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国大梦,前有冰岛,后有迪拜,同一个梦想,同一个危机,同一个悲剧。一个蜗居在丹麦海峡,一个蜷缩在阿拉伯海湾,它们殊途同归,在地球的不同角落曾名噪一时,倏忽间又同样地沦落为庞大的债务王国,浮华的大国梦想倾刻化为尘雾和飞沫。  相似文献   

2.
正电影《大梦难忘》主要讲述了和平镇党委书记曾自强面对加速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并要求其他党员干部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还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在创新实践中,他带领党委、人大、政府一班人探索基层民主的新形式,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到每两个月的各村工作报告,再到每季度一次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相似文献   

3.
滇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这是滇东北地区各族人民和各级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昭通市守望回族乡的干部群众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步一步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成了滇东北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守望回族乡位于昭通市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水井湾村离城九公里,东面与贵州威宁接壤,处在昭通与贵州威宁的公路干线上,为昭通入黔门户。就地理位置来说是比较优越的。但过去却长时期处于贫困状态。八十年代初,人均年收入才四、五十元。十年之后的199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3442万元,人均收入1043元,为1981…  相似文献   

4.
难忘温泉     
温泉是个使人温暖的名字。7月下旬,温泉县邀请自治区一批作家、艺术家参加草原文化交流会,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坐在去温泉县的大轿车里,车里开着冷气,放着蒙古长调,窗外是慢慢旋转的远山、田野、庄稼,仿佛可以闻到薄荷草和泥土的气息,那情境使人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5.
难忘今宵     
能在天安门广场上亲历一次升旗仪式,是我由来以久的愿望。寄居京城的那段光阴里,刚好碰上了十月一号这个沸腾的日子,因为每年的这天国旗仪仗队都会举行一次隆重而盛大的升旗仪式。九月三十一号晚上,我和三五个同学早早打点好了行装,午夜从鲁迅文学院向心中那圣地的中央地带进发。九月是北京的黄金季节。但北方的深夜不是金秋送爽,而是秋风送凉。时值晚秋,学校门口的东八里庄空空落落,行人寥寥,我们激动的脚步和笑语拍打着整条街的宁静。昏黄的街灯没精打采地独自兀立,把我们行色匆匆的影子夸张地拉长,直至被路旁的树影扯得支离破碎。穿过红庙,再转过大北窑,行进在东长安街上快乐如风的我们没过多久就旋到了天安门广场。凌晨一点的广场上华灯齐明,挑亮了每一个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难忘社院     
赖汉萍 《前进论坛》2010,(11):33-33
<正>2007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与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在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第224期农工党基层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学制10天,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对人生的感悟却胜读十年书。阔别社院三年,回首往事宛如昨天。入校第二天晚上,我年前花了好几百元钱才治愈的疼痛病又复  相似文献   

7.
难忘董老     
董寅初先生安然地走了。董老在我们归侨的心目中,就像侨之家的一位家长、致公党的好领导,与他接近的人都把他当长辈般的尊敬,他在归侨群众中赢得了很高威望。  相似文献   

8.
难忘张掖行     
许国胜 《楚天主人》2011,(12):51-52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几位在湖北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将士后代——刘晓芸、刘龙生、许国胜、徐京州、高江明,踏上了西去甘肃张掖的路程。张掖地处河西走廊,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西汉时,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此次奔张掖,却是为了追寻先辈足迹,完成父辈遗愿。74年前,担负着打通国际路线,建立河西根据地特殊使命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10倍于己的最反动、野蛮、残暴、疯狂的国民党五马军阀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了195天,尸横戈壁,血染祁连,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最苍凉、最悲壮的篇章。在张掖和高台的红西路军纪念  相似文献   

9.
难忘东乡     
东乡地处赣闽交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十一世纪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明代开科状元吴伯宗,清代爱国文人吴嵩梁,当代画家吴兴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等许多英才,以及被毛泽东誉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的舒同。吾辈60后在高中、大学阶段的文史课中都读到过王安石、舒同等。此次慕名来到东乡,谒拜这两位历史大家,甚感荣幸!  相似文献   

10.
难忘多伦多     
去年金秋,我为探望儿子与福州的林先生伉俪一同前往加拿大。林先生伉俪刚刚领到加拿大大使馆的投资移民签证,此前他们从未迈出过国门,又不谙英语,因此,我便负有了某种照料他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难忘山口县     
2001年樱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了日本山口县。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端,面积6110平方公里,人口约155万,是周防、长门两古国所在地。室町时代(1338~1573)大内氏统治期间,经济文化极其繁荣,创造出了灿烂的大内文化。当时山口与位于东部的古都京都相比,被称为"西京"。山口县还是日本近代史  相似文献   

12.
难忘小平     
今年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邓小平同志曾15次来到浙江。改革开放前,邓小平10次到浙江视察工作。那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常常到杭州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考察。 改革开放后的浙江,始终得到了邓小平的亲切关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他5次亲临浙江视察,直接听取汇报,对浙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浙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难忘小平  相似文献   

13.
难忘2008     
2008年的中国,其大悲大喜、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经历,堪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回顾是一种提升,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的回顾,必将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4.
勤俭难忘     
去年,单位给我分了三间房子,房子虽然是旧的,但比起我以前住的单间要强得多。欣喜之余,我和妻子商量,如今房子宽敞了,该把母亲从农构接到城里来享享清福了。回到老家,我与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我在农村住惯了,在城里怕不习惯。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终于答应进城住几天。进城后第二天早上,母亲说她夜里没睡好,我和妻子忙问她怎么啦,母亲说:“这里的路灯怎么一整夜都亮著,谁掏电费呀?”我笑着说:“您老人家就别操那份心了,不让你掏钱就行了呗。”母亲却说:“这得浪费多少电呀,村里人浇地电都不够用呢,咋城里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难忘岁月     
1983年我从群众出版社调到《人民公安》编辑部,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95年我调到公安部办公厅信访办。其实我调信访办也与《人民公安》有关,因为若不是当记者有机会采访信访办,就不知道公安部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当一把实实在在参战的警察,而非仅仅是一个“文官”。12年,整整一轮,有好几件事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出山第一仗我在《人民公安》发表的第一篇稿件,是写一个冒充高干子弟诈骗的案件,标题叫《新拉郎配》;采访的第一位民警叫贾春雨,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展览路派出所民警。准确地说,写作案件时,我还不是《人民公安》的编辑,而是供职于群众出版社的文艺编辑室,该室与《人民公安》编辑部同属该社的两个处级单位。那个诈骗案的素材是当时任群众出版社副总编的李文达  相似文献   

16.
难忘枣园     
出延安城沿延定公路上行 8公里 ,当高楼大厦与汽车的喧闹渐渐被悦目的绿树红花、田园村舍代替的时候 ,枣园———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与灯火、与北斗七星连在一起 ,享誉海内外的地方便出现在人们眼前。194 3年 10月至 194 7年 3月 ,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遥想当年 ,冬去春来 ,桃花、梨花、杏花绽放 ,花香扑鼻 ,蜂蝶飞舞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 ,这些身穿灰粗布军装的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在紧张的战事之外 ,闲庭信步 ,观月赏花 ,这该是怎样一种浪漫呢 ?命运之神将最艰苦、最现实的革命斗争与最轻松、…  相似文献   

17.
往事难忘     
我童年和青年时代住在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步步进逼,1932年、1933年,日敌占据山海关、承德、热河,指派卖国贼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自治政府”,企图进而侵占我华北。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12月9日,中共地下党领导和发动了平、津各大、中学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示威游行。  相似文献   

18.
难忘积水潭     
2001年10月27日,是个极为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某保安分队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难忘军旅     
军徽闪耀,军旗飘扬。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无数人间奇迹、建立无数卓越功勋的人民军队,迎来了光辉灿烂的80华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80年风雨征程,80年奋斗不息。在纪念建军80周年之际,重庆正在经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在抗洪救灾的现场,人民军人的身影无处不在,让我们想起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以及在抗击洪水战役中英勇顽强的军人。本期“前沿记录”栏目里有一位美国军人前不久写下的关于“98抗洪救灾”的感想文字。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人民军队的群体形象,加上一篇“难忘军旅”的回忆文章和一篇反映军人个体的人物通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难忘黑土地     
火车一过齐齐哈尔就直奔嫩江县,辽阔的松嫩平原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车窗外。看到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一股熟悉亲切的情感油然而起。富裕、拉哈、讷河……那留在记忆深处的站名从窗外急驰而过,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收拾随身携带的行装。列车员是个家住加格达奇的小伙子,见此情景,很觉奇怪,特意前来告之:时间还早,到嫩江县还需几个小时呢,不用着急。我们说:“快到家了,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小伙子见我们像回家探亲的游子,随口问道:多长时间没回来看望了?见我们伸出3个手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