常在误读世界,特别是误读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宣扬他们的价值观与发展模式是唯一正确的,具有"普世价值",并不遗余力地推销,其核心简言之就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而且一贯主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西方在国际政治中推动实现所谓的“普世价值”。引起巨大争议。西方一些国家把自己单方面界定的某些价值说成是“普世”的.并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推销,甚至不惜诉诸武力,造成了世界上许多新的动荡。从国际政治实践来看,西方推动“普世价值”的结果基本上乏善可陈,甚至是灾难性的。“普世价值”今天已面临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讨论的大题目是"西方公正观与当代中国",我觉得不加"西方"二字,似乎我们是在贩卖西方的"普世价值",可能会把问题就单纯的意识形态之争,而难以展开学理上的讨论.今日之中国,似乎又回到了"五四"前后,"中西"、"古今"问题二元对立的尖锐格局,迫使学者在此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普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大有式微之势。但在2017年,"普世价值"有所回暖,在美国,面对民粹主义、种族主义造成的困局,"普世价值"有所回潮;在欧洲,极右翼势力迅速崛起,但仍无法动摇"普世价值"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将其自由、民主、平等价值观宣传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学界对“普世价值”的讨论也形成了相当热烈的景象.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点来简单分析什么是普世价值;如何正确看待普世价值以及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2)
近20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论争不断。人在思维中构想出"普世价值"观念,并把这一观念绝对化、客观化与美化,最终形成无中生有的形而上学美好抽象物。"普世价值"的错误价值观念必将被合理的价值共识所代替,代替"普世价值"观的价值共识必然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主题一:“普世价值”的迷雾 一个时期以来,“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流行,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人极力推崇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制造了许多迷雾,给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本刊在“前沿”栏目精心选编了几篇短文,希望有助于拨开笼罩在“普世价值”上的面纱,可组织党员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先驱培里说过:"价值理论关涉的是人类生存和历史的一种特别普遍的特征."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有没有整个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这就是所谓"普世价值"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中,学术界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争论一时成为热点,辩之者说有,攻之者说无,壁垒分明.撇开其间的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敏感问题不谈,从哲学上说,普世价值历来就是价值论的核心论题. 说起来,这是一场古老的争论.在价值论中,反对普世主义价值观的优势传统是价值相对主义.古希腊智者派的普罗塔戈拉就提出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开了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竞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用其行为模式一统天下的意图,它背后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甚至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反对"普世价值",但并不否认人类社会存在也需要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普世价值"的争论和共同价值的建构,不仅涉及到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学理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思想状态和大众人心稳定问题,还关涉到中国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提升自身话语权的政治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界定有助于廓清笼罩在"普世价值"上的层层迷雾,进而为追寻"共同价值"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0.
统战资讯     
世界上没有政治"普世价值"和"普世规则"中国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