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天 《人事天地》2007,(4):38-40
一个人不想做退却的懦夫,就应该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如果你一直追求下去,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搞不定呢?  相似文献   

2.
几天阴雨后,天空终于放晴。我突然发现屋外的墙上爬着几只蜗牛,它们停在一人多高的地方,身体蜷进壳里,静静地贴在墙上一动不动,任凭清新的空气身旁流过,美丽的彩虹高挂蓝天,它们都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不视"。晴天不是它们活动的时候。静止的蜗牛超然物外的功夫让人感到它们修道的高深,世界与它们无关,只有一条亮晶晶的银线,弯弯曲曲,诉说着它们曾经走过的艰辛。有一首儿歌,是黄鹂讥笑蜗牛  相似文献   

3.
新四军四师有三大法宝:骑兵团、文工团、《拂晓报》。骑兵团里,大人们不让我们摸枪,却让猴子玩枪。文工团的节奏很快,我曾亲眼看到,编剧利用首长吃饭的时间,把剧本、歌词念给首长听,首长边吃边听边发表意见,不一会,一场生动活泼的,富有战斗力的,能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戏剧就出现在露天舞台上了。而对于《拂晓报》, 在姥姥眼里,它比外孙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宁家禄     
<正>又名家录、佳露、佳录,号砚田轩主,晋南人,职业画家。多年来致力于水墨花鸟画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有《儿童国画入门:花、鸟、鱼、虫、禽、兽》、《写意花鸟六步画法》、《写意国画技法速成》、《中国画技法丛书梅、兰、竹、菊》、《花鸟画谱》、  相似文献   

5.
幽它一默     
儿子:爸爸,这几天我怎么一拿起书本学习就困呢? 爸爸:太好了,快把书本给我。 儿子:为什么? 爸爸:这几天我总是失眠……  相似文献   

6.
正前几天在图书馆翻阅图书,看到一篇台湾作家林清玄《空心看世界》的文章,里面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水田边长了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更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说:"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回答说:"一般人  相似文献   

7.
读刘乐艺的小说,感受最突出的一点,就象是读一首有情节的诗。读完他的作品,使人有仿佛处在一种诗的氛围中的感觉。 用第一人称与的《这里,有幸福》,是一篇堪称散文诗的小小说。作者借“我”之口宣称:“……我在构思一首诗,歌颂钻塔的威武,坚定,针砭世俗的污浊、卑劣  相似文献   

8.
热词热议     
《海南人大》2012,(11):55-56
"你幸福吗"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当记者把话筒递向打工者问,"你幸福吗?"打工者愣了下神,回复说"我姓曾"。引发网友疯狂转发。瞬间,关于"你幸福吗?"这个问题的解答铺天盖地:"失恋了,我不幸福!""有钱我就幸福!""最不幸福的就是,我现在跟你说话,让别人插了队。"……  相似文献   

9.
父亲生前写过两篇纪实小说,其一《往憾之一》,其二《往憾之二》。他写道:"在我已有的生活过程中,我整理起来,有三件大憾事,第一件便是我的父亲的死亡,第二件是我祖父的死亡,第三件是我自己参加革命。"他只写了其一、其二,其三呢?我今日写出来,以还先父之愿。我将题目定为《往憾之三》,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固有一死,又何足悲,但死而不得其年与时者,实在令人悲痛。父亲还未完成他的伟大事业,就年轻而去,是憾事一桩。  相似文献   

10.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9,(10):43-43
2009年9月15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时评”栏目《喜见城中鸟欢唱》(作者 贺明辉):人视久为好朋友,鸟也把人当朋友。如果人类对它们绝情无义.破坏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就会一飞了之;如果环境改善了,它们也会不请自来.城中群鸟鸣,就是鸟类给我们自然环境打的高分;而它们能在城里不受干扰、不受伤害地生存繁衍,也反映了我们市民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说文》中与神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人本精神等众多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从中发现《说文》鸟部字存有一个"凤"神字族系列,它体现的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到图腾崇拜,最终构筑了"凤"神字族独特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关系     
正孤寂的北方农村掷出我这样一枚小小的石头,被幸运地裹挟上神圣的海魂衫,伴随着《解放军军歌》和《人民海军向前进》,滚动数千里,一头扎进大潮涌动的北部湾,溅起一层层时隐时现的涟漪,继而悄无声息地匍匐在北海的胸脯上,成为她的子民……我与北海这种特殊关系的产生,就像成百上千名军人转业之后安置在这里一样,看似平淡而自然,可我始终觉得非同寻常,因为我从一系列有关"关系"的演绎中,深深领会到、也暖暖地感受到北海的宽厚、开放、包容与高尚——  相似文献   

13.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平日的工作十分忙碌,难得有时间出门放松。前几日,我忙里偷闲,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近郊游——河南鹿邑"老子故里"文化行。在短暂的"老子故里"参观旅游期间,我对老子以及老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老子所提出的"无为"、"不争"等思想充满钦佩,  相似文献   

14.
说"酷"     
近来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个词 :酷。酷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触摸”另类》 ,就是专门谈酷的。到底什么是酷呢 ?文章开头写道 :“有个二十啷口当岁的年轻人 ,在毒毒的日头下 ,从街道的另一端 ,向我走来……他酷吗 ?是的 ,他留着板寸头 ,而且这个‘板寸’是指头顶以下的头发 ,而他的头顶 ,有香瓜般大的位置是寸‘草’不留 ,艺术得给人以平整如板的感觉。在热辣辣的太阳下 ,这引人注目的酷顶泛着青光……你往下看 ,迷彩裤 ,打裹腿 ,黑皮靴 ,底贼厚。就这么个装束的年轻人 ,两只胳膊略成内弓型 ,迎面推着车就向我走来………  相似文献   

15.
<正>刘遗伦(本刊记者,以下简称"刘"):我们知道,文学有教化、益智、娱乐等功能,是其它文化形态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在您看来,文学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陆建德(以下简称"陆"):首先谈谈文学的教化功能。文学是讲故事的,有具体的内容。以"诗"这种文学形态为例,它有赋比兴,如《诗经》,它往往有具体的场景。《诗经》对人的教育,并不是直接说你要做好人,它教给你一种风度,即温文敦厚,这是中国诗教的特点。我们看《诗经》,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就目前所知,"信"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中的"信"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重视"信"是上古帝王以来的普遍做法,他们把"信"看做是国之大事,关乎国家兴亡,人民康乐。第二,"信"思想与"天"、"帝"思想紧密相连。《尚书》中的信思想产生于人神交通的遗存,带有早期宗教的神秘光环,存留有神灵崇拜的影子,为研究中国古代"信"思想的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7.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如果篓子中有一群螃蟹,不必加盖儿,螃蟹也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一只都出不去。  相似文献   

18.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盛夏,是荷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荷花象征着吉祥、美好、高贵、圣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大师笔下的荷花格外香,则能读出一种心境,一种文化的味道。朱自清先生喜爱荷花,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里,他把荷花比作"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女"。朱先生接着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  相似文献   

19.
向幸福看齐     
正毕淑敏的文章《提醒幸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人生总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太忽视提醒幸福。"在毕淑敏的知觉世界,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倾听幸福有如倾听音乐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品读陈志宏新著《幸福就在抬头间》,于我,对于人生之幸,再一次有了铭心刻骨的感觉。那就是,在你有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中国诗人这样说过:“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种观点,我深信不疑。在盛夏的一天,我决定另辟蹊径,独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