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皖政办[2012]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障世界》2007,(10):F0003-F0003
职业健康监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9]21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职业安全健康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与稳定。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安全健康形势十分严峻。根据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今年5月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5.
《理论月刊》2007,(12):F0004-F0004
2007年9-11月,武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硅钢厂等9个厂近8000名劳动者在武钢工业卫生研究所接受职业健康体检。据提供职业健康体检服务的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医生介绍,本次体检的重点是检查粉尘,高温及噪声等存在职业危害工作环境中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后,公司下属的这9个厂将达到国际OHSAS18001(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及其保证与认证体系标准),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08,(6):35-35
职业病已成为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报告发病万余例,现存累计患者67万余人,百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报告数字;职业危害行业多,接毒人数达2亿,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我国已是世界土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那么,我国职业病防治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职业病?《工人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原副主席、书记处原第一书记张俊九。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民生工程。5月27日上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情况的报告,下午,出席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了这一报告。现将部分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上岗前、在岗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特殊岗位,有权要求岗前体检【案例】2011年6月1日,郭倩茹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汉白玉打磨工作,该工作存在粉尘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9.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2,(2):4-5
立法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据新华网北京2011年12月31日电,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司长高世民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职责。高世民说,这次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特点,就是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相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当中的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0.
噪声、粉尘、异味、辐射……形形色色的危害因素,每年都要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患上职业病。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且治疗和康复费用昂贵,给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上述条款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关劳动保障工作做了明确规定。近年来,随着我省沿海地区制鞋、箱包、工艺品等企业不断增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积极参与职业病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在加强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及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最近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全省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大检查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随着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落实,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进一步稳定,并趋向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呈大幅下降趋势。但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亟待加强职业危害监管,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云鹏 《人权》2002,(3):13-17
职业病,被称为工作中的“隐形杀手”,不但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及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国在各类企业工作的7亿多职工的健康和生命权,我国用了近10年的时间,起草和制订了第一部适用于企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作为献给劳动者的一份厚礼,《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生效。这是继《劳动法》之后,为劳动者撑起的又一把厚实的“法律保护伞”。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渝安监发[2013]106号各区县(自治县)安监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全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生命与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重庆市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并经市法制办审查登记(渝文审[2013]16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外来务工农民,成了这一产业的直接劳动者。但由于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没有同步跟进,职业病危害正在一步步吞噬着这些劳动者的健康。一次又一次的职业病病人写真见诸报端,一次又一次的职业病病人与业主的冲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甘政办发[2018]12号2018年1月14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省属各企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各级各部门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责任,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9,(7):13-16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8.
<正>绍政办发〔2015〕9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6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  相似文献   

19.
安颖欣 《乡音》2012,(10):16-16
职业安全卫生是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多年来,在各级党政和工会的共同努力下,职业安全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行业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近年来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着劳动者健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  相似文献   

20.
王林 《世纪行》2006,(3):32-32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业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我国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而且农民工成为职业病危害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