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位列五岳之首的泰山,以其雄伟壮丽,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泰山”来称呼自己所尊敬的人,民间则常称妻父为泰山。 称妻父为泰山始于唐朝,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有一年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即古代帝王到泰山祭拜天地的大典),封禅使由丞相张说担任。依照惯例,凡是随皇帝参加封禅的官吏,级别在丞相以下的都要晋升一级。承相张说便把他的女婿,做了九品官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两座山最具政治文化色彩,一座是泰山,另一座就是庐山了。泰山的一览众山小是因为自秦至清有1 2位帝王曾到这里封禅祭祖,秦皇汉武康熙乾隆在这里与天地对话,彰显国泰民安,政绩卓著、祥瑞出现。毛泽东这位人民的领袖,二十多岁时曾登临过泰山,可是新中国建立后未曾再去会当凌绝顶。据说登泰山时他丢  相似文献   

3.
梁父山考辨     
毛清均 《春秋》2014,(6):55-56
正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时举行的盛大典礼。《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父、甫两字,古文字的字形相近。在古代汉语里,父与甫同,甫与父通,父、甫两字同音同义。所以,梁父山又写作梁甫山。以梁父山命名的《梁父吟》,亦作《梁甫吟》,是著名的乐府《楚调曲》名。由于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和文化名人的歌咏传唱,使梁  相似文献   

4.
(一)身裹锦绣,头戴龙冕,手持镇圭,气宇轩昂;前有金瓜钺斧开道,后有龙凤伞扇护卫,左右是皇室亲王伴驾,身后是礼仪重臣相随——九百八十年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宋代真宗皇帝赵恒”朝着装点一新的天贶殿款款走来。殿前侧的看台上,不同肤色的观众情不自禁追随着庄严凝重的场景,向泰山的历史深处走去……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在山东中部,为中国五岳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不仅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还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名胜古迹,贏得了“世界自然遗产”的殊荣。作为表演项目重新推出的封禅大典,只不过再现了泰山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而已。  相似文献   

5.
冬游泰山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主峰海拔1545米。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泰山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游泰山,自然要看各具形态的古松老柏。“汉柏凌寒”是泰安八景之一。汉柏相传为汉武帝登泰山时所植,距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岱庙内尚存六株。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是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大典之地。这六株古树,树身扭结上耸,若虬龙蟠曲,虽大部分已联剥心枯,但仍能继生新技,苍古葱郁。同样位于泰山南麓的普照寺内,有一株六朝松,蔽天盖地,冠若凤舞,干若龙盘,树龄长达1500年。傲然屹立在泰山十八盘起始处的望八松,犹如一位巨人,…  相似文献   

6.
泰山,我是到过也爬过的,但这次不同。在新千年到来之前的夜晚登上泰山,在山顶迎接新千年的第一轮红日,意义自然不同。泰山顶上观日出,历来被视为人间一大奇观。除了景观本身的壮丽之外,更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自汉代以来就被历代帝王作为封禅之地,得到文人墨客的歌咏推崇,被誉为“五岳独尊”。泰山已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正因如此,中央电视台才把泰山选为电视直播新千年第一轮日出的三个地点之一,还在泰山岱顶的直播现场安排母子撞钟、老人打太极拳、少女弹筝等活动。我是31日清晨到达泰安的。几天前,…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史书看到一个“婿竟不迁”的故事。一位吏部尚书有个女婿在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作官。女婿认为自己的泰山身为吏部尚书,手操选拨官吏大权,把自己调到京城任职是“如振落叶”般轻而易举。所以就让妻子说通其岳母为他向岳父说情。然而,这位尚书却以国法为重,不徇私情,拒绝了女婿的请求。像这位吏部尚书那样秉公守法、铁面无私的清官,在封建社会毕竟只是少数。唐人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时举行封禅泰山仪式,由宰相张说为主持封禅仪式的封禅使。按旧有制度,封禅后三品以下官员一律升官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是…  相似文献   

8.
秦汉诸帝都力图通过封禅来证明其皇权"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异:秦始皇封禅与儒家文化失之交臂,汉武帝开启了封禅仪式儒家化的进程,东汉光武帝虽最终完成了封禅制度的儒家化但同时亦使其步入谶纬化的轨道。此外,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秦汉帝王封禅亦都蕴涵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意向。  相似文献   

9.
泰安地处山东省中部,古代齐鲁的中心地带,城因泰山而建,名从古语中来:“泰山安而四海皆安”,寓意“国泰民安”。自古以来,这座小城因为这座大山而承载了无数人的脚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宗师、平民百姓,无不怀着虔诚的心情纷至沓来,览阅游历,或封禅祭祀或作诗记文……只因泰山不仅是一座山,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相似文献   

10.
漫谈古代帝王的称谓中国历史悠久,历代君主帝王颇多。在电影、电视、戏曲节目中,封建帝王一出现在臣僚面前,就自称“朕”、“孤”、“寡人”、“不谷”。这是什么意思,有些年轻人不甚理解。据史载这些词的含义;“孤”即独自一人不能罕众之意;“寡人”,寡者少也,即...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中国历代外戚传》的“序言”中已经指出过:“封建政治的特质,就是帝王的独裁和专制。但即使是拥有绝对权力的英明帝王,也不可能事事躬亲,所谓的独裁,有时仅仅是一种象征。在权力与能力之间,任何帝王都难以弥合。因此,封建帝王要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方面,要设官分职,通过一整套政治机构来实现他的意志;另一方面,在帝王的左右,在朝廷的统治枢纽之地,又要寻找、利用辅臣,作为皇权的辅助者和政令的直接执行者。一般来说,帝王左右有三股力量可资利用,一是朝臣,二是宦官,三是外戚。三股力量因着各种原因,有时是平衡制…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20,(4)
正地处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在中国古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江山社稷稳固和国泰民安的象征,有许多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祭拜,他们会献上丰厚的祭品和供器,这些祭祀用器统称为"泰山祭器"。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起,泰山脚下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岱庙就曾设有神宝库,专门贮藏祭祀用器。《从征记》中记载:"泰  相似文献   

13.
泰山对中华历史的贡献泰山研究会副会长路宗元泰山自然山体宏大,景观形象壮伟,精神崇高,文化灿烂,历史悠久。这是泰山区别于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名山的特质所在。泰山与中华文化的孕育与形成有重大关系,与中国人民的传统心态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泰山文化的博大...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1,(10):47-47
历史上有两个错觉:一是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关起中国大门时可以这样说,但放在世界范围内则应另当别论。因为,当欧洲工业革命兴起时,与康熙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在北方海边荒滩上搭建了一座小木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就是说夏朝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另一处提到“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就是说一个名叫“桀”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十年(公元前1809年),某一夜晚天上的流星象下雨一般降落下来,这年在河南西部发生了地震,震后伊河和洛河的水都干了。这两次地震距离现在都有三千八百年左右了,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记载。监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  相似文献   

16.
吴心 《黄埔》2008,(4):56-57
帝王陵墓及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 我国自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建国至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代灭亡,历时3000余年,其问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500余人。至今地面有迹可寻、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有100多座(处),分布在全国半数以上省区。帝王陵寝和陵寝制度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不但反映意识形态上的礼制习俗,而且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后人全方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细节的重要而生动的媒介。  相似文献   

17.
芸芸众生没有轻松者,反正你不“挑泰山”就得“背十字架”,这也是古人说的“劳力”与“劳心”吧。可“挑泰山”是压不死人的,倒是“背十字架”的常常闹出人命来,虽说有生命的危险,人们还是抢着去“背十字架”,而不肯去“挑泰山”。  相似文献   

18.
大凡史学工作者撰写帝王评传,不以雄才大略、开国拓疆的英主;暴戾虚骄、葬送江山的昏君为难事。难的是,为一个既不英武,也非昏庸,却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君主立传。满清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一─爱新觉罗·旻宁,也即道光,便是这样一位难写的传主。因为道光是在中国被英国的炮舰轰出中世纪,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代君主,他的命运他的作为,无不打上这一时代的烙印。而道光恰恰又是一个勤政图治而无显著治绩的皇帝,所以,只有将其放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层层剖析,方能客观地评价其功过。于伯铭、冯士钵先生穷10年之功,终于完成了 …  相似文献   

19.
山在说     
嵩山,“赫赫天中王,巍巍踞中州”,历史文化的积淀,令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们,随处就能拣拾起一段典故,随耳就能听到一声钟磬……脚下几千年的文明热土,亦孕育出无数的风流人物。嵩山不仅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位居五岳之中,更以其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令其倍受瞩目。泰山,曾是帝王向上天颂扬伟绩的“封禅”之地;嵩山,则是“尧天舜日,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的流传之地。时光虽已流逝,山石却封存着记忆。山说,那是精神、是风格、是胸怀。如今,嵩山脚下,又一缕霞光映红了天际。任长霞,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女公安局长,一个忙碌得无法料理家务的妻子,…  相似文献   

20.
泰山并不算高,然而由于历史上名人的赞誉,特别是杜甫《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的影响,泰山仿佛成了中国最高的名山。黄山风光可谓中国山岳之最,然而黄山因远居安徽南部,交通不便、历史上文化名人很少登临赞誉,结果连三山五岳的名次的也未进入,成了历史上的“无名山”。再如苏州,杭州,自然景观也不见得中国第一,结果因地代文化名人的赞誉颂扬,成了“匕有大堂,下有苏杭”地方,自然中外游客就慕名而往了。尽管苏、杭已美誉在外,但人家还在加强宣传,所以旅游业很火红。由此可见宣传、提高知名度在旅游业中的重大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