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沉浸式展览”“沉浸式策展”成为艺术展馆新的展出和策展形式,“沉浸式”审美以全方位、多视角的感官体验为观展者带来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中国当代红色乡土艺术国际巡展·卡塞尔站虚拟策展实践以“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将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以“观众”为中心打破传统艺术博物馆受众和空间的局限性,在美育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费空间属于体验的场所,上海迪士尼乐园试图通过特定的空间展演精心构造一个"童话王国",满足游客的"童话幻想"体验。那么,"迪士尼化"的消费空间展演给予游客什么样的消费体验和文化内涵,这到底是一场构建权力风景的"销售童话"还是满足游客"延续童话"情感代入的消费活动呢?基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观察、访谈和对相关游记的情感分析,研究发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空间展演使游客难以获得沉浸式体验,具体表现为环境中建筑和设施的不协调、表演现场工作人员的沉浸与出戏、被剪裁的项目时间和无尽的排队等待,从而产生幻想和现实的撕扯感。这意味着,渗透了"迪士尼化"的展演到处暗示着消费等级,游客体验背后表达的是消费主义的阶级文化和权力区隔。  相似文献   

3.
余佳  游达明 《学习与实践》2012,(11):122-127
艺术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追求个体的发展和享受所生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选择。艺术消费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品味,从而满足作为有着"舒适感"的"快乐人"的普遍心理期待。艺术品味是消费者成为艺术观众的关键。艺术体验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人们在体验艺术的同时提升其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4.
《政协天地》2015,(Z1):76-77
北京,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0: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建言‘十三五’"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及结构调整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动力一推动服务性市场开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现代消费的本质需求是服务,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现代服务消费需求逐步超过传统物质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消费需求释放与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郭英之 《人民论坛》2023,(18):25-29
玩“剧本杀”、密室逃脱游戏、看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是Z世代年轻人在空闲时间里喜欢做的事情。与父母一辈相比,Z世代的旅行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Z世代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十分多元,他们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消费,成长在科技不断创新的环境中,乐于拥抱数字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文阐述了Z世代消费群体的旅游行为习惯和新需求,为了满足Z世代多元消费新需求,须重塑文旅新业态产品与服务,加快文旅新业态的数字化应用,创新Z世代文旅新业态的驱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大众传媒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对于受众的感受与体验更加关注,尤其是受众的需求向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大众传媒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电视新闻生活化的角度来说,作为电视新闻播音工作者要具备自己的特殊风格,同时还要进行个性化创作,以此来满足观众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对于个性化的新闻播音风格,观众是支持和喜欢的,并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部分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个人素质较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30)
正新时代,在新征程上学习、践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树立宗旨意识,在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国庆假期迎来了参观热潮,360度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产生了亲近党史、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感觉。"自己就像是长征路上的一名红军战士,非常震撼。我要从自身做起,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位观众在看完"4D+6面"全景影院的视频后说。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4)
正我国文化消费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如何抓住数字文化消费的新势态和新契机,是推动我国文化消费的关键。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的新消费市场。有关新消费的热词层出不穷。而在新消费热潮中,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引领"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渠道。同时,文化消费具有"贴近百姓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形容年轻人与短视频的关系时,也许不少人会选择“沉迷”一词。短视频确已成为互联网的底层应用。《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有8.73亿,青年群体是绝对主力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青年会被短视频“集体攻陷”并不奇怪:“短”迎合了信息时代消费内容快餐化的需求,而“视觉化”带来的生动直观、即时满足等特点,实现了对年青一代沉浸式体验的“注意力抓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它赋予当代青年消费文化许多新的特质.蓬勃发展的网络消费在消费工具、消费空间及消费体验三个层次上推动了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工具,网络消费使当代青年消费文化具有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消费行为的时尚性、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方式的便捷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空间,网络消费呈现出了流动性、隐秘性和意识形态化的特征,这一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而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体验,网络消费给当代青年带来了新奇体验、认同体验以及现代性的"好恶交织"体验等方面的新内涵,这些都与当代青年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与人生     
刘明文 《前沿》2010,(23):138-141
本文探讨了在物的消费中体验和校准人生的航标。从凯恩斯的扩大有效需求出发,并不能满足人生的需求,相反,却把人生引向毁灭。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消费思想?笔者选择了马克思的消费观。从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出发,马克思认为消费具有社会性和文明性,批判了对商品所具有的拜物教的心态。本着为市场找到良心的目标,笔者认为:消费是对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的设计,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呵护与体验中获得一份超越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民族歌舞艺术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文化消费、大众文化消费语境的影响下,民族歌舞艺术在其生存环境、表现形式和意义、功能方面发生着变化.民族歌舞通过广泛融入当下大众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娱乐实现新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族歌舞艺术迅速复苏发展,公共民族演艺产品大量涌现,同时,民族歌舞艺术还呈现出向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商业化舞台演艺产品发展的趋势,共同演绎了文化消费语境下民族歌舞艺术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风格的男女演员成为备受观众追捧的明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影明星的走红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而到了今天,越来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造就了更加"百花齐放"的明星类型。才貌双全的邻家孩子在中国电影诞生后的前几十年内,可以说,电影演员原本多来自从事戏剧、戏曲等演艺行业,还有就是本身对演艺非常感兴趣的人。那个时候产生了阮玲玉、胡蝶、周璇、赵丹、金焰等脍炙人口的男女明星。长着两个酒窝、面庞圆润、长相甜美的胡蝶可以说是西方人认识的第一个中国女演员。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消费"产生了多样的便捷的消费模式,在资本导向下的"消费主义"正在消解社会发展的根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奢侈浪费,不是盲目消费,尤其不能在"消费支撑未来发展"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奢侈性消费",需要物品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良性互动,不断推动人们向更美好需求的方向去努力。  相似文献   

15.
蒋玉 《前沿》2013,(8):171-172
从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探讨社会性需求对发展创意产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艺术设计跨界的成功经验为例,分析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研究如何通过社会性需求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分析和研究作为消费主体的人的社会性需求来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给予消费者正面积极的产品情感体验,改变过去忽视人的真正需求以过度消费来实现经济利益,造成大量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市场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6.
"新零售"是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购物体验。时代会变,业态会变,但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把握新消费趋势,玩转新零售的这一关键所在不会变。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主流媒体网站要顺应技术趋势,转变叙述内容的呈现方式,为用户营造"沉浸式"新闻信息,促进叙事模式由线性向立体化的转变,促使接受模式转向用户主动式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8.
彭兰 《探索与争鸣》2022,(7):78-85+178
无论怎么定义元宇宙,对它的发展走向及影响的研究,离不开对用户近期及远期需求和行为的分析,我们需要从用户角度思考元宇宙之路的近虑与远忧。从人的“生理带宽”角度来看,元宇宙中的各类应用如何争夺人们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是一个当下挑战,但未来我们则要担心元宇宙应用占据了过多的“生理带宽”。从社交角度看,元宇宙应用能否呼应社交需求摇摆的节奏,能否帮助用户实现连接与反连接之间的平衡,既关乎它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关乎人的社交质量甚至生存质量。从化身角度看,元宇宙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人的化身实践与化身满足,但由此也会带来化身管理负担、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等问题。从体验角度看,元宇宙相关技术将带来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也会增加人们在新体验中的沉迷,沉浸式体验是否会成为一个将人吞噬的“黑洞”,这不仅影响元宇宙的未来,也影响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曹厉 《北京观察》2005,(1):36-38
奥运会人文关怀不同群体的划分 预计2008年奥运会20天的时间段内,会有100多万的运动员、官员、媒体记者、国内外游客等在北京进行跨国的"人文奥运"互动,而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等与观赏奥运会的观众需求并不相同,因此需要划分不同人群以便开展深入细致的人文关怀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8)
正人以群聚,自然也形成所谓社群。社群电商,让"相似的灵魂"相遇,不只是买卖的关系,强化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属性,提升消费体验,带来群聚价值,正是社群电商不断探索的。又是一年"双11",抢购大军再度掀起网络狂澜。1207亿!今年再次刷新天猫"双11"单日成交记录。相比既往的"疯狂",理性,注重消费体验、消费需求,早已呼唤已久。虽不同于平台电商、垂直电商的"大而壮","小而美"的社群电商,似乎并不太注重"双11"低价促销的追求,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