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晓强 《长白学刊》2008,(1):100-104
发展型社会政策将发展议题与社会政策话语连接起来,强调发展的社会性和社会政策的发展性,蕴涵着许多积极的政策理念,如社会投资、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积极的自由主张、上游干预等,这些无疑给转型中的我国社会政策重建带来积极的启示。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和谐发展"理念作为核心价值,在发展的语境下建构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家庭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王贞琼 《理论月刊》2008,(5):170-174
武汉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武汉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振兴武汉必须紧紧依托中小企业的发展.武汉市政府应建立以财税政策为主导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援助、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财政还应加大扶持力度.税收上应整合现有的优惠政策,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整套税收优惠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政策与社会预期——兼论中国社会政策的品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政策是实现社会预期的必要手段,社会政策可以弥补和纠正经济政策的不足,也有助于社会预期的实现。西方国家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促成中国社会预期的顺利达致,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是尤为重要的。有效的社会政策所具的品格体现着公民身份、强制性、公正性、公民参与以及历史时空性。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政策时代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入社会政策时代,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维护农民利益、切合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重视农村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坚持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十大政策单元构成,在构建过程中要确立"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遵循整体性、协调性、民主性和渐进性四大基本原则,促进农村社会政策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曹毅 《世纪行》2011,(9):32-32
为了进一步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台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扶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群体突发事件增多、社会分层结构不合理等诸多社会难题也日趋严重。社会政策的发展史体现为对社会危机的治理史。参照社会政策的理论和方法来治理易于引发社会危机的社会事实,首先应树立社会政策也是生产力的观念;确保社会政策的公平和公正;建立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公民参与;通过实施相关的社会政策,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7.
贾金玲 《长白学刊》2008,(6):97-100
防范和治理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安全运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对转型期社会风险特征及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当代中国应对和化解社会风险的社会政策,对于实践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引入和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谢向波  李静  任扬 《传承》2010,(6):92-93
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引入和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流动的我国社会低保政策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辉  金喜在 《求索》2012,(6):143-145
覆盖我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事实贫困者难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低保政策内贫困者极少发生向上流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制度的社会效果。为此,本文以社会流动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社会低保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重构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结构变革引发的利益调整,中国从经济政策时代进入到社会政策时代,因而建立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体系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由于强调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并试图以此为核心建立当代中国的社会政策体系。本文从其基本内涵出发,分析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在中国并非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其理论和国内外实践中表现出的局限性也不足以应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社会政策课题。为此,本文提出贯彻综合社会政策的投资性与维持性的新发展主义政策取向,坚持社会正义的原则,确保更大比例的社会投入,实现社会福利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和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等新情况、新问题,而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面临上述情况和问题,而且还有汶川特大地震给企业和行业带来的新挑战。最近两个月,成都市工商联组织力量对近200户受灾民营企业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政工作正由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如何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好民政的骨干作用,是摆在所有民政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安徽省黄山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民政事业在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管理的行政化认知与实践导向逐渐显现其弊端,需要我们从社会维度,即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的视角对其重新理解和定义。社会管理是与公共福利和生活质量相关的社会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而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除政府之外的另一个有效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以真实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社会发展与影响指标、发展社会慈善资本及社会经济部门等多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5.
实际上,不仅是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现阶段其他的许多社会问题之所以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今中国缺乏必要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人口的流动受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政策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深化改革目标,在促进人口的社会流动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调查发现,青年人口对相关政策持积极态度的比例相对较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不高,认为"二代现象"比较严重,实现自身理想的希望渺茫。对此,本文结合青年人对当前社会流动的态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团 《学习与实践》2006,(11):79-88
中国社会政策体系尚属发育中未成形的阶段。中国社会政策发育的环境,是由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新迹象培育的。尽管迄今社会政策在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住房、教育、社会福利与老年人服务、反贫困等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着城乡就业结构性失衡、阶层结构畸形、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结构不公等结构性社会问题。2005年间民众围绕重大问题的自发争论,反映了人们对于政府分配资源方式的不满和对政府调整权力、承担责任的期待。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政策价值观的缺失。它带来的社会代价广泛而深远,其渊源一是迷信市场,二是迷信政府。建构中国的社会政策,需要高度重视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制衡作用,充分认识政府在社会政策中的主导作用;进行社会政策战略性框架设计,建构社会政策的元政策;加强政府自身的社会政策能力建设,组织和支持社会力量进行创新研究,同时,也需要公众自觉地为追求社会公平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对社会政策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以及在新的时期下,犯罪预防战略面临的挑战和选择做了一般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沛良 《群众》2009,(12):36-37,65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三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相似文献   

20.
杜永吉 《公安研究》2014,(11):84-88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政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我国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对公共安全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在社会治理中,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公共安全政策,预防和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